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英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國際文化的廣泛交流,英語全球化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那么如何才能學好英語?而對于大多數的國內英語運者而言,因為缺乏相應的交流環(huán)境,多讀多積累就成為最有效、最可行的辦法。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英語老師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英語的基礎教學中,中學老師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首要任務。針對這一話題,就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一起探討。
關鍵詞:教學方法;主體地位;背景知識
一、有效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實施是抓好閱讀教學的前提
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閱讀能力影響著整個中學英語教學質量,閱讀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和基礎保障,良好的英語聽力、寫作和表達都離不開閱讀。閱讀是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外國文化,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國際文化交流意識,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國外的先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
二、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農村學校的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令人擔憂。其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有待解決,主要表現為:(1)閱讀教學方法過于簡單,讀者對文章信息加工方式過于粗糙。閱讀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簡單,過于重視語法與詞匯的講解與傳授,學生無法通過相關信號詞進行理解,不注重閱讀材料總體的連貫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從而影響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2)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語篇的分析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技巧與策略指導,由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注重閱讀策略與閱讀技巧的指導,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捕捉文章中的有用信息,因此難以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3)沒有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應該作為課堂主體存在,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實際的教學效率不高。(4)文化背景知識的欠缺,閱讀材料中的內容與背景知識的理解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對于背景知識的了解越深,其對于文章的理解速度就會越快,題目的準確率就會越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關注點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對于文化背景知識不予重視。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
1.積極應用先進的閱讀教學方法
在平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于注重學生在詞組、語法方面的學習。只注重詞組和語法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英語思維,使閱讀過程過于簡單化,對于學生的主體作用及語言的連貫性與應用性不予重視,導致其教學效率不高,這就要求教師認識到閱讀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將各種先進的閱讀教學方法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
2.強調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程理念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其知識構建情況直接影響著實際的教學效果,要想有效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任何一種語言的產生都具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要在語言的學習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必須把相關語言放入相應的環(huán)境中去理解。所以這就要求此種語言學習者對應用該語言的國家及民族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知識予以了解,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擴大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為語言的產生、發(fā)展以及運用奠定基礎。
英語教學是非常重要而又錯綜復雜的一個過程,它決定了學生英語水平及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這一過程中的閱讀教學對于保證其教學效果尤其重要。本文就主要針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提出了相關的英語閱讀教學措施,對于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劉之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