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煦等
【摘要】目的:探討Ahmed青光眼閥植入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篩選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貴陽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難治性青光眼,采用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進行治療,比較所有患者治療前后的眼壓、視力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并統(tǒng)計各類型青光眼患者治療有效率。結果:本組患者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69例(86.25%);80例患者術后隨訪眼壓及視力結果與術前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80例患者術后并發(fā)短暫性淺前房7例,前房積血4例,脈絡膜脫落4例,引流盤周圍纖維包裹4例。結論: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患者眼壓及實力改善顯著,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Ahmed青光眼閥;難治性青光眼;臨床療效;術后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228-01
青光眼是指患者眼內壓間斷性或持續(xù)性升高的一種眼部疾病,常見于中老年人群,青光眼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由于眼內壓的增高造成的眼球疼痛及視力下降,若不能及時治療患者可喪失全部視力至失明。而難治性青光眼是指病情較為復雜,患者經(jīng)一系列藥物或過濾性手術等治療后仍無法控制眼壓的青光眼患者,難治性青光眼患者一般視力已大幅度下降[1],需緊急進行治療控制眼壓,但一般藥物或手術治療無效,臨床治療難度較大。本文旨在探討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觀察?,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篩選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貴陽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及動態(tài)眼壓監(jiān)測確診為難治性青光眼,根據(jù)病理表現(xiàn)將其分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5例,葡萄膜炎繼發(fā)性青光眼25例,抗青光眼術后眼壓不降者1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齡55~81歲,平均年齡(72.6±2.3)歲,術前眼壓41~72mmHg,平均眼壓為(64.2±2.5)mmHg,術前視力檢查結果無光感者32例,光感者20例,手動14,眼前數(shù)指11例,0.01~0.10患者3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對本組實驗完全知情同意,均接受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進行手術治療。應用美國New World Medical公司Ahmed青光眼閥,經(jīng)引流管注射生理鹽水保證閥門通暢性,常規(guī)球后阻滯麻醉后切開球結膜并建立球結膜瓣,后充分暴露鞏膜,完成后于赤道部鞏膜表面放置0. 2 mg /mL絲裂霉素C棉片3 min,生理鹽水50ml沖洗,后進行Ahmed青光眼閥植入手術,放置于球結膜瓣下部,騎跨于赤道部,并將引流盤前段固定于赤道部鞏膜上,引流管進入前房角鞏膜緣部位時,采用一次性針頭沿虹膜平面方向進行前房穿刺。修剪引流管呈30°斜面管口,并恰好引流管進入前房約2~3 mm。經(jīng)穿刺口置入引流管位于角膜和鞏膜之間,30°斜面管口朝向角膜內表面,并采用10-0尼龍線固定引流管。于睫狀體平坦部做4 mm*8 mm大小的鞏膜瓣覆于引流管上并固定,后用8-0可吸收線關閉結膜切口。手術完成后于球結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 mg、地塞米松2.5 mg,常規(guī)單眼繃帶包扎,術后1個月內布林佐胺眼液滴眼4次/d,每周減1次至停用。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患者治療有效率:顯效,術后1個月后不采用任何抗青光眼藥物治療,眼壓控制在6~21 mmHg;有效,術后1個月后仍需進行抗青光眼藥物治療,但眼壓控制在6~21 mmHg;無效,眼壓>21mmHg,抗青光眼藥物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19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應用( 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jù)觀察指標統(tǒng)計所有患者手術治療有效率顯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療有效率為38例(84.44%),其它類型難治性青光眼31例(88.57%),治療總有效率為69例(86.25%)。80例患者術后并發(fā)短暫性淺前房7例,前房積血4例,脈絡膜脫落4例,引流盤周圍纖維包裹4例,,經(jīng)散瞳劑、增加激素用量和高滲劑及止血抗炎治療均消除并發(fā)癥。比較所有患者術前術后眼壓、視力見表1:通過表1比較可知,兩組患者術后眼壓、視力得到顯著改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采用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可顯著改善患者眼壓高的特點,并且手術治療有效率較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傳統(tǒng)的青光眼濾過性手術治療失敗率較高,并且易發(fā)生瘢痕增生、組織粘連等并發(fā)癥導致病情加劇,加快患者視力下降及眼球萎縮[2]。近年來青光眼減壓閥植入術的推廣應用已大幅度提高青光眼的臨床治療效果,而Ahmed青光眼閥是一種瓣膜閥門與硅膠引流管的結合,通過單項開關控制引流管引流前房房水至引流盤[3],通過擴散滲透作用被逐步吸收,從而倒到降低眼壓、引流房水的臨床效果,進而到達遏制視力下降的療效,并且Ahmed青光眼閥的濾過泡膜具有較高的房水彌散力及泡膜總表面積[4],泡膜壁愈薄則彌散效果、降眼壓的效果越好。
綜上,采用Ahmed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患者眼壓及實力改善顯著,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淑華,王春燕.Ahmed 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2,32(10):981-982.
[2]杜馳,李姝燕,張敏.Ahmed 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4,35(19):3046-3047.
[3]李磊,戴吉央宗,李凌,等.Ahmed青光眼閥植入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12):2340-2341.
[4]白玉婧,王梅,李軼擎,等.FP-7Ahmed青光眼引流閥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J]中華眼科雜志,2011,47(10): 89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