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俊義
論述類文本閱讀是語文高考的考查重點。其中有一個考點尤為重要,那就是“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把握文章思路”。然而從同學們的練習反饋來看,思路類題目的解答卻并不盡如人意。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平時教學經(jīng)驗,談談對論述思路題的一些思考。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論述思路題的提方式大同小異。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論述思路題實際主要考查同學們的兩種能力:對問題答案的“簡要”呈現(xiàn)需要同學們對文本具備良好的概括能力,對“思路”“層次”的清晰把握則要求大家具備將文本準確分層的能力。所以要想做好論述思路題,就要雙管齊下,在論述類文本閱讀訓練中,培養(yǎng)同學們的分層和概括能力。下面,以2015年高考題《羅丹的雕刻》為例進行解說。
例題 雕刻的發(fā)生源自一種人類的崇拜心理,無論是對神秘力的崇拜,對神的崇拜,或者對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龕里,把英雄像放在廣場的高偉基座上,都表示這一種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與英雄的形象具體化。他的創(chuàng)作是社會交給他的任務。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雖然有相當?shù)淖杂?,可以發(fā)揮個人才華,但是無論在內(nèi)容上,在形式上,還要首先服從一個社會群體意識長期約定俗成的要求。有時,我們在廟宇裝飾、紀念碑細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寫,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帶的配曲。
請簡要論述這一段的論述層次。
如何分層
分層要求能理清論述類文本段落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把握文段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層次。這本該小學時代就具備的語文素養(yǎng),如今卻又成了高中生答題的“攔路虎”。這種“倒退”,究其因,主要是論述類文本選文特點造成的。論述類文本往往專業(yè)性強,學術(shù)味濃,文本涉及領(lǐng)域又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同學們的知識儲備。面對這樣的文本,同學們常常是一頭霧水。在對文本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還要求準確分層,就有點“強人所難”了。所以推本溯源:文本分層難的癥結(jié)是沒能讀懂文本,讀懂文本分層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荚嚂r間有限,同學們?nèi)绾尾拍芸焖僮x懂論述類文本呢?筆者總結(jié)了以下方法:
1. 綱舉目張,把握文體
論述類文本多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分析事實、闡述觀點為主要目的,一般以議論文形式出現(xiàn)。既然如此,同學們在閱讀論述類文本時就要把握議論文的特點。首先要有文體特征意識,明確議論文的論點、論證是重要信息;論據(jù)是次要信息。其次要明確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gòu),整體把握文本。議論文一般由引論、本論、結(jié)論三部分組成,即通常所說的“三段論”;往往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思路。把握了議論文的這兩個特點,論述類文本的閱讀會變得簡單許多。
2. 關(guān)注標題 挖掘信息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論述類文本標題更是準確、鮮明。論述類文本常見的標題有兩種:論題式和論點式。論題式標題能揭示文本的論題或議論的范圍,如《捧與挖》《羅丹的雕刻》。論點式題目往往揭示或暗示文本的論點,使人見其題而概知其旨。如《笑的價值》一看標題就大概知道文本是要肯定笑對世人的價值??梢婈P(guān)注標題是快速把握文本的有效途徑。
3. 圈點勾畫,有的放矢
論述思路靠文本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而文本結(jié)構(gòu)總循著作者思維軌跡構(gòu)思行文?!坝^書貴要”,閱讀時若能抓住體現(xiàn)作者思維的標志詞、關(guān)鍵句,就能按圖索驥發(fā)現(xiàn)作者的思維軌跡讀懂文本。
常見標志詞:
①關(guān)聯(lián)詞:特別注意因果、轉(zhuǎn)折、條件關(guān)系,辨別分句意義關(guān)系;
②總括詞:“總之”“由此可見”“因此”;
③順序詞:“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④強調(diào)詞:“尤其”“特別”“其實”等;
⑤解說詞:“換句話說”“所謂”“即”“也就是說”。
常見關(guān)鍵句:
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有領(lǐng)起句、過渡句、總結(jié)句、呼應句;
從內(nèi)容上看,有觀點句、評價句、中心句。
需要注意的是論述思路題有的要求分析全文思路;有的問題要求分析某段的論述思路。針對全文的分層,可借助引論——本論——結(jié)論的三段論,弄清段落間聯(lián)系。針對某段的分層,除了依靠三段論外,還可借助標志詞、關(guān)鍵句,弄清句子間的聯(lián)系。
解析 以《羅丹的雕刻》首段分層為例,第一句話關(guān)鍵句是“雕刻的發(fā)生源自一種人類的崇拜心理”。第二句是對第一句的補充,因此一、二句為一層。三、四、五句語意并列,都在講雕刻家的創(chuàng)作要求,為第二層。第六句用“有時”句補充,強調(diào)雕刻對日常生活的描寫知識配曲,單列一層。
如何概括
概括要求對思維中歸納的要點進行簡要、清晰地表達。不同特點的論述類文本概括方法也有不同,常用方法如下:
1. 摘取法
論述類文本通常由中心句和展開句兩類句子組成。中心句是語段的核心,闡述對問題的認識。展開句是對中心句的闡釋,以便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心句。二者共同組成獨立完整的段落。要概括這些語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摘取”中心句。但要注意“摘取”不是原封不動的“摘錄”。在原句的基礎(chǔ)上,我們須對不合概括要求的句子進行“加工”:刪去冗繁的修飾詞,保留句子主干;替換形象化詞語,直白準確表述。
解析 《羅丹的雕刻》第三段可用摘取法概括。中心句為:欣賞羅丹畢生的作品,我們也就鳥瞰了人的生命全景。但“鳥瞰”一詞是形象化的表述,可置換成表意明確的“體現(xiàn)”,再壓縮保留句子主干即可:羅丹的雕刻體現(xiàn)人的生命全景。
2. 合并法
有時要概括的文本段落或某個段落的幾個層次表達了多個意思。各層意思都不可或缺時,可將各層意思提取組合起來,這就是合并法。
