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
情感既是生活的積淀,又是文章的靈魂,也是學生作文的內(nèi)驅(qū)力。只有引發(fā)出學生的寫作沖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情感,學生才能在激情滿懷中寫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語文教學呼喚情感的回歸,作文教學更應充分發(fā)揮語文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學過程情感化,讓學生鐘情于練筆,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紙上。這樣,發(fā)之于情的文章,才會使讀者和作者產(chǎn)生感情的共振,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教學應該“動之以情”。
一、情感在寫作中的作用
心理學認為,人的認識活動與情感因素是緊密聯(lián)系的。任何活動包括作文的教學與寫作,都是在一定感情的誘發(fā)下進行的。“文章不是無情物”,作文如果沒有情感,就像人失去了流動的血液一樣,失去了生命。中學語文教材匯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華,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情操美于一體,是一個璀璨奪目的美的世界。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冰心的《紙船寄母親》等。哪一篇不潤著作家們的真摯、純美的情感。只因為他們對祖國、對人民、對生活愛的那樣深沉、有力。正如艾青所說:“為什么我滯眼含淚,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正是作者的主觀情感賦予了作者以藝術的靈魂。一切離開情感來探討文章藝術特性的做法,都不免舍本逐末、隔靴搔癢,是難以把握作品的實質(zhì)真諦的。即使是一些描寫花蟲魚蟲、自然景物的文章,也都濕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沒有情感這個品質(zhì),任何筆調(diào)都不能打動人心”。所以,老師才可能而且也應該在作文教學中加強指導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
二、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人遇悲喜而生情、看佳景而興感??擅鎸蠋煵贾玫淖魑念}目,許多學生縱有千言萬語卻有無處下筆之感,無法將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下面分別從作文指導、作文批改、作文講評三方面談談我在作文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
(一)、作文指導中的情感培養(yǎng)
1、運用“期望心里”,增強學生寫作信息和寫作情感。心理學上著名“羅森塔爾應”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報以希望,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常常會如教師所期望的那樣取得進步。根據(jù)這一點,我在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訓練課上,布置半命題作文《我渴望》,在學生作文前,我說:“世上誰沒有追求?誰沒有向往?誰沒有渴望?但對于如何把希望變成現(xiàn)實,每個人的做法不一。今天,我有一個希望,就是讓你們盡情的談自己的渴望,我想同學們一定都會敞開心扉的!我在這里期待著大家以真摯的感情、流暢的語言來告訴我!”這次演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學生們都盡了自己的努力,寫出了較感人的文章。這樣的期望,由于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誘發(fā)了他們的寫作情感,因而大大提高了作文興趣。
2、結合生活實際,擬出新穎獨特、富有生活情感、切合學生思想認識實際的作文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學生們經(jīng)常抱怨找不到寫作的好素材,其實是“不識廬山真面目,沒只緣身在此山中?!贝笄澜纾|蕓眾生,只需留意,便會精彩紛呈。學生的生活圈子里也有動人的傳奇,根本不必舍近求遠、存?zhèn)稳フ妫?/p>
例如,有一次,我班一個女同學在上課時突然暈倒,老師和同學們立刻把她送進醫(yī)院。第二天我布置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感人的一幕”結果全班一大半人寫的是這一素材,其中有好些人都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是指以故事更為感人。雖然學生們達不到作家們爐火純青的刺耳做水平,但是,他們的情感世界同樣是多彩多姿的!他們完全可以寫出感人的肺腑的美文。事實上,我們許多同學在寫文章的時候,缺少真情實感,缺乏激情的投入,不難想象,一篇連自己也感動不了的文章怎能打動別人!感情真摯的作文,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熬\所至,金石為開”。還是那次作文“感人的一幕”全班寫的最好的就是那位生病的女生同學,因為她是這次事件的參與者,她有著真切的心理體驗,她真正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她的情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她的語言完全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流淌出來的,這種神圣的情感感動著自己,也感染了別人。真情投入,心靈交匯,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 可見,投入地寫一次,你也會有神來之筆!正是扣住了生活,擬出了富有詩意的題目,所以才寫出了這樣包含情感的好文章。
(二)、作文批改的情感培養(yǎng)
作文批改是寫作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教師對學生作文的一種反饋,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滋生素養(yǎng)提高的好辦法。
學生的作文是他們辛辛苦苦的成果,批改作文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心靈溝通、感情交流的過程。老師評閱時情感投入越多,學生收獲自然也就越大,因而也就越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對于學生中閃光點,無論是大到構思立意,謀篇布局,還是小到某一個比喻用的好,某一個動詞錘煉得當,某一個細節(jié)描寫的逼真,或起筆不凡,老師都應該本著“多贊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原則,熱情的加以褒獎。這就是古人所謂“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的道理。對于批改的語言,老師還應該書寫工整,盡量委婉親切,和諧友善,多用商量的口吻,如 “這個詞語用的貼切嗎?”、“這里銜接不上,你看添加些什么話才好呢?”等等。批改時,教師切忌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以居高臨下的訓斥口氣說話。對于基礎稍差的,教師便應該抱有希望,給予信任,多予以鼓勵。面批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極好形式,面批時,老師邊問邊改邊講,學生邊答邊看邊想,師生共同討論,互相溝通思想,交流情感,因而更加有效。
(三)、作文講評中的情感培養(yǎng)
1、作文講評,由于是面向全體學生,所以除了講評一些普通意義的寫作知識,寫作技巧之外,還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的情感,轉化其消極情感,對于微小的優(yōu)點和進步,都應該予以肯定和鼓勵,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使之看到希望,充滿信心。
2、在講評階段,教師“下水”作文的朗讀評價,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情感的重要方法。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實在有道理,老師“下水”作文,容易使學生不僅對教師的寫作能力產(chǎn)生佩服,而且還能產(chǎn)生親切感,這種示范對學生能產(chǎn)生較大的感染力。
總而言之,情感貫穿于寫作始終,是作文的血脈(思想則是靈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師應該充分抓住寫作的指導、寫作后的批改和評講三個階段,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并使之與寫作知識、寫作技巧融為一體,共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