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憶 程水金
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也就是方式、方法,為了達到我們教學的效果,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去學習新知識,接受新知識,同時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教學不光是把課本上的知識寫在黑板上,還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把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這樣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要求。
筆者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已有十年多,要當好一名小學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為什么這樣說呢?隨隨便便的把知識向學生講一遍,那是很簡單的事情,可是,講了那么多,學生又接受了多少呢?我們要想把知識講好,講透徹,需要一定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情境
任何事情的學習,要想有很好的效果,都離不開興趣,沒有興趣,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興趣是人類探索新知的動力、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和學習新知識的最好老師。小學生都還比較小,對什么事情都充滿著好奇心。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聲音或者事物吸引。正是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的所吸引,只要教師合理的設計情境,也是很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的。
1.新課的引入。當教師的都知道,一節(jié)課的開始,必須把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課本上,或者是教師的語言上,這樣才可以開始上課,如果學生是思想還停留在下課時的游戲中,那么這堂課也就無法進行。怎么樣才能很快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趣味教學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所以我們的導入設計要建立在快樂的主題上。我們可以根據教材里要講的內容設計相關的笑話或者是故事,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新知識。例如,筆者在講分數的時候,先學習分數的產生,筆者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師“快到中秋節(jié)了,我們看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樣過節(jié)的”。出示課件,課件里有只小公雞帶著他的新伙伴小鴨子到外婆家去玩,我們都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可是小公雞的外婆只準備了一塊大月餅,當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外婆時,看到只有一塊月餅,這可把外婆難住了,怎么樣辦呢?師:“我們都知道,有好是事情,好的東西,要學會分享,同學們,外婆應該怎么做呢?”有學生就回答:“一人一半?!睅煟骸昂懿诲e,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知道,一個東西用1來表示,那一半用什么來表示呢?”學生經老師一問,很多的學生就難住了,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求知欲。
2.課堂上增加動手環(huán)節(jié)。小學生比較好動,好奇心較強。利用這一特點,我們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學生自己動手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把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掌握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當問題出現時應該怎么樣處理。
例如,在講長度的測量時,就讓學生自己測量書本的長度和課桌的高度。學生們在操作時就遇見了許多的問題,如:尺子的零刻度和尺子的邊緣還有一點點的距離,有的同學沒有注意,就直接從尺子的邊緣開始。有的同學的刻度尺短了一小節(jié),零刻度的一端不見了。還有在量桌子的高度時,尺子的長度不夠,等等。當問題出現時,教師可以就出現的問題一一講解,正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將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
知識的形成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我們都可以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數學就更不用講了,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數學。所以,在我們教數學的過程中,應該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將知識還原到生活中去,把看不見的數學知識用活生生的例子來幫助學生們理解,讓數學變成看得見的知識。
例如筆者在講面積的計算時,我們家里總是說幾畝幾畝田,那這和我們學習的平方米,平方千米有什么關系呢?它們之間是怎樣換算的?回家以后,挑自己家一塊比較好算的田,量量它的長寬,看看面積是多少。再問下家里人,那個田是幾畝的。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畝和其它測量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師們教數學的時候,懂得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總結一些方式方法,把數學當做一件快樂的事情去做,去探索生活中有關數學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數學的例子,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感受數學的魅力,那么,數學也就會變得很容易。?笸(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鎮(zhèn)中心學校 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鎮(zhèn)乾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