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
【摘要】 探討腸梗阻導管應用于老年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措施。導致腹脹、腹痛梗阻癥狀有明顯的緩解,腹圍較導管置入前有明顯縮小,再次攝片,可見腸管擴張明顯好轉,氣液平面減少。從而減少患者的痛苦,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腸梗阻導管;老年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578-02
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開腹術后并發(fā)癥,其占全部腸梗阻的28%~67%,而老年人是該疾病的高發(fā)性人群。如果并發(fā)術后粘連性腸梗阻反復發(fā)作且病情惡化者必須要進行再次手術治療,處理不得當容易導致更嚴重后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健康。但如果再次進行開腹手術處理極可能造成再次粘連性腸梗阻,不僅會造成患者身心痛苦,還會給醫(yī)護人員造成壓力。臨床上對1例術后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的老年患者應用腸梗阻導管,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分析其護理方法,護理體會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4年11月16日因“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腫瘤” 收住入院,于11.20在全麻下行直腸癌姑息性切除術,術后7天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伴陣發(fā)性腹痛,查腹平片:腹部腸積氣及氣液平面,CT示:乙狀結腸癌術后,小腸擴張積液,考慮粘連性腸梗阻。血常規(guī):12.27×109/L,中性粒細胞0.812。當日在內鏡下性腸梗阻導管置入術。經過采取一系列的護理措施,置管3天后患者查胃腸造影示:腸梗阻征象已緩解。
1.2方法
腸梗阻導管全長300c m,為硅橡膠導管, 分為頭部( 導子、前氣囊、后氣囊、側孔) 、導管部、尾部( 前后氣囊閥、補氣口、吸引口等) 三部分。導子是內含 45%硫酸鋇外形如念珠狀的導管,有垂重的作用,碰到腸管壁時會自行彎曲引 導 導 管 沿 腸 管 壁滑行;前氣囊用于防止梗阻液體的反流;后氣囊為造影氣囊,其后方無側孔,擴張后可保證造影劑只向前運動,有利于顯示遠端腸管的情況;側孔用于吸引梗阻前端的腸液;前后氣囊閥用于注入前后氣囊液體并防止內容物逆流;補氣口 與導管前端側孔相通帶活塞, 可行導管沖洗并進氣;吸引口可用于接負壓吸引器,起到引流、減壓作用,置管前詳細告知治療方案,放置腸梗阻導管目的以及插管時的配合方法。予患者 1%利多卡因膠漿行鼻咽部麻醉,將導絲插入親水性腸梗阻導管,前端露出 2~3cm,將腸梗阻導管經鼻插入食道內;經口插入胃鏡,邊進鏡邊吸引食道、胃、腸內滯留液;在確認導管前導子進入十二指腸降部后,給前端氣囊注入無菌注射用水20ml,拔出導絲, 固定腸梗阻導管后退鏡,接負壓吸引器。
2. 護理
2.1導管的護理
患者回病房后,護士應了解置管過程是否順利、導管前端到達的位置、記錄導管的置入長度。指導患者采用半臥位,避免端坐位,以減少對氣囊的壓迫,防止導管打折扭曲。氣囊內只能使用滅菌蒸餾水,且每次量不得多于30ml,不能注入生理鹽水或造影劑,以防形成結晶。引流不暢時,可間斷負壓吸引,負壓不宜過大,以免將腸黏膜吸附在導管側孔上。導管置入期間,應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引流液的色、量、 性狀,腸功能恢復情況,了解輔助檢查結果,及時發(fā)現(xiàn)導管并發(fā)癥,及時報告醫(yī)生。插管側的鼻腔每日早晚2次滴入石蠟油,每次 1~2滴,保持導管的潤滑,以利于導管隨著腸蠕動通過梗阻部位。
2.2營養(yǎng)支持
本組患者在腸梗阻導管置入術后均予禁食、 補液,靜脈營養(yǎng)支持,維 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治療。
2.3 口腔護理
禁食期間, 護理人員每日觀察患者的口腔情況,由護士給予口腔護理,2次/d,協(xié)助溫開水漱口。
2.4 心理護理
腸道手術后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常常心理負擔重,擔心得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加之導管造成的咽喉部不適,護士應告知患者,醫(yī)生會嚴格掌握導管使用的適應證,大部分患者都會取得 應有的治療效果。關心同情患者,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做到有問必答,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
2.5 觀察治療效果
腸梗阻導管療效的判定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導管向下行情況、胃腸減壓量、腹部癥狀的緩解、臨床輔助檢查。其中導管移行是最直接指標, 護士每班觀察記錄導管上的刻度,刻度能直觀地提供導管深度,但腸管出現(xiàn)逆蠕動或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時導管可以退縮至胃內卷曲;定期行X線腹部攝片,了解導管位置、氣囊大小、導管有無卷曲,因此必須綜合判定腸梗阻導管移行情況。每班了解患者腹痛、 腹脹是否減輕,排氣、排便的情況,并準確記錄引流量。
2.6 拔管護理及健康教育
患者腸梗阻癥狀緩解,腹部造影無腸腔狹窄;用封止塞關閉吸引腔,停止負壓吸引,無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腸梗阻癥狀出現(xiàn);帶管進食流質,無不適癥狀,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給患者口服石蠟油30ml,抽出前氣囊內的液體,然后緩慢、勻速向外牽拉導管。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飲食衛(wèi)生,進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飲暴食,保持大便通暢,如出現(xiàn)腹脹、腹痛,肛門停止排便排氣,及時回醫(yī)院。
3. 結果
通過對本病人的護理,使得我對腸梗阻導管有了更深的了解。經鼻腸梗阻導管置入治療老年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是經前導子重力作用,結合近端腸發(fā)生蠕動產生擠壓推動作用,使得導管對小腸起到推進效果,從而抵至梗阻位置,有效實現(xiàn)吸引減壓。此治療方法存在較高簡便性,獲得極高成功率,而且有效減少治療時間等優(yōu)勢,一般應用此方法治療均能有效增加腸內引流效率,減少梗阻近端位置腸內壓力,緩解梗阻處腸管水腫癥狀及擴充顯現(xiàn),有效改善血液循環(huán)水平,促使梗阻得到緩解,對老年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治療效果較為顯著,有效避免老年患者因開腹手術而帶來一系列痛苦。
參考文獻
[1] 盧靖.經鼻腸梗阻導管置入術治療老年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療效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2(4):114,116.
[2]許劍民, 鐘蕓詩, 徐美東, 等.經肛型腸梗阻減壓導管在急性低位結直腸梗阻中的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4):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