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彤張會茹傅 天
老年患者術后焦慮及抑郁的護理干預
王 彤1張會茹1傅 天2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術后焦慮及抑郁的護理干預。方法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省中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2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60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60例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平均住院時間、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高于對照組的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及HAMA評分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護理干預應用于術后出現(xiàn)焦慮及抑郁的老年患者效果確切。
護理干預;焦慮及抑郁;老年患者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致殘率、致死率和復發(fā)率極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極大的經(jīng)濟負擔,采用支架植入術治療效果明顯,但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此類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就護理干預在減輕支架植入術后產(chǎn)生焦慮及抑郁的老年患者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省中醫(yī)院采用支架植入術治療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術后出現(xiàn)焦慮及抑郁的12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45~60歲,平均(47.2±2.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44~59歲,平均(48.1± 2.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給予護理質量監(jiān)督等,醫(yī)護人員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心理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需主動、熱情的對各項檢查內(nèi)容與手術過程進行詳細講解,給予患者適當?shù)年P心與體貼,以緩解其緊張、恐懼的不良情緒,并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保健指導,為其安排合理的飲食,增加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等方面的攝入。同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幫助患者緩解壓力,排除不良情緒,增加其對生活的信心。
1.2.2細節(jié)護理 病房內(nèi)溫度調至24~26 ℃,適當增蓋被褥,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按摩,以緩解其不良心理。護理人員在護理全過程中采取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主動為患者提供服務,使患者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有助于患者消除心理恐懼感和緊張感[2]。
1.2.3健康指導 護理人員可讓患者傾聽音樂并向患者輕聲朗誦詩歌,轉移其注意力。術后患者情緒不穩(wěn),護理人員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當患者抑郁及焦慮嚴重時,需指導患者掌握深呼吸和咳嗽的正確方法。同時,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幫助患者翻身,避免其因體位不適而加重不良情緒。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平均住院時間,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手術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并對患者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癥狀緩解程度明顯。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護理滿意度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5.7±1.0)d,短于對照組的(21.0±1.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患者滿意度比較
2.2HAMD評及HAMA評分比較 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HAMD評及HAMA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AMD及HAMA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HAMD及HAMA評分比較(分,±s)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護理后 護理前護理后HAMD評分 HAMA評分對照組60 12.1±2.1 7.1±1.2#9.1±2.35.1±1.4#觀察組60 11.1±1.3 6.2±0.3#*8.2±2.44.1±1.2#*
近年來,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患者的抑郁及焦慮情況也逐漸加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擔[3],因此,早期識別并積極改善此類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不但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還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目前,人們對護理要求越來越高,采用護理干預的質量也要隨之提高。患者往往需要在術后承受較大的痛苦,擔心術后可能會產(chǎn)生后遺癥,并擔心治療費用昂貴,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并對患者的飲食、環(huán)境、細節(jié)等進行護理。護理人員應全方位精心護理患者,合理為患者進行飲食調控,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和生理上均達到平衡,處于一種滿足的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度和滿意度,更好地配合醫(yī)師的治療,進而提高治療的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HAMD評分及HAMA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但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 黃月.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術后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13,2(26):23-24.
[2] 羅平.老年患者腦血管病術后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20(11):166-167.
[3] 陳映紅,徐嘉敏.護理干預對老年腦血管病患者的影響[J].國家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18):57-58.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ang Tong Zhang Huiru Fu Tian
Objective To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Methods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4,12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by surge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randomly divided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f 60 patient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60 patient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average length of stay,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score 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score.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AMD score and HAMA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exact.
Nursing interven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Elderly patients
R473.74
A
1673-5846(2015)12-0120-03
1河北省中醫(yī)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
2河北中醫(yī)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