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羿竹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高僧傳》對《漢語大詞典》中佛教詞語始例之補正
陳羿竹
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摘要:《漢語大詞典》是眾多學(xué)者寫作和研究的重要
關(guān)鍵詞:《高僧傳》《漢語大詞典》佛教詞語始例
梁代慧皎的《高僧傳》作為保留至今的唯一一部較為完整的關(guān)于僧侶事跡的綜合性傳記,其佛教詞語的研究對于中國佛教史、中國文學(xué)史和中國文化史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在翻閱整理《高僧傳》的佛教詞語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語料對詞匯學(xué)的貢獻也是很大的,其中體現(xiàn)在其語料對《漢語大詞典》中佛教詞語引用始例的補正。
《漢語大詞典》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收詞最為豐富的大型辭書,是研究中國漢語詞匯史極為重要的工具資料。但是由于編寫時的條件限制和制約,《漢語大詞典》中尚有很多不足和缺失。筆者發(fā)現(xiàn)詞典中有很多詞條例證所引用的始例都比實際用詞時間晚,有的甚至要晚上幾個世紀,尤其是很多佛教詞語,這樣的不足對辭書和佛教詞匯的研究都有所不利,所以有必要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補正?!陡呱畟鳌纷鳛橹泄艥h語及佛學(xué)研究的重要文獻,其中有很多佛教用語的使用都對《漢語大詞典》的始例有補正作用。雖然有些詞匯的源頭并未真正探明,但是仍大大地將《漢語大詞典》中的始例提前了,所以筆者將《高僧傳》中對詞典始例有補正作用的佛教用詞收集整理于此,并分類舉例,以期對辭書的編撰和中古漢語詞匯史的研究有些現(xiàn)實意義,也以此進一步說明《高僧傳》語料的實用價值。
【妙覺】佛家語。謂佛果的無上正覺。
《高僧傳》:妙覺既陳。又玄其知。婉轉(zhuǎn)平任。與物推移。(160)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李邕《楚州淮陰縣婆羅樹碑》:“妙覺常圓,什門上首?!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色空】佛教語?!吧迸c“空”的并稱。謂物質(zhì)的形相及其虛幻的本性。
《高僧傳》:每與支道林爭即色空義,廬江何默申明開難,高平郄超宣述林解,幷傳于世。(168)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王維《謁璇上人》詩序:“色空無礙,不物物也;嘿語無際,不言言也?!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p>
【慧燭】佛教語。猶慧炬。謂無幽不照的智慧。
《高僧傳》:適若因陛下慧燭海隅,明華日月,故以慧明為人名。(288)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黃滔《莆山靈巖寺碑銘》:“慧燭九枝而吐焰,慈云五色以垂陰。”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頓契】佛教語。謂頓悟契入。
《高僧傳》:每盤游極日,輒信宿妄歸,披衿頓契,自以為得意之交也。(171)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壇經(jīng)·定慧品》:“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歸依】佛教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qū)Ψ?、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稱。
《高僧傳》:宋孝武時迎益州仰禪師下都供養(yǎng),稱便束意歸依,仰亦厚相將接。(438)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州鄉(xiāng)愧伏,遠邇歸依?!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法祀】佛教徒舉行的祭祀儀式。
《高僧傳》:后劉思考臨州,大設(shè)法祀,請汪講說,乃應(yīng)請。(283)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道宣《<福田論>后記》:“明日,設(shè)大齋法祀?!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超度】佛、道教謂使死者靈魂得以脫離地獄諸苦難。
《高僧傳》:時京師瓦官寺又有超度者,亦善十誦及四分,著律例七卷云。(435)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做甚么好事?超度誰?”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檀施】布施。指向僧道施舍財物或齋食。
《高僧傳》:詮性好檀施,周贍貧乏,清確自守,居無兼幣。(272)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楊炯《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月抽官俸,日減私財,并入熏修,咸資檀施?!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門師】在家人的佛門師父。
《高僧傳》:時有涼州沙門釋慧崇,是偽魏尚書韓萬德之門師。(412)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杜寶《大業(yè)雜記》:“出右掖門門旁,渠西二里,有龍?zhí)斓缊?,南臨石瀉口,即煬帝門師濟阇黎所居。”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圣僧】佛教稱已證正果的高僧。
《高僧傳》:此是圣僧,吾等罪人不能得見。(382)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經(jīng)成號圣僧,弟子名揚難。”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羅漢】佛教語。梵語Arhat(阿羅漢)的省稱。小乘的最高果位,稱為“無學(xué)果”。謂已斷煩惱,超出三界輪回,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的尊者。我國寺廟中供奉者,有十六尊、十八尊、五百尊、八百尊之分。
《高僧傳》:是故羅漢死后,佛許燒身。(457)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縛喝國》:“故諸羅漢,將入涅盤,示現(xiàn)神通?!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施主】即檀越。佛道對布施者的敬稱。
