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艷
寫作是語文的主要部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但長期以來的寫作教學卻不盡如人意。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教師認為作文難教。教師采用程序化的寫作教學模式,學生只是機械而被動的寫作,詞語匱乏、缺乏真情實感,大多是千人一面、千文一面。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讓學生樂于動筆,用文字來抒發(fā)真情實感。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對寫作教學進行全面改革,要讓學生愛上寫作、學會寫作、樂于寫作,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高。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
正如布魯納所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痹囅肴绻麑W生對寫作不感興趣,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學生大腦的興奮度與寫作的積極性,學生就會將寫作作為繁重的任務來完成,從心里產(chǎn)生不情愿,這些消極的心理與情緒自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寫作。相反,如果學生對寫作感興趣,就會從心里愉悅地接納它,自然會產(chǎn)生亢奮的思維狀態(tài),思維更活躍,想象更豐富,自然會產(chǎn)生更多新奇的想法,能夠?qū)懗龊玫淖髌穪怼?梢姡d趣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中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寫作教學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怠于思考。為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首先就要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1.聲情并茂的朗讀吸引學生。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并沒有感受到文章之美、語言之美。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善于借助多媒體,調(diào)用自身的肢體動作、表情等聲情并茂地來朗讀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看到、聽到、感受到的全是美。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激起學生對文字的喜愛,對寫作的激情。
2.選取學生所感熟悉的話題。寫作主題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這樣才能從心理上拉近學生與寫作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親近、親切,才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對寫作的動力。這樣,學生才能將自己在生活中的點滴寫入文章。這樣的寫作才能成為學生對生活的一種傾吐,才能換來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教師要善于寫“下水文”。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對學科的喜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想讓學生樂于寫作,自己就要多寫文章,將自己對生活、對教學的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在學生之間傳閱。當學生看到教師的文字中有自己的影子,不僅可以拉近師生距離,改善師生關(guān)系,同樣也可以換來學生對文字的喜愛、對寫作的熱愛。
二、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沒有寫作素材,任憑你的寫作技巧再高超,寫作水平再高,也是無法寫出好的文章來。沒有內(nèi)容可寫這正是制約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只有具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時才能文如泉涌,信手拈來。
1.多觀察。羅丹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睂W生雖小,但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中在一個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但許多學生對于身邊的人與事熟視無睹,并不能將豐富的生活走入文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并沒有對身邊的人與事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我們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用觀察來打開通向思維世界的窗口,讓學生通過觀察來架起生活與寫作之間的橋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加強觀察方法指導,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觀察方法,這樣才能對人物、景物等展開全面而深入的觀察。
2.多體驗。學生除了要學會觀察,還要讓學生多參加各類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來獲取第一手直接的經(jīng)驗與信息。這樣,學生才不會成為局外人,才能產(chǎn)生更多真摯的情感與深刻的感悟,這樣所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更有感染力。一方面,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多參加學校所組織的各類活動,多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活動與社會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地深入生活,在親身參與中來獲取更為豐富的信息與感受。
3.多閱讀。寫作是傾吐,閱讀中吸收,要想更好地傾吐就必須要建立在大量的輸入之上??梢哉f,閱讀是寫作的根。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將閱讀與寫作割裂開來,很顯然這并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的發(fā)展。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多閱讀,并發(fā)揮教材的示例作用,使學生通過閱讀來走進文本,不斷地吸收與內(nèi)化,從而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與寫作素材。同時,教師還要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暢游于文學殿堂之中,以促進學生知識面的拓寬與視野的開闊,從而幫助學生積累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
三、豐富訓練形式,讓學生多寫多練
學生寫作水平是在大量的寫作實踐中得到不斷強化與提升的。而傳統(tǒng)教學中限定時間的程序化寫作形式單一,并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與寫作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要將寫作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多寫多練,在大量的寫作實踐中來提高寫作水平。
1.寫日記,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睂W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何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生活的豐富多彩,寫日記,用文字來記錄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日記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對篇幅與內(nèi)容并不做過多的限制,只要寫下自己的生活見聞與感受就可以。這樣的寫作訓練更具靈活性與隨意性,更能激起學生寫日記的主動性。最初,一些學生不知如何寫,可以摘抄一段話或是用文字來記流水賬。隨著活動的開展,學生可寫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用詞也越來越準確生動??梢哉f,日記成為了學生宣泄情緒、表達情感、互動交流的重要手段,這樣更加利于學生素材的積累與寫作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生涯的最好紀念。
2.在閱讀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如續(xù)
寫、補寫、改寫等。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我們要將寫作滲透于閱讀教學中,開展豐富的閱讀寫作訓練活動,如改寫、補寫、續(xù)寫、縮寫、寫讀后感等。這樣的寫作訓練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是閱讀的延伸與擴展,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來深化對于文本的理解,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理解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各種教學契機,讓學生進行課堂閱讀小練筆,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與閱讀的整體提高。
總之,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激發(fā)興趣為先導,以積累素材為前提,開展豐富的寫作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寫作,樂于表達,學會寫作。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