解析 以《羅丹的雕刻》第一段為例,首段共三層。第一層講雕刻的起源,第二層講雕刻家創(chuàng)作的社會要求,第三層講雕刻對日常生活的表現(xiàn)。這三層陳述對象各不相同,各層意思都不可遺漏,可用合并法概括:(1)雕刻的發(fā)生源自人類的崇拜心理;(2)雕刻家的創(chuàng)作要服從約定俗成的社會要求;(3)雕刻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只是配曲。
3. 提煉法
有些論述類文本語段雖有概括性較強的中心句,但與要求概括的角度可能并不一致;也有些語段的中心句表述十分形象,不能直接用于概括;甚至有些語段根本就沒有相應的中心句。遇到這樣的語段,需要自己感受、體會文本,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語言提煉概括文意。
解析 以《羅丹的雕刻》第五段為例,語段中并沒有可用于概括文意的中心句。我們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提煉文意加以概括:羅丹雕刻的價值評價是多元的。
以上三種概括方法在更多情況下,不是單一使用,而是相互兼顧、綜合使用。若文本內(nèi)容復雜,就要一層層反復摘取,不斷提煉,運用辨別、分析、歸納等多種思維方式,才能達到概括的要求。另外,既然概括的是思路,就要體現(xiàn)出思路前后變化。如果述諸筆端,那就要用體現(xiàn)思路變化的承接詞,表述為:首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因此《羅丹的雕刻》16題可作如下回答:
答案 首先指出雕刻的發(fā)生源自人類的崇拜心理,接著論述雕刻家的創(chuàng)作要服從于約定俗成的社會要求,最后補充說明雕刻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只是配曲。
[練習]
閱讀下面文本,根據(jù)要求作答。
另一種珍愛
①我曾讀過一篇小說《綠墨水》,講一位慈父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匿名求愛信的故事。感動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熱愛自己。如果有一天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去關(guān)懷你愛護你傾聽你鼓勵你——人生中必定會有這樣的時刻,那時你怎么辦呢?
②我深深記著一位老音樂家辛酸的軼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nóng)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睘榇耍覑凵狭诉@位不著名的音樂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樣拯救自己和愛自己。
③我同樣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杰出的女鋼琴家顧圣嬰。我不止一次為她扼腕嘆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殺了。我知道她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太愛——愛到了溺愛的程度。音樂使她飄逸空靈清麗秀美,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的時候,她便毀了自己。
④為什么不學會愛自己呢?
⑤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生總有許多時候沒有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是最親愛的父母和最真誠的朋友也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們擁有的關(guān)懷和愛撫都有隨時失去的可能。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修枝打杈澆水培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而成長為一株筆直蔥蘢的樹。
⑥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讓我們在最痛楚無助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沒有星光也沒有月華的時候,在我們獨立支撐著人生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枝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然后,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堅韌地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⑦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可是如果這種短暫的欺騙能獲得長久的真實的幸福,自我欺騙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學會愛自己。這不是一種羞恥,而是一種光榮。因為這并非出于一種夜郎自大的無知和狹隘,而是源于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這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也可以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強壯??梢宰屛覀冊跓o房可居的時候,親手去砌磚疊瓦,建造出我們自己的宮殿,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⑨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1. 題目“另一種珍愛”指的是什么?“另一種”是作者相對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
2. 有人認為第③段的論據(jù)有些多余,你認為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3. 第⑤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作者為什么說“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參考答案] 1. 珍愛自己(學會愛自己)。渴望別人的關(guān)愛(或:需要通過別人來肯定自己熱愛自己)。2. 不多余。這里寫女音樂家毀滅自己的事情,是從反面論證“人應該學會愛自己”,與第二段中的正面論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觀點。3. 比喻論證。使得說理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論證了“愛自己,就是要我們學會勤于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觀點。4. 因為學會愛自己體現(xiàn)了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因為這是真正懂得珍愛世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