《高僧傳》:施主失應(yīng)時之福,眾僧乖古佛之教。(522)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杜荀鶴《題江寺禪和》詩:“江寺禪僧似悟禪,壞衣芒履住茅軒。懶求施主修真像,翻說經(jīng)文是妄言。”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染衣】僧人穿著黑色染的緇衣,因以“染衣”指出家為僧。
《高僧傳》:深法師理悟虛遠,風(fēng)鑒清貞。棄宰相之榮。襲染衣之素。(157)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磔迦國》:“是時王家舊僮,染衣已久,辭論清雅,言談贍敏?!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衣缽】亦作“衣缽”。佛教僧尼的袈裟與飯盂。
《高僧傳》:四事供養(yǎng),衣缽臥具,滿三間屋,不以關(guān)心,姚興為貨之,于城南造寺。(67)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崔顥《贈懷一上人》詩:“竹房見衣缽,松宇清身心。”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寺舍】僧舍。
《高僧傳》:分遣軍兵,燒掠寺舍,統(tǒng)內(nèi)僧尼,悉令罷道。(386)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舊唐書·辛替否傳》:“寺舍不能保其身,僧尼不能護婦子,取譏萬代,見笑四夷?!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p>
【滅度】佛教語。滅煩惱,度苦海。涅盤的意譯。亦指僧人死亡。
《高僧傳》:滅度者,言乎大患永滅,超度四流。(250)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白居易《唐撫州景云寺石塔碑銘》:“佛滅度后,薝卜香衰,醍醐味漓?!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坐禪】佛教語。謂靜坐息慮,凝心參究。
《高僧傳》:頃之,跋陀橫為秦僧所擯,嚴亦分散,憩于山東精舍,坐禪誦經(jīng),力精修學(xué)。(99)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晉書·姚興載記上》:“起浮圖于永貴里,立波若臺于中宮,沙門坐禪者恒有千數(shù)。”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梵書】指佛經(jīng)。
《高僧傳》:善梵書,備諸國語,游履異域,別有大傳。(81)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元子溫《題畫》詩:“曾向流沙取梵書,草龍珠帳滿征途?!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律藏】佛教經(jīng)典中關(guān)于戒律的著作的總稱。
《高僧傳》:初經(jīng)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闕。(216)
《漢語大詞典》中無始例。當引《高僧傳》為始例。
【幢幡】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從頭安寶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場之前。分言之則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長帛。
《高僧傳》:每講會法聚,輒羅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輝,煙華亂發(fā)。(179)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自地涌塔于佛之前,其幢幡瓔珞、瑪瑙、車渠、七盤四懸,乘虛耀日?!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戒壇】僧徒傳戒之壇。
《高僧傳》:即于南林戒壇前,依外國法阇毗之。(109)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唐白居易《大唐泗州開元寺明遠大師塔碑銘序》:“十九從泗州靈穆律師受具戒,五夏,通《四分律》、《俱舍論》,乃升講座,乃登戒壇?!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金象】亦作“金像”。金身佛像。
《高僧傳》:于張侯橋浦里,掘得一金像,無有光趺,而制作甚工。(478)
《漢語大詞典》始例為《晉書·呂光載記》:“又進攻龜茲城,夜夢金象飛越城外。光曰:‘此謂佛神去之,胡必亡矣?!碑斠陡呱畟鳌窞槭祭?。
佛教從東漢時期開始大范圍地傳入我國,由此,大量的漢譯佛典應(yīng)運而生。由于宣揚教義,爭取教徒的需要,很多譯者盡可能地將佛典語言譯得通俗易懂,口語性強,使得漢譯佛典中的佛教用語對中土文獻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董志翹先生對于這個問題曾說過:“這是一種逐步的,由近及遠的擴散。率先受到影響的,便是一些與佛教有直接關(guān)系的中土文獻?!笨梢姾芏喾鸾淘~語最早應(yīng)見于漢譯佛典以及受其影響的中土佛教文獻。同時佛教用語大大增加了語言交際時的詞匯量,并成為此后研究中古漢語詞匯的重要語言材料。所以作為重要的辭書,在編纂中,不僅要重視佛教用語詞條的引用釋義,關(guān)于佛教詞語的詞條始例更應(yīng)有效利用相關(guān)的佛學(xué)文獻。
《高僧傳》產(chǎn)生于魏晉南北朝,這是一個僧人傳記最為發(fā)達的時期,同時,屬于傳記體例的《高僧傳》是目前保留下來的最早的一部代表作品,其關(guān)于佛教詞匯的語料本身便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更何況其語料能夠有效地補正了《漢語大詞典》中佛教詞語始例的不足,足可見對其語料的研究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傊瑥摹陡呱畟鳌房础稘h語大詞典》中佛教詞語始例不足,不僅有助于辭書的編纂和修訂,同時也體現(xiàn)了《高僧傳》中佛教語料的研究潛力。
參考文獻,但是《漢語大詞典》中引用的詞條首例,尤其是佛教詞語的部分,有很多比實際用詞晚很多年,這必然會影響漢語詞匯學(xué)及佛教研究的研究。所以本文以梁代釋慧皎撰的《高僧傳》為例,針對《漢語大詞典》中的佛教詞語始例進行補正,以期對詞典的編纂和修訂起到一定作用,同時也可體現(xiàn)出《高僧傳》的語料價值。
[1]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K].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3.
[2](南朝·梁)慧皎.高僧傳[M].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3]董志翹.高僧傳的史料、語料價值及重新校理與研究[J].東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4(4):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