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盛
內庭透視
一、工程概述
重慶市北順置業(yè)有限公司——匯祥·云深處住宅項目位于重慶市武隆縣內,處于仙女山新區(qū)南面,距離仙女山新區(qū)核心位置在3分鐘之內的車程便可到達。
武隆縣仙女山新區(qū)面積4.6平方公里,處于仙女山脈核心位置,距縣城30分鐘車程,規(guī)劃常住人口2.5萬人,遠景規(guī)劃8萬人。仙女山新區(qū)的發(fā)展定位是度假旅游之城、戶外運動之城、生態(tài)環(huán)保之城。做為度假旅游之城,仙女山新區(qū)內將建成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生態(tài)公園、民俗風情一條街、歐陸風情一條街、7個四星級以上酒店、五片廣場、旅游房產128萬平方米,將成為重慶市范圍內的主要旅游度假區(qū)和旅游接待基地;作為戶外運動之城,仙女山新區(qū)將建成一座容納1.2萬人的室外體育場、一座賽馬場、一條登山步道、一片18洞的高爾夫球場、10片籃球場、20片羽毛球場、30片網球場;作為生態(tài)環(huán)保之城,仙女山新區(qū)突出生態(tài)環(huán)保立城的理念,堅持用生態(tài)學的原理進行城市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保護,建成后新區(qū)的森林覆蓋率將達到70%以上。
該項目為匯祥·云深處住宅一期工程,為旅游度假住宅區(qū),用地位于仙女山新區(qū)南側,背靠高爾夫球場,前觀仙女山新區(qū),具備良好的天時、地利條件。用地中間高,東西兩側低,整個場地呈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海拔逐漸減低的勢態(tài),形成一條峽谷帶。,用地東西長460米,南北寬265米,用地高差較大,最大高差30米。
二、工程設計的規(guī)模和設計范圍及參數
本項目設計內容為旅游度假住宅區(qū),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3367.46m?。住宅共分三個部分:雙拼住宅、三拼住宅和四拼住宅。建筑風格上采用西班牙風格。遠高近低的層級方式排布,高低錯落,豐富了人的視覺空間感。外立面設計著重突出整體的層次感和空間表情,通過空間層次的轉變,打破傳統立面的單一和呆板,其節(jié)奏、比例、尺度符合數學美。
三、設計指導思想和設計特點
本項目遵守重慶市城市建筑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在依照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及各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前提下,滿足規(guī)劃、消防園林等各項技術要求,解決好各種不同功能的人流、車流和物流。做到功能合理、技術先進、滿足建設單位的使用要求。
該設計目的是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自然地形緊密結合地基礎上,把居住區(qū)與它所在的都市環(huán)境及其所處的獨特自然環(huán)境緊密結合在一起。作為仙女山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建筑與周邊自然山體景觀融為一體成為設計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在設計中控制建筑體量,并通過大量的綠化景觀和喬木對建筑進行一些遮擋,使建筑隱現于綠化景觀之中,在樹種選擇上盡量考慮場地自有樹種,使仙女山的自然景觀與用地內的景觀很好的結合。
四、氣象條件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偟臍庀筇卣魇牵嚎諝鉂駶櫍湎臒?,春秋多雨,四季多霧。
五、總平面布置
本地塊用地中間高,東西兩側低,由西南向東北方向海拔逐漸減低的勢態(tài),形成一條峽谷帶。用地東西長460米,南北寬265米,用地高差較大,最高點為1276.48米,最低點為1246.64米,最大高差30米。利用中間的狹長低洼帶作為主景觀軸,利用山體的自然走勢把項目分為4個組團,并一、二期分期明確。這樣使得每個組團都圍繞主景觀帶布置,利用場地高差承高低錯落布置,擁有良好的景觀。
六、交通組織:
