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英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學好數(shù)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數(shù)學,積極地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之中。 和其他學科不同,數(shù)學具有很高的邏輯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并且,抽象性的特點也使數(shù)學不被學生所喜歡,覺得它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他們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就會變淡,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因此,為了讓數(shù)學學習變得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所收獲,教師就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以興趣作為學生開啟數(shù)學大門的鑰匙,給他們帶來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應該怎樣做起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談一些自己的淺顯的看法。
一、將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生活是數(shù)學的發(fā)源地,也是數(shù)學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將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到一起,就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的潛在知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來,與教師和同學一起去對數(shù)學進行探索。當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時,他們就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產生一種由衷的喜悅。這種感受會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更加持久、穩(wěn)固。
如進行“元、角、分的認識”的教學時,課堂伊始,我就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小問題:“你們平時買玩具都是自己去買還是讓媽媽給買?你們知道買筆和橡皮都需要多少錢嗎?如果買一支筆需要5角,你買了兩支,需要給售貨員阿姨多少錢呢?”學生頓時陷入了思考之中,只有少數(shù)幾名學生知道答案,積極舉手回答。趁學生的熱情正酣,我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明白了學習元、角、分的意義和重要性。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教師講解,并學會了元、角、分之間的換算法則,教學任務完成得很順利。
又如,學習“相遇問題”時,我讓兩名學生介紹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要走哪條路,需要多長時間,然后我結合學生提供的數(shù)據(jù)為他們現(xiàn)場編一些新的習題。這樣,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合到習題中,他們就會感覺習題變得更加親切了,感受到了生活中存在的數(shù)學,課堂氣氛由此而變得更加活躍。然后,我讓學生結合數(shù)據(jù)進行“相遇”表演,也讓他們很快就理解了“相向而行”等詞語的意義。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
實踐活動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能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也能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從心理學上來說,興趣對于學生的實踐活動有著定向作用,還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興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讓他們將全部精力放在所學內容上,而學生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則決定了他們的心智發(fā)展,那些注意力經常不集中的學生學習效率必然不高。而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變得積極、活躍,對于學習也會更加主動,注意力投入的水平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如進行“周長”的教學時,我讓學生在課下準備一些樹葉,大小不拘。在課堂上用筆沿著樹葉的邊緣把它的形狀畫下來,并和小組內的其他同學相互評比,看看誰的樹葉畫的最完整,最漂亮。學生都嘰嘰喳喳地討論開了,一名學生說:老師,小明的樹葉不是封閉的,是不是不完整?我贊揚了他敏銳的觀察力,并由此引入了“周長”的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數(shù)學學習猶如攀登山峰,每次成功登頂都會給學生帶來心理的愉悅,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受到激發(fā),但是,如果所攀登的山峰過高,超過了學生的能力范圍,或是學生總是找不到登山的路徑,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降低。一次兩次尚且能夠讓學生重拾信心,長期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學生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就會逐漸喪失,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會消泯。為了避免此種現(xiàn)象的產生,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的基礎上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對于在課堂上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當堂幫助學生解決,以免問題越積越多,越積越重,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在課堂上沒有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在課下記在本子上,等來學校了問教師或同學。只要教師耐心指導,在教學中傾注自己的愛心與關心,就能夠讓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逐漸縮小。
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心理發(fā)育不太完善,他們的興趣愛好也很不穩(wěn)定,尤其是那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一會兒喜歡這個,一會兒喜歡那個,用“喜新厭舊”來形容也不為過。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尚且較少,因此,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看看他們在哪個部分不是特別明白,及時為他們進行講解。
四、注意課堂表揚,維護學生的興趣
表揚是維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減少對學生的批評,使他們心情放松,學得更快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表揚不能“高大空”,要表揚的有內涵,有水平,聯(lián)系實際,那些寬泛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表揚不僅不能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反而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表揚很廉價,想給誰就給誰,表揚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如學習“克和千克”時,我讓學生拿一本書和一個筆記本放在兩只手上,感覺一下哪個更重。學生說:“書比較重。”教師:“你能說一下它大概有多少克嗎?”學生:“我覺得有250克?!苯處煟骸澳闶歉鶕?jù)什么來判斷的呢?”學生:“我已經知道筆記本的重量是150克,它比筆記本重很多,應該重100克?!苯處煟骸澳愕乃季S方法簡單、巧妙,并且,你能夠利用已經獲得的信息去解題,出乎教師的意料,很好!”
五、適當練習,喚起興趣
習題練習,是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適當?shù)鼐毩?,才能打牢?shù)學基礎,形成良好的能力。習題的選擇原則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要精而少,形式要多樣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動手、動腦,獲得初步的成功,進而在成功的基礎上能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習題量及習題難度可以不一樣,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除完成基礎練習題外,可增添附加題或思考題;一般學生完成基本題即可。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錯誤,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及時講評。特別是對一些基礎差的學生,要對他們降低要求,出一些簡易的題目,并加強對他們的個別輔導,使他們基本能掌握識記目標,能做簡單的習題,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都能學新知識,取得新進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總之,作為數(shù)學教師,我們只有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技能,從實際出發(fā),尊重、理解、善待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