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
摘 要:目前,高考中的歷史題目更多地將時事熱點和歷史進行融合應用。面對這種情況,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應注重將時事熱點滲透到歷史內(nèi)容中來。結合高中歷史的教學,將時事熱點融入歷史中,對兩者的融合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時事熱點;融合應用
如今,一些比較受到關注的時事熱點大多數(shù)都是和歷史有關的,而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對時事熱點的關注也是非常重視的,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將時事熱點滲透到歷史教學中,增強學生對時事熱點和歷史的了解程度。時事熱點的引入給歷史賦予了強烈的時代感,這也是每一個歷史教師必須重視的。時事熱點和歷史的融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豐富課堂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水平。因此對于時事熱點和歷史的融合應用必須給予重視。
一、加強時事熱點與史實的聯(lián)系,夯實基礎
高中的歷史教學伴隨著時事熱點的不斷滲入,有了越來越多的歷史信息,同時,對高中的歷史教學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時事熱點中,幾乎每一個時事熱點都會包含著一些比較復雜的歷史因素。所以,為了能夠?qū)W好高中歷史,更深入地了解歷史,就必須對時事熱點和歷史進行有效的整合,加強兩者的聯(lián)系。在歷史教學中,時事熱點和歷史的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及時抓住身邊的時事熱點,通過時事熱點和歷史教材有效結合去分析歷史,尋找教材中一些隱含的知識。時事熱點和歷史的融合應用能夠?qū)v史進行追本溯源,通過歷史的結果尋找發(fā)生的原因。兩者的有效融合不僅能夠讓學生正確地對待歷史問題,了解身邊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時事熱點,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歷史知識,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因此,歷史教學中融入時事熱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通過周年紀念時事拉近現(xiàn)實與歷史的距離
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比較重大的周年紀念日和歷史相結合的問題,這也是以往幾年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類題型。周年紀念日是對一些比較重大歷史事件的懷念和記憶,一般時間是以10年或者100年為單位的。為了讓人們牢牢地記住以前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一些關于周年紀念日的時事熱點也在不斷地出現(xiàn)。通過這些時事熱點和歷史的結合,發(fā)揮歷史學科的重要價值。在我們身邊,很多時事熱點事件都是和歷史相結合,例如,3月28日西藏百萬農(nóng)奴解放紀念日,就是在西藏廣大人民群眾的呼吁聲中確定的,這個時事熱點就是西藏自治區(qū)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中誕生的。該事件對應的歷史事件就是西藏發(fā)生的一個重大事件:1959年3月28日,西藏百萬農(nóng)奴在周恩來總理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時獲得了解放,從此翻了身,揭開了西藏人民當家做主的偉大序幕,西藏也從此走向了光明偉大的道路。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周年紀念日的時事熱點與歷史事件相互結合,例如,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日、紀念五四愛國運動90周年以及澳門回歸10周年等時事熱點,都伴隨著一些比較重大的歷史事件。時事熱點和歷史的融合能夠激發(fā)人們的民族精神,讓人們時刻記住國家的一些歷史。也讓人們時刻記住自己的歷史責任感。時事熱點的存在使歷史不會被遺忘,一直都會激發(fā)人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責任。歷史中滲透時事熱點是對歷史價值體現(xiàn)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能夠充分發(fā)揮歷史的作用。
三、關注時事、關注社會,培養(yǎng)歷史責任感
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了解歷史的經(jīng)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感,通過歷史和時事熱點的融合應用,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是歷史教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通過歷史和時事熱點的融合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人生價值觀等進行培養(yǎng)。在歷史教學時,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引入一些比較熱門的時事熱點,加強學生對國家、對社會以及對時事的關注,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責任感。時事熱點在歷史中的應用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時事熱點中,中日關系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應該結合歷史正確地對其理解。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應該加強時事熱點和歷史教材的結合,不斷地將其融合在一起,合理地應用在歷史教學中。時事熱點的滲透能夠豐富課堂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學習和掌握知識。因此,必須加強對時事熱點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武毅.淺談時事材料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百花園地,2009(03):54-55.
[2]蔡聯(lián)晉.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時事熱點的初探[J].學苑教育,2011(05):74-75.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