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剛
【摘 要】目的:探討DHS與PFNA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方法:收集我院接受DHS或PFNA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患者手術類型分為兩組,60例PFNA組和60例DHS組。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及術后6月并發(fā)癥。結果:①PFNA組和DHS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PFNA組和DHS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0%、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為PFNA術創(chuàng)傷小、骨折固定牢固,能大幅縮短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
【關鍵詞】DHS;PFNA;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
股骨粗隆間骨折好發(fā)于年齡大、骨質疏松明顯的老年人,目前學者傾向于療效確切的手術固定。因此我們擬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診斷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年患者,探討DHS與PFNA的治療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DHS或PFNA治療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患者手術類型分為2組,60例PFNA組(入組時間2010—2013年)和60例DHS組(入組時間2008—2010年)。PFNA組平均年齡(66.9±12.9)歲,男性35人,女性25人;對照組平均年齡(67.2±11.6)歲,男性37人,女性23人;2組人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
年齡大于60周歲,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診斷標準。
1.3 排除標準
①病理性骨折者。②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手術禁忌癥者。
1.4 手術方法
1.4.1 PFNA組 患者仰臥在骨科多功能手術床上,使身體與患肢成10°~15°角,透視下將骨折閉合整復,大粗隆尖上約4~6cm,切開皮膚,分離組織,大粗隆頂點稍偏內側處為進針點,打入導針,擴髓,插入髓內釘。通過瞄準器調整主釘深度及旋轉,調整前傾角,定位并鉆入螺旋刀片導針,確定刀片準確植入后鎖定刀片。安裝遠端鎖定螺釘,透視滿意后安裝尾帽,沖洗切口,逐層縫合。
1.4.2 DHS組 患者全麻,骨科牽引床外展內旋復位,取髓關節(jié)外側縱行切口,鈍性分離,將骨折充分暴露。選用135°定位器定位,沿股骨頸縱軸平行且位于股骨頸中心導入導針,保持一定的前傾角,針尖深度至股骨頭軟骨下0.5~1.0cm處。測量深度、鉆孔、擴孔、攻絲,沿導針擰入松質骨螺釘,擰入加壓螺紋釘,套上動力髓之鋼板部分,旋入加壓尾釘適當加壓上皮質骨螺釘螺絲釘固定鋼板。
1.5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及術后6月并發(fā)癥。
1.5.1 Harris評分 Harris評分項目由疼痛、功能、無畸形、活動范圍4項組成[1]。分值0~100分,分值越大恢復越好。
1.5.2 并發(fā)癥 觀察項目為髖關節(jié)內翻、畸形、內固定松動、褥瘡、肺炎等。
1.6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χ-±s)描述,使用t檢驗。兩樣本率用χ2檢驗法,當P<0.05時,判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FNA組和DHS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比較
PFNA組和DHS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PFNA組和DHS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PFNA組患者未發(fā)生并發(fā)癥,DHS組發(fā)生2例髖內翻畸形、1例內固定物松動,1例褥瘡。PFNA組和DHS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0%、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質疏松、骨量減少,使骨的強度下降,造成骨愈合時間長。若采取保守治療則會增加臥床期間的死亡率。而內固定的優(yōu)勢為維持復位,為早期功能鍛煉創(chuàng)造條件。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和對照組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Harris評分及術后并發(fā)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DHS為單釘系統(tǒng),無有效抗旋轉作用,而且手術者若把握不好前傾角,容易導致螺釘穿出股骨頭頸。還有學者[2]指出DHS鋼板位于股骨張力側,抗壓應力落到內固定器上,易造成骨折處畸形。
我們認為PFNA更符合人體生物負重,可將股骨距區(qū)壓應力減少至幾乎為零,降低釘棒結合處的壓應力。有學者[3]指出PFNA杠桿力臂短,彎矩小,比DHS更適合不穩(wěn)定粗隆間骨折,大幅提高防旋、抗壓的能力此外。在PFNA手術中無需對骨膜和軟組織進行剝離,從而促進骨折的早期愈合。同時微創(chuàng)切口對血管、神經損傷小,縮短手術時間及下床負重時間,減少臥床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體現(xiàn)微創(chuàng)外科的發(fā)展趨勢。還有學者[4]指出PFNA的螺旋刀片鎖定后,能有效防止股骨頭旋轉和塌陷,防止股骨頭的旋轉。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認為PFNA術創(chuàng)傷小、骨折固定牢固,能大幅縮短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出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
參考文獻
[1]梁雨田,唐佩福主編.老年髖部骨折[M].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32.
[2]王亦璁主編.骨與關節(jié)損傷[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193.
[3]周立金,吳繼功,陳曉明,等,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33):146-148.
[4]李眾,徐志強,陳遜文,等.股骨粗隆間骨折四種乎術方法療效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