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紅 李存然
【關鍵詞】小兒靜脈輸液穿刺失敗原因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140-01
小兒靜脈輸液是臨床常見的操作技術,無論是治療還是在應急搶救過程中,靜脈穿刺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搶救用藥,如果穿刺不成功,往往會耽誤診斷和治療。
靜脈穿刺是小兒科病房護及門診輸液室護理工作的一大難點,如果不能有效地靜脈穿刺及時補液,將直接影響對小JL的治療,搶救機會。因此,我們在操作過程中要求運用解剖知識,選擇適當靜脈,操作力求一次成功。
1小兒靜脈穿刺失敗常見的問題
1.1患兒因素;發(fā)熱患兒,腹瀉等疾病導致血管不充盈或者血管不清楚難度大?;疾¢g隔時間短,復穿頻率高。未進行正規(guī)的靜脈穿刺,造成血管破裂導致淤血青紫現(xiàn)象。小兒營養(yǎng)過剩,導致小兒肥胖皮下脂肪厚,四肢靜脈看不清楚。影響操作固定不佳小兒不配合,頭部搖擺不定,難以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膚,導致穿刺失敗。
2.2護士因素;護士心理素質不好,技術不過硬因素,遇到小兒肥胖,哭鬧,家長用言語過激等,施加壓力時,產(chǎn)生緊張,恐懼,膽怯,焦慮的心態(tài)影響穿刺成功率。穿刺前未與家長和患兒做有效細致的有效溝通,爭取他們的配合。護士操作時的身體與手勿擋住注射部位的光線,看不清靜脈,靜脈穿刺時未選擇好部位和血管。穿刺時輸液瓶的位置懸掛太高,這樣不利于血液回流,影響穿刺成功。穿刺后未行有效的固定。
2.3家長因素;家長心疼孩子,對護士靜脈穿刺期望值過過高,無形中給護士造成一定的壓力。寵愛孩子,固定靜脈部位不得力。造成針頭滑出血管外。
2.4環(huán)境因素;小兒靜脈穿刺應在光線適宜的光線下操作。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應在高約140CM,寬約62cm的穿刺臺上進行操作,線的強弱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光線的強弱光線的強弱光線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的成功率。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適宜是最理想的光線,靜脈顯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勞。如需借助日光燈,選150W燈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靜脈45~50cm為宜。
2小兒穿刺困難的應對方法;
2.1心理護理;穿刺前與家長及患兒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心理護理,最大限度地滿足患兒及家長的要求,營造好的環(huán)境盡量為他們營造一種活潑、愉快、輕松、親切的環(huán)境。要求家長幫助固定病兒,不讓他亂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爭取他們的配合。以輕松活潑的語言來安慰鼓勵逗引患兒來轉移其注意力,消除其陌生和恐懼感,盡量減輕他們的痛苦。
2.2護士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與修養(yǎng),調整好心態(tài):小兒靜脈穿刺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于技術水平,也受心理、不良情緒、周圍環(huán)境的干擾和影響。提高護士的自身修養(yǎng)具備健康的心理,樂觀、開朗、穩(wěn)定的情緒,寬容豁達的胸懷。同時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理解和寬容患兒家長的過分語言及行為,溫和的語言化解家長的不安情緒。穿刺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沉著、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減少穿刺的失敗率。容患兒家長的過分語言及行為,用溫和的語言化解家長的不安情緒。所謂藝高人膽大,在護理工作中,要不斷學習,總結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2.3小兒靜脈穿刺時的注意事項;靜脈穿刺時應選擇好部位和血管,避免在骨隆突出、關節(jié)部位、靜脈活瓣處穿刺靜脈穿刺時進針角度以15—20度為易,過大過小都易穿破血管壁,而且進針時各組織的進針力度和速度也不相同,進入皮下組織時用力要大,速度要快;穿刺血管壁進入血管腔時,用力要輕、穩(wěn)、慢。穿刺時有空虛感而不見回血的情況下,不要急于拔出針頭,一定要設法證實針頭確實不在血管內才能重新進行穿刺。如把穿刺針頭和輸液管接頭分開,也可輕捏輸液管下段,還可用注射器接針頭邊進針邊抽回血等。對慢性疾病患兒宜由遠心端選用,搶救患兒和靜脈推藥時宜選用肘靜脈和大隱靜脈,一般治療宜選頭皮靜脈和肢體靜脈。穿刺成功后要行有效的固定,囑咐患兒和家長不能亂搖動,以免影響針頭的固定。
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醫(yī)院,我們門診靜脈點滴患兒較多,如何練就過硬的本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兒靜脈一次穿刺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