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
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是廣大語文教師普遍關心的問題。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高效課堂,全面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下面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對構建高效課堂的認識。
一、構建高效課堂,前提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過去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種一切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只把學生當作存儲知識容器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常常將學生置于消極被動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自然不可能具有強大的學習源動力,因此想讓學生愿學、樂學語文,是很困難的。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近幾年來,通過主動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逐步認識到語文教學活動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社會實踐活動,整個教學活動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任務根本不可能順利完成。教師必須高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學生學習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借鑒外地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利用教室里的“班班通”教學軟件,轉化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使語文課文的背景介紹變得生動形象,課堂內容也變得直觀豐富。
二、構建高效課堂,關鍵在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
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通過豐富的語文實踐。語文教學必須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為核心,將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有機融合在一起。同時,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倡導創(chuàng)新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少語文教師也深知作文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卻往往只在作文課堂上進行寫作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寫作指導,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為作文而作文的錯覺,從而對作文教學產生“任務式”應付心理。我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過程中,堅持引導學生要真心寫作,寫真事,抒真情,通過寫日記,培養(yǎng)學生利用寫作記錄自己的成長心路歷程,讓學生到寫作成為學生幸福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伴侶,并從中感受到了自己進步和成長的快樂,學生們也在堅持不懈的寫作中,不僅感受到了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成熟和發(fā)展。
三、構建高效課堂,根本保障是主動轉化學習方式
語文教師能否構建高效課堂,最終取決于能否自覺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生逐漸改變學習方式。有效教學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效率的提高,關鍵在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為教師的教學效率的高低,完全取決于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生才可能真正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我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時,首先主動轉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有效準備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一般做法是,我將每一節(jié)語文課作為一個小的學習單元,明確規(guī)定學習單元的學習目標,將學生劃分成“同質異構”的若干個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學習競賽,先由學生個人進行自學基礎知識,在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較難的知識,再發(fā)揮學校小組中小組長的作用克難攻堅,直到學生遇到困難時才出手幫助解難。這種語文教師遇到一般問題不講、只有學生有疑難時才與學生一起研究解決問題辦法的做法,將課堂變成了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場所,使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基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發(fā)展的主體,不僅保護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研究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以及責任感、合作精神等等。尤其是這種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為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研究提供了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與充分展示創(chuàng)新才華的廣闊空間,使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了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溫馨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