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鴻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淺析惲壽平?jīng)]骨花鳥畫技法的獨特風格
孟德鴻
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摘要:沒骨花鳥畫是我國比較傳統(tǒng)的一種花鳥畫法,其直接采用顏色畫成花葉,其間不存在筆骨;只是采用墨線來進行輪廓的勾勒。這種畫法最初產(chǎn)生于五代時期,又常被人們稱為“沒骨畫法”。惲壽平是我國明末清初時期的花鳥畫大家,社會和家庭對其生活、思想、藝術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其對沒骨花鳥畫的繼承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創(chuàng)造的沒骨花畫法,因獨具特色的筆法和格調(diào),在我國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文主要研究惲壽平?jīng)]骨花鳥畫技法的獨特藝術風格,研究其具體的風格特點及影響。
關鍵詞:惲壽平?jīng)]骨花鳥畫技術風格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大學大學青年教師科學技術類科研啟動支持計劃項目《現(xiàn)代工筆畫中設計構成要素研究》(項目編號:2012W—M17)
惲壽平(1633)生于明末清初的衰落書香家庭,其原名為格,字壽平,后改為字正叔,其號南田,別號也有許多,江蘇武進(現(xiàn)常州)人。由于其生活的年代多動亂,因此對其后來的思想文化及生活都造成了相應的影響。惲壽平從小就比較聰明,其學習繪畫主要師從于其伯父惲向,自此之后惲壽平便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由于受到父輩們的氣節(jié)和學識愛好影響,其未參加當時的科舉考試,而是成為隱士,并經(jīng)常與友人一起討論沒骨畫法。其還和當時的“四王”、吳厲等人并稱為“清初六家”;不僅如此,其還是常州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惲壽平的藝術造詣較深,其主要以花卉畫藝影響較重,其自創(chuàng)的沒骨花鳥畫為當時的花鳥畫增添了鮮活的生機色彩,始終能給人一種淡雅清新之感。其采用的沒骨法多用色彩渲染,勾勒較少,且畫法較工整簡潔,文人情味一目了然。
沒骨法作為我國花鳥畫法的一種,其產(chǎn)生時間較為久遠;創(chuàng)始人為五代時期的張僧繇,當時的形式多為山水畫,主要采用青綠重彩通過明暗層次的渲染來表現(xiàn)。而在我國的唐代至北朝時期的莫高窟中發(fā)現(xiàn)了沒骨畫畫法的蹤跡,其主要是采用色彩直接進行渲染。據(jù)相關史料,沒骨花鳥畫主要開始于北宋時期,其具體人物為徐崇嗣。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就是以其為基礎開展的,并在此之中創(chuàng)造出了更加新穎的形式。對于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作品,在畫畫的過程中摒棄了傳統(tǒng)的先墨筆勾勒輪廓再著色的方法,而是直接采用色彩渲染,通過點染并用的方式進行。注重生活化的畫風特點,在與大自然相結合的過程中,使其作品的自然氣韻更加濃烈。在歷史不斷的發(fā)展中,針對沒骨畫法的理解有兩方面:第一就是淹沒,色彩渲染將輪廓勾勒淹沒;第二則是沒有,具體指不進行輪廓的勾勒。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對沒骨畫法進行了記載描述,說明了徐崇嗣沒骨畫法的特點及其淵源,揭示了徐崇嗣從野逸的落墨為格到皈依了宮廷畫的富貴風尚的原因。郭若虛也曾在《圖畫見聞志》中提到過徐熙堂兄徐鉉記闡述其繪畫的特點是以墨色為重,色彩輔之。許多有關沒骨畫法的文獻記載都使我們了解到?jīng)]骨畫法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其不同發(fā)展時期人物的不同風格特點。
描述花類的作品,其取名“雙清”,主要原因是其描繪的梅花和水仙各自所代表的品格比較清潔高雅,因此便以雙清命名。作品的畫面主要采用淡花青暈來進行渲染,以此烘托兩種花色。其中的梅樹枝葉繁盛,其形態(tài)以橫斜為主,花瓣的畫法采用了南宋揚無咎的畫法,利用墨線勾圈形成花瓣。對水仙描繪則借鑒了趙孟堅的白描手法,加強了葉片用筆的緩重疾馳、陰陽頓挫,在變化多端的手法中,使花瓣賦予生機。靈活多變的方式展現(xiàn)梅花和水仙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兩者的美感,同時追求渾然天成的自然特色。對于中國畫而言,其不僅要注重線條的完美,更要加強色彩的協(xié)調(diào)以及畫面的結構性。如果要在畫面上題字則必須結合整個畫面的內(nèi)容和畫面的結構來進行,合理的詩詞配合畫面會使畫作的意境更好。自宋代蘇軾后,詩書畫印一直被人們所采用。惲壽平在自己的畫作中也采用了這樣的方法,且使其相互之間緊密連接,缺一不可。比如《題畫竹詩》中的“寒窗畫竹與三枝,筆試參差手不知,還憶去年今日事,掃花庵內(nèi)雨絲絲”,這首詩詞和畫作很好地結合,通過文字的描述來表達畫中的內(nèi)容以及畫作者的情感,可謂畫龍點睛之筆。
惲壽平在繼承沒骨畫畫法的基礎上,獨創(chuàng)性地建設了屬于自己的技法風格,不僅在當時頗有影響,對后世的沒骨畫畫作技藝影響也較深。惲壽平的徒弟也有許多,其中以自己的玄孫女惲冰得其精髓造詣最多,而最有成就的則是華暑。華暑同樣也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結合當時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符合當時人們審美要求的沒骨畫法。清代的胡敬曾在評價惲壽平時曾說其是花卉畫法的第一人,充分肯定了惲壽平在我國畫史上的影響力和功績。惲壽平對于自己的畫作作品藝術有著個人獨特思想,他曾說人們對于畫作的鑒賞多認為色彩設計比較容易,但卻不知渲染工作是比較難的。其還宋畫主要是工整性較好,而元畫則主要是寫意性,如果能把這兩者相結合,才能使畫作更加生動形象。惲壽平主張學習古人技藝的同時要注重自我的變通,不能照搬照抄地死學,而是要活學活用,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目的。其認為自己的畫法是和天地物趣相結合的,是一種不打破自然規(guī)律、巧妙采用自然風光景物的畫法。由于其清秀明麗、樸素淡雅的風格,使其畫作比較受當時的一些統(tǒng)治階級喜愛,使其很快成為了花鳥畫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惲壽平的沒骨寫生性花卉,給當時的花鳥畫市場提供了新的希望,在得到眾多門徒的同時,促使其成了常州沒骨畫的代表性人物,使其也成了清初六大家之一,其地位影響力一直延續(xù)至今。
沒骨畫法的歷史久遠,在長時間的發(fā)展中被人們不斷創(chuàng)新,延伸出了許多不同的技藝風格。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其注重色彩的渲染,在濃烈的色彩渲染中,形成系統(tǒng)的色系搭配,使其畫面顯得清秀樸素,更加具有自然寫實的風格韻味。惲壽平繼承和發(fā)展沒骨畫畫法,開創(chuàng)了具有個人特色的技巧風格,為沒骨花鳥畫在中國的畫壇中增添了新的生機。其對沒骨畫法后世的發(fā)展影響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樊樺.惲壽平?jīng)]骨花鳥畫色彩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3.
[2]白煥霞.惲壽平?jīng)]骨花卉的藝術風格及其對現(xiàn)當代沒骨花鳥畫的影響[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