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寅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使用的范圍也涉及各個領域。學校作為重要的宣傳教育基地,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越來越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為了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教師教學的能力,信息技術的普及是必需的。但是由于過度使用多媒體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的運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從而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本。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策略與方法,以為其形成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建議。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不重視信息技術的使用
對于部分老師來說,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填鴨式”的教學,主要靠講,靠手寫的狀態(tài),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死記硬背,而學生沒有自主發(fā)揮的權利,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越來越恐懼,學習越來越枯燥;教師也感覺教學越來越吃力。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們積極動腦的習慣養(yǎng)成,更沒辦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2.過度的依賴信息技術,缺乏師生的交流
和上部分截然相反,這種情況下的小學語文老師過度地依賴信息技術。在一些可以需要也可以不需要多媒體的地方,或者完全可以靠板面或是口頭講授語文知識的地方也使用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養(yǎng)成了對于圖像的依賴心理,形成了不積極思考的習慣。在這種教學方法下,老師也很難同學生交流,使得課堂氣氛比較壓抑,使學生在課堂上失去了自主的地位,減少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改善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 科學設計教學方案
對于很多小學學生,特別是很多男同學來說,語文學習是一門煩瑣的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非常豐富,信息量很大、涉及面非常廣,而且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不足,語文老師不可能一股腦地把知識全部授予他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抓住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充分發(fā)揮直觀的信息化教學,課堂上要形成教學內(nèi)容的互動。例如,小學語文教五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四單元第15課《落花生》這一段文字,教師通過網(wǎng)絡準備時,你可以先收集花生生長的圖片和視頻,各個階段的一些花生資料,并與文字的背誦相融合,為學生提供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學習興趣
語文學科作為基礎的課程,必須要求學生多在閱讀、表達上下功夫。信息技術的使用,正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知識信息,真正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例如,在語文《雷雨》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信息技術展示黑夜、道路畫面,進而展示雷雨、人物視頻資料,讓學生在欣賞后分小組自學。視頻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學習,深刻領悟課文內(nèi)容。
3.信息技術使課堂內(nèi)容更豐富
語文課文教學是通過給學生講授眾多的、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文,把更豐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他們,從而實現(xiàn)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老師應該通過開發(fā)與拓寬文本知識的方式在講授期間賦予學生相關知識。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和保障老師從更深層次賦予學生知識,并且能夠很好地連接起課堂與課外的知識,達到豐富課堂內(nèi)容的目的。
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一邊讓學生觀看有關《蘇州園林》課文內(nèi)容的視頻、圖片,一邊給學生講解《蘇州園林》這篇課文,達到能更為鮮明地展現(xiàn)出圍繞著假山池沼布設的樓臺亭閣以及周圍景色的特點的目的。通過設計者的一些新穎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課文所表達的東西。再舉個例子,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提供的便利下,通過展示給學生許多種類的云層圖,或者讓學生看自己拍攝的有關云層的不同視頻與照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或者視頻的同時,產(chǎn)生一些關于云和天氣關系的積極思考,從而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好《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在先進的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授課的語文課堂將會變得愈來愈有意思,也會進一步詮釋與升華語文文本。
4.靈活應用教學形式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之所以愿意學習,多數(shù)是由于學生自己感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是取決于自己的愛好。對于小學生而言,計算機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產(chǎn)物,有著太多的好奇。作為老師應該抓住這一點,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教學課件去吸引學生的眼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雖然現(xiàn)在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比較廣泛,但是老師還是要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學習中體現(xiàn)自己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通過科學化信息模式的建立,使整個教學內(nèi)容可以豐富地得以體現(xiàn),從而也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武威市涼州區(qū)西關小學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