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易
乘坐電梯,勿讓錯誤操作傷了你
木易
“進入新世紀的10多年時間里,全國電梯保有量從2003年的28.5萬臺增加到了2013年的300.93萬臺。”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說。與電梯數(shù)量一起增長的還有電梯安全事故的增多。2014年,國家質檢總局對部分省市的2523臺使用了15年及以上的老舊電梯進行了抽查,有7%的電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近年來廂式電梯傷人的事件中,與門有關的占80%,其中一些情況與居民沒有正確使用電梯有關。針對國內(nèi)的一些事故案例,本刊梳理了五種錯誤使用電梯的行為以示警戒。
【案例】:2013年5月,深圳羅湖區(qū)一大廈內(nèi),一名醫(yī)院的實習護士在乘坐1號電梯時頭部被夾,電梯直接落到負一樓,該女子當場身亡。
專家解析:電梯門都是裝有防夾裝置的,搬東西時,人們往往用物品把門擋住。其實,電梯門有10~20秒的間隔時間,反復關閉后,電梯就會啟動保護設計,因此正確的做法是要按住電鈕,而不要強制擋門。電梯門正在關閉時,乘客不要用手、腳等阻止關門。
【案例】:光幕電梯對特細的狗繩感應不到,電梯門開了,人沒進入,小狗先進去了,因為感應不到障礙,門自動關閉電梯啟動,結果人手上拴著狗繩受傷,小狗也慘遭不幸。
專家解析:我們常用的光幕電梯,門上裝有兩條射線感應裝置,當有物體阻擋射線,門就會自動彈開。但不管是哪種電梯,它都會有一段距離的感應盲區(qū),只是盲區(qū)的大小不同,如果異物正好處于盲區(qū),都有被夾住的危險。
【案例】貴州省遵義市一個21歲的女孩,在獅山大酒店乘坐電梯時,在電梯停止運行情況下,強行扒開電梯門,結果跌落到10多米深的電梯井內(nèi),當場死亡。
專家解析:轎廂內(nèi)是安全空間,廂體與樓層之間存在很大空隙,里面的人強行扒開電梯門出來,很容易從縫隙內(nèi)墜落。如果電梯沒有正好停在樓層,而是停在兩樓層之間,此時強行扒開門出來,一是容易掉落,二是如果電梯突然間啟動了,很容易出現(xiàn)事故。
【案例】:2007年5月29日,郴州市郴州賓館電梯發(fā)生一起員工乘坐電梯墜落事故。通過錄像看,一女員工右手按電梯開關后,轉身背靠電梯層門右側(門是關閉狀態(tài)),剛靠門,電梯門自動打開,門的底部已出軌槽并前移打開,女員工隨即倒入電梯井坑,后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專家解析:等候電梯時有人總是反復按動上行或下行按鈕,還有人喜歡倚靠在門上暫時休息,有的則會拍打電梯門。殊不知反復按按鈕會造成電梯誤停、 按鈕失靈。倚靠、手推、撞擊、撬門這些行為會影響層門開啟或因層門誤開不留神而墜入井道。因此在乘坐電梯時不要反復按動按鈕。
【案例】:2000年6月24日,何某在自貢市天祥大酒店一樓等待電梯,電梯門打開時,何某率先邁入,孰料一腳踏空墜入電梯間,隨后下降的電梯將其擠壓在電梯間內(nèi)。
專家解析:由于運行年限以及沒有經(jīng)常檢修等原因,一些電梯運行時會出現(xiàn)不同的狀況,因此在乘坐電梯時,電梯門打開后,一定要確定轎廂到達并準確對位再進出電梯。
容易被誤解的電梯常識
疑問1:鋼絲斷了電梯會墜落嗎?
正確解答:即使墜落,也有緩沖器保護。
保證電梯安全的四大裝置,有砣(配重塊)、剎車裝置、安全鉗、緩沖器。砣是用來保持轎廂的平衡,頂部設有剎車裝置,軌道上安裝安全鉗,底坑裝有緩沖器。如果鋼絲繩突然斷了,安全鉗會啟動,阻止轎廂下落,即使沒能阻止,底部的緩沖器也能保證轎廂不會墜地。
疑問2:被困電梯會不會窒息?
正確解答:感覺上不來氣是受驚嚇導致的。
“轎廂上面有兩個通風口,可以完成空氣的流通。如果通風機壞了也不要緊,門之間也留有縫隙,同時電梯井是類似煙囪的結構,空氣流動很大,完全可以保證人的呼吸,被困電梯不會出現(xiàn)窒息?!睒I(yè)內(nèi)人士表示。
對于居民出現(xiàn)胸悶,上不來氣的問題,該人士直言:“這是由于緊張、擔心、害怕等情緒引起來的。如果轎廂內(nèi)人多就盡量降低高度,因為氧氣是下沉的。坐下或者躺著都可以,用物品把門縫撐開,等待救援是最安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