場地與市政道路的中間為小區(qū)的主入口,在靠道路的又下腳為小區(qū)的次要出入口。內部道路設置尊重地形,依坡就勢,避免形成高擋墻。由于地形高差很大,主要車行道均為盡端式道路,并設計有12米X12米回車場。
道路設置:區(qū)內車行道4.0米寬,平均坡度為3%左右,局部為5%, 景觀步道2-3米寬,結合周邊綠地兼作消防車道。
七、綠化布置
作為仙女山新區(q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何讓建筑與周邊山體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成為設計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在設計中控制建筑體量,并通過大量的綠化景觀和喬木對建筑進行一些遮擋,使建筑隱現于綠化景觀之中,使自然景觀與用地內的景觀很好的結合。
在主入口的橫向景觀帶上,利用高差和道路的曲折線形,加以植物的精心配置,形成大開大闔,富于節(jié)奏變化的入口景觀序列。同時,景觀的東西貫通,使小區(qū)內部形成很自然的分區(qū)和分期,避免人為分區(qū)的不協調感。
結合綠化樹種的多樣性,常綠的落葉喬木的對比特征和豐富的季相變化,以喬木、灌木、低矮灌木、草皮四個豎向層次全方位的反映自然生態(tài)特征,滿足綠色自然陽光環(huán)境要求。
綠化與景觀采用點、線、面的布局,通過休閑步行道、健康步道將其串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由于項目中各臺地的錯落跌踏,人行路景觀著重刻畫富于巴渝特色的山地行進景觀,車行路形成盤臺而上的山地道路特點。
八、豎向布置
本設計地形高差復雜,由臺地、坡地組成,高差較大,最大高差達到30M。因此本次設計豎向規(guī)劃設計采用臺階式,把小區(qū)分多個不同高差的臺地的原則,同時在東南面地勢低處設置物管及社區(qū)服務用房,利用臺地解決場地高差過大的問題。
按人行、消防車和排水要求設計小區(qū)道路坡度。
盡量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礎工程量,住宅、商業(yè)建筑的出入口及物管社區(qū)用房出入口可分別由不同標高出入。
九、建筑設計
9.1立面設計
在材料和顏色的運用上考慮到此地塊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采用西班牙風格的住宅,與周邊建筑風格相協調。以遠高近低的層級方式排布,高低錯落,符合人的空間尺度感。外立面設計著 重突出整體的層次感和空間表情,通過空間層次的轉變,打破傳統立面的單一和呆板,其節(jié)奏、比例、尺度符合數學美。在顏色上采取更為質樸溫暖的色彩,使建筑外立面色彩明快,既醒目又不過分張揚,且采用柔和的特殊涂料,不產生反射光,不會晃眼,給人以踏實的感覺。并以花架,廊道豐富屋面輪廓,強調建筑形體多變的組合,利用退臺,躍層等多種空間和形體組織方法形成多種層次的室外平臺和陽臺,局部點綴以木材的外裝飾,強調“家”的溫暖和感覺,克服傳統設計的刻板形象,賦予住宅以休閑的形象,提升其使用的品質,也與周邊樹木相協調。
9.2戶型設計
戶型具體特點如下:
1).戶型建筑面積在30-60平方米之間,功能分區(qū)明細,布置完善,能滿足住戶舒適之功能要求。
2).明廚、明廁、戶戶采光,主張把空氣、陽光、綠色引建每套住宅。
3).良好的采光朝向。
9.3建筑安全防護措施:
1)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下部時,采取設置雨篷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
2)底層外窗和陽臺門、下沿低于2m且緊鄰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上的窗和門,均采取防衛(wèi)措施,外墻爬梯采取防止兒童攀爬的措施。
3)建筑物外墻突出物,如雨篷、窗臺、凸窗、陽臺、空調室外機擱板、雨水管、裝飾線條等設計采取防止攀登入室的措施。
4)住宅戶門采用安全防衛(wèi)門。
5)全玻璃門、落地窗及玻璃欄板選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護措施,并設防撞提示標志。
6)陽臺欄桿和女兒墻高度均按規(guī)范要求設計,低窗臺外窗采取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