張晶晶
(遼寧歌舞團,遼寧沈陽110031)
兒童小提琴教育的幾點思考
張晶晶
(遼寧歌舞團,遼寧沈陽110031)
本文對兒童小提琴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發(fā)展方向進行思考和辨析,以求總結出小提琴教育在兒童學習階段產(chǎn)生的作用。
兒童;小提琴教育;教學思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中國教育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其中,音樂類教育作為我國素質(zhì)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越來越被社會、學校、家長所重視。小提琴作為西洋樂器的皇后在素質(zhì)教育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青少年兒童學習小提琴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對于小提琴來說,它體積小,方便攜帶,音色優(yōu)美又能夠進行獨立演奏,所以很多家長選擇小提琴作為音樂學習的探路石。但是,在兒童小提琴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讓兒童喪失學習情趣,最終導致放棄小提琴的學習,基于此,對于兒童小提琴教育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教材的選擇是兒童小提琴啟蒙教育的關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教材以及選擇正確的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小提琴教材會伴隨著小提琴學習者的各個階段,兒童小提琴的學習中教材的運用則相對更加簡單但是卻更加需要針對性。在這個階段的小提琴學習主要運用到的教材多是基礎練習和小型樂曲練習類。為何要選擇類兩類教材進行兒童小提琴教育呢?基礎練習教材類中主要包括音階、節(jié)奏以及練習曲,這些具有針對性的練習是兒童學習小提琴的基礎,雖然枯燥但是卻不容忽視。在兒童小提琴學習的初級階段,以熟悉指板,掌握指法和認識音符為主,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日后能否快速的讀譜和演奏更加復雜的樂曲的關鍵所在。除了基礎練習教材以外,樂曲的練習在這個階段顯得更加重要。實際上,支撐兒童學習小提琴的前提要素是興趣,演奏出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旋律是兒童自我認同和價值體現(xiàn)的一個過程。在兒童學習階段,一定要選用短小精致的音樂小品,最好適當?shù)牟捎煤喡园娴男√崆偈澜缑?,這樣才能提高兒童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為日后其他體裁的小提琴作品演奏打下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基礎知識教材或是樂曲教材都一定要在技術上循序漸進,符合兒童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在兒童學習小提琴的初級階段,實際上教師“教”的比重甚至要比學生“學”的比重更大。對于小提琴演奏的技術講解僅僅單憑語言和譜面是片面、晦澀的,兒童的學習過程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示范演奏來形成立體的音樂形象。音樂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時間藝術,一種聽覺藝術,對于兒童小提琴的學習應從一開始就培養(yǎng)他們的聽覺思維。所以這時候教師就應該用示范演奏來幫助兒童樹立起這種思維模式。除此之外,兒童在演奏時經(jīng)常遇到音準問題,沒有立體的聲音形象就很難辨別出真正的音準,所以示范演奏能夠很好的展示出正確的音準,進而激發(fā)對于音準的認識。還有,示范演奏在教學過程中是教師與學生最直接的互動形式之一。在示范演奏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把作品完整的示范演奏給學生,更需要聲情并茂的讓音樂變得生動,讓兒童感受到音樂中的美感,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絕大多數(shù)家長讓兒童學習小提琴最初的目的是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和掌握音樂技能。而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之一對于兒童小提琴教育的目的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以外,還要讓兒童具有更強的感知、理解能力。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音樂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的黃金階段,雖然他們對于新事物了解的不多,但是如果在正確的引導下卻能夠以飛快的速度進行學習和理解。這其中既包含先天的感知能力,也包含教師的引導能力。綜合來看,對于兒童小提琴的教育實際上要比青少年、成人甚至是專業(yè)小提琴教育更加復雜。在教育的過程中,明確的目的是教師在針對兒童小提琴教育的前提。在如今的教育下,快樂的學習小提琴是關鍵,首先,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了演奏知識的基礎上,多進行實踐演奏,有必要時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演奏,讓學生在對比下發(fā)現(xiàn)自己演奏的優(yōu)點和不足。其次,最好能夠在學生具備了一定演奏的能力后,讓學生跟著旋律進行唱譜練習,雖然過程中會出現(xiàn)跑調(diào)或音準不穩(wěn)等問題,但是這種訓練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也方便在無琴情況下掌握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
在兒童小提琴教育過程中,由于兒童自主意識不強,所以學習往往相對較為被動,教師的教育更加主動。單純的教授演奏技巧、讀譜識譜會讓兒童產(chǎn)生厭煩心理。而綜合練習的加入不僅能夠讓兒童接觸更多的音樂學習方式,更能夠從其他方面有效提高小提琴演奏和學習的能力。首先是樂理訓練,樂理訓練是對于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兒童階段,對于基礎樂理的訓練能夠方便兒童快速的識譜和讀譜,縮短演奏中的對于譜面辨識的過程,這種學習過程并不是迅速能夠達到的,而是一種對于兒童識譜思維的塑造和培養(yǎng)。除此之外就是對于兒童聽覺的培養(yǎng)。小提琴由于是弦鳴樂器,所以音準完全是通過手指來產(chǎn)生的。
對于音準的把握,除了上文提及的教師示范演奏意外還需要對兒童進行練耳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每節(jié)課都專門拿出時間對此進行培訓,長此以往,就能夠讓學生有了對音準的辨識能力。
J622
A
1005-5312(2015)20-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