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瑀蒙 周倩
摘要:家庭教育成本投入是影響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家庭教育成本”更是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文章選取了南京市鼓樓區(qū)為定點研究對象,著眼于我國當前城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成本的計量和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問題,實地調研考察,根據(jù)一定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對家庭教育成本計量、投資行為的相關研究做出一種有益的補充,并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成本;成本計量;投資行為
一、家庭教育成本計量
(一)課堂教育成本
首先,就選擇學校方面而言,南京市和中國絕大多數(shù)城市一樣推行“就近入學”政策,根據(jù)戶籍并結合電腦派位的方式,學生被直接分配到某所學校。以鼓樓區(qū)為例,其成立了以瑯琊路小學、拉薩路小學、力學小學、芳草園小學、三牌樓小學等五所小學為首的教育集團,已有16所小學加盟。而其他老城區(qū)和新城區(qū)都分別成立了各自的教育集團。這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來興起的“擇校費”這一教育成本在南京市的比例要相對小得多。2013年南京市小學初中招生政策中規(guī)定:從2013年起,小學初中不收擇校費。
其次,由于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雜費、課本費、作業(yè)本費和借讀費教育,所以實際花在課堂上的教育成本并不是很多,而且政府致力于免費義務教育和對困難家庭子女就學補助減免。據(jù)調查,小學生收費最低只交90元的學費,其余家長表示每學期的學費也只要幾百元左右。所以,現(xiàn)階段南京市小學生的課堂教育成本即每年入學的學費。
(二)課外教育成本
課外教育成本指除正規(guī)學校教育外,家庭購買額外的教育服務形式。
表1為調查樣本中各收入組家庭的課外班支出均值和課外班負擔率,從中可以看出,在有課外班補習支出的家庭中,隨著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提高,課外班補習支出也在逐步上升。調查的在校生家庭樣本中,低收入組家庭課外班補習支出負擔率最高,而高收入組家庭課外班補習支出負擔率最低。這反映了樣本中不同經濟水平的家庭在其子女的課外補習投入上有明顯差異,低收入家庭在其子女的課外補習努力程度上更大。
二、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相關調查與分析
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投資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與政府出臺的很多方針政策都為家庭教育投資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同一城市中不同家庭在教育投資方面差異較大,而大部分教育投資的貨幣收益比重較小,且風險日益增加,因此尋找方法來提高家庭教育投資收益、防范其風險顯得越來越重要。基于本文前半部分對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成本的調查和總結,本文將在此基礎上對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的中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風險和收益情況進行分析。
(一)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 家庭教育支出猛增,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偏高
當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教育費用越來越高,已經成為許多家庭面臨的一大困難,對于城市中低階層家庭來說,原來被認為是“家常小菜”的基礎教育費用變成了一份“昂貴的大餐”。根據(jù)本文的調查數(shù)據(jù),南京市家庭的月平均教育支出在1000元左右。
2. 家庭教育支出的分配不合理,結構失衡
根據(jù)調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在南京市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投資中,學校教育成本支出結構相對簡單,由于南京市義務教育免除書本費,學費占據(jù)的比例超過了總費用的一半,雜費和其他費用比例相差無幾。與此相對的,課外教育成本結構則多樣化,在課外的支出方面,課外班的費用毫無疑問占據(jù)著最主要的位置,其余的支出由上到下依次是文具用品、書報雜志及其他支出。
3. 家庭教育投資觀不明確,缺乏理性
根據(jù)調查問卷中的數(shù)據(jù),雖然有40%的家長表示自己在教育投資方面很理性,有自己的規(guī)劃和思考,但仍有超過50%的家長表示,自己很容易跟風。通過調查過程中和部分家長訪談發(fā)現(xiàn),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只有很少部分的家庭考慮到了校外教育投資的收益率,沒有考慮收益率的家庭占到了半數(shù)以上。這說明,家庭對校外教育投資的收益信心不足,教育投資更多的是表現(xiàn)在概念的形成上,大部分家庭很少對校外教育投資的成本和收益進行的核算與評估。
4. 校外教育投資的目的和原因偏頗
校外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愛好、興趣、特長等更全面素質的教育功能。然而家庭的校外培訓目的卻深受學??荚嚿龑W制度的影響,更多的是為了學校課業(yè)成績的提高,而在被調查的小學生家長中,這一目的和孩子所處年級密切相關,往往年級越高,家長們越希望孩子通過課外培訓提高成績,而希望孩子培養(yǎng)自己興趣的家庭逐漸減少,也有少數(shù)的家庭是因為跟風而選擇課外教育投資。
(二)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影響因素
本文的調查問卷還主要涉及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影響因素,從收集到的有效調查問卷中本文主要整理出如下幾點。
1.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由圖1可以看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對孩子的教育消費是有直接影響的,并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高中及高中以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對較低,均值為1230元。而學歷在大專及大專以上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對較高,均值為1650元,約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的1.3倍。從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到,學歷為中專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投入最低,而學歷為大專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投入最高??傮w上來說,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子女的教育投入也就越重視。
2. 家庭經濟條件
根據(jù)調查問卷所整理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知,南京市家庭月總收入在3000~6000元的家庭,教育成本平均花費為1158元,月總收入在6000~10000元的家庭,教育成本平均花費為1264元,而月總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教育成本平均花費為1692元。
從整體來看,家庭總收入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支出成正比,但中低收入組的差別其實并不是很大,低收入組極力地想增加對子女的教育投入,培養(yǎng)子女成才,其每月教育投入向中等收入組逼近,所占月收入比例更是達到近27%。另外,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有了顯著的提高,表明教育質量更為高收入人群所注重。
從具體分類來看,收入高的家庭會選擇為了孩子的教育購買學區(qū)房,選擇重點小學和像新東方這樣口碑更好的教育輔導機構。而收入中等或較低的家庭則會選擇上班購物方便的住房,在選擇小學時也會偏向于一些離家近的非重點小學和非正式的家教中心。
3. 家庭教育動機
除此之外,本文還對家長選擇教育投入的目的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家長比較尊重孩子的意愿,他們認為只要孩子感興趣,他們便會選擇此項教育投入,這也是現(xiàn)今社會家長選擇給子女們報名興趣班和輔導班的主要理由,比起拔苗助長,如今的家長更注重遵循孩子的學習意愿。約1/4的家長是為了孩子能更好地發(fā)展,有助于孩子將來的學習及成長。少部分家長并沒有從上述兩方面進行考慮,只是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跟風進行了某些教育投入。
三、對南京市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建議
針對南京市小學生在家庭教育投資上存在的問題,本文試從家庭的角度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以期能夠促進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良性發(fā)展。
(一)注重家庭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確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支出比重
家長在決定家庭教育投資方向和投資金額時,除了考慮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孩子的興趣特長以外,還必須考慮家庭的經濟收入情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校外教育投資方面,很多家庭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適不適合,家庭經濟是否允許,對校外教育投資熱情高漲,以致出現(xiàn)許多家庭教育負擔沉重,不惜壓縮其他的家庭消費支出,甚至難堪重負的情況。因此,面對并不是必須的家庭教育投資,每個家庭應適當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力,切勿帶著盲目的攀比和責任心理去投資,而應量力而行。
(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
很多家長,在選擇課外培訓班時更多的是注重學業(yè)知識的訓練。在小學這種影響孩子性格、興趣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應該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重視孩子的全方位教育,鼓勵孩子們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義務勞動,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孩子遵守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的意識。
同時,家長們也應該注重對孩子潛能的開發(fā)。每一個小學生都有無限的活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都具有巨大的潛能,而由于現(xiàn)在的學習負擔過重,孩子的自由空間被剝奪了,也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想象、去實踐、去體驗、去創(chuàng)造,更談不上潛能的開展,因此家庭教育投資更要重視如何有利于孩子潛能的開發(fā),而不是知識的累加。
(三)因材施教,理性選擇課外培訓教育機構
當前國內校外教育投資普遍呈現(xiàn)的一個矛盾問題是家庭投資意識非常強烈,然而卻缺乏對校外教育投資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核算與評估的意識。在調查和訪談過程中,本文發(fā)現(xiàn)一半以上的都存在跟風、非理性的投資的現(xiàn)象,就更不用提對教育成本和收益進行評估了。所以,家長在進行校外教育投資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教育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必須進行理性思考和決策,選擇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合適和最合理的校外教育機構和校外教育培訓項目。這就涉及一個因材施教的問題。
(四)增加教育的時間投資,物質與精神投入相結合
在個別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花大價錢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但自己卻忙于工作很少過問孩子學習的感受,也很少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還有一些家長認為把教育寄托在學校和課外輔導機構就可以了,無需多對孩子的教育和發(fā)展情況進行關注。可以說這是教育觀念中的一種誤區(qū),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種畸形的教育。所以,家長要在注重經濟投入的同時,還要抽出時間陪孩子,給與孩子情感上的溝通和生活上的指導。在培養(yǎng)孩子的問題上,精力、時間、情感的投入不是金錢能夠替代的了得。
參考文獻:
[1]城市小學生家庭課外教育選擇行為特征——基于消費視角的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4).
[2]中國城市家庭教育成本研究評述[J].少年兒童研究,2011(02).
(作者單位:南京審計學院審計與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