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云
仙居縣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浙江 仙居 317300
六味地黃丸合加味逍遙丸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療效觀察
趙秀云
仙居縣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指導站,浙江 仙居 317300
目的:觀察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加味逍遙丸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10例患者隨機2組,對照組50例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60例應用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加味逍遙丸治療,觀察比較2組臨床效果及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變化情況。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6.7%,對照組為82.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雌二醇(E2)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血清促黃體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血清E2、LH、FSH水平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治療后對照組僅LH水平較治療前改善顯著(P<0.05)。結論:應用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加味逍遙丸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更年期綜合征;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丸
更年期是人體生理轉換的過渡時期,以女性最為明顯[1]。處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其體內雌激素水平通常偏低,自主平衡功能失調,可能出現(xiàn)失眠、心煩、畏冷、體痛、發(fā)熱、肢體麻木等癥狀,對其生活質量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2]。若不及時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可能影響中老年婦女的身體健康。為探討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有效方案,筆者應用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加味逍遙丸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共110例,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50例,均為女性;年齡41~56歲,平均(48.3±1.9)歲;病程1月~5年,平均(2.3±0.1)年;中醫(yī)證候分級:輕度18例,中度24例,重度8例。觀察組60例,均為女性;年齡40~54歲,平均(49.1±1.5)歲;病程2月~4年,平均(2.4±0.2)年;中醫(yī)證候分級:輕度16例;中度25例,重度9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中醫(yī)證候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相關標準擬定:①年齡40~60歲;②以潮熱出汗為主要癥狀,以失眠、眩暈、心悸、疲倦、煩躁、泌尿道感染、腰痛等為次要癥狀;③內分泌檢測提示雌二醇(E2)、雌酮(E1)水平降低明顯,促黃體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升高。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合并內分泌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或納入前3月內有服用激素者。
2.1 對照組 谷維素(成都市湔江制藥廠生產(chǎn))口服,每次10~20m g,每天3次;氯氮卓片(廣東南國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口服,每次10m g,每次3次。療程為3月。
2.2 觀察組 予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加味逍遙丸治療。六味地黃丸(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生產(chǎn))口服,每次8丸,每天3次;加味逍遙丸(南京同仁堂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口服,每次6 g,每天2次。療程為3月。
3.1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評價2組臨床療效;②于治療前后應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2組患者血清內E2、LH、FSH水平。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4.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擬定。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5;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明顯,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幅度為2/3;好轉:患者癥狀及體征顯著好轉,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幅度在1/3~2/3之間;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善,或有加重。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傆行视^察組為96.7%,對照組為82.0%,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3 2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變化比較 見表2。治療后觀察組血清E2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血清LH、FSH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血清E2、LH、FSH水平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對照組僅LH水平較治療前改善顯著(P<0.05)。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變化比較±s)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變化比較±s)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項 目 觀察組(n=60) 對照組(n=50)E2(pmol/L)FSH(U/L)LH(U/L)治療前138.03±128.20 80.44±32.08 74.11±35.18治療后179.19±107.55①②66.82±30.63①②58.22±25.86①②治療前138.11±130.60 81.33±29.55 76.34±36.06治療后139.19±100.33 78.32±28.43 69.21±26.15①
一般女性于40歲后,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導致雌激素不足,可能出現(xiàn)絕經(jīng)期前后不同的軀體及心理、精神癥狀反應[5]。相關資料研究顯示,當前全球范圍內超過50歲以上婦女數(shù)量處于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預期提示,截止到2030年,該類人群可能增加至12億,其中以中國最為顯著,約占10%[6]。有文獻提示,絕經(jīng)期婦女發(fā)生更年期綜合征的比例為85%,其中20%左右女性可能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癥狀表現(xiàn)[7]。
更年期綜合征屬中醫(yī)學絕經(jīng)前后諸癥的范疇。中醫(yī)學認為,腎虛是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致病誘因,同時情志不調、正虛致邪也是引起癥狀的相關原因,三者共同作用,密切聯(lián)系,作用于女性機體,進而產(chǎn)生陰陽失調,出現(xiàn)諸多證候反應,以煩躁、易怒、出汗為主[8]?!端貑枴分赋觯骸芭游迤哧柮髅}衰,發(fā)墮;六七三陽脈衰,面焦,發(fā)白;七七脈衰虛,地道不通,形壞無子?!碧崾靖昶诰C合征由腎虛引起,兼肝氣郁結、肝陰不足、脾陰損耗。故本病其本源于腎,其標在于心、脾、肝。治療宜疏肝解郁、滋陰補腎、健脾和胃等原則。六味地黃丸藥物成分由茯苓、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等構成,主治腎陰虧損、骨蒸潮熱,有滋陰補腎之功效。研究認為其可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抗疲勞、抗衰老的作用;還可明顯改善人體腎功能,糾正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9]。此外,也有相關文獻顯示,更年期綜合征女性服用六味地黃丸,可降低機體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促進鈣吸收,預防骨質疏松,可降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10]。
加味逍遙丸由白芍、當歸、柴胡、甘草、茯苓、梔子等組成,有健脾養(yǎng)血、疏肝清熱之功,主治肝脾不和、月經(jīng)不調、倦怠食少等。中醫(yī)藥理學研究證實,加味逍遙丸在調節(jié)人體內分泌,強化腸胃蠕動,保護機體肝臟功能等方面療效顯著,且可有效調節(jié)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11]。兩方合用,共奏滋陰補腎、健脾和營、疏肝解郁之功效,可改善機體循環(huán),糾正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減輕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達96.7%,且其血清雌激素水平改善,療效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對照組。同時也進一步證實,在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藥聯(lián)合治療方案,選用六味地黃丸合用加味逍遙丸,可有效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應用。
[1]王聯(lián)慶,江莉,張銳,等.調肝益腎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J].陜西中醫(yī),2011,32(3):308-309.
[2]劉洪,鄭桃曉,鄭小莉,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更年期綜合征88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2):47-4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7:3-4.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6.
[5]劉薔.左歸丸合酸棗仁湯治療圍絕經(jīng)期綜合征42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11):1453-1454.
[6]周浩,李愛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50例[J].河南中醫(yī),2011,31(5):523-524.
[7]汪晗,曹文新.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治療更年期綜合征200例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11,32(5):97-98.
[8]張穎,苗明三.常用補腎助陽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探討[J].中醫(yī)學報,2011,26(9):1084-1087.
[9]孟雪芬.中藥加體針治療更年期綜合征60例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7(7):607-608.
[10]于舒雁,劉會麗,苗明三,等.更年期綜合征的分子機制及中醫(yī)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特點[J].中醫(yī)學報,2012,27(3):338-340.
[11]吳梅艷,李平.六味地黃丸的藥理作用及臨床運用綜述[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9(9):1023-1025.
(責任編輯:馮天保)
R711.75
A
0256-7415(2015)06-0164-02
10.13457/j.cnki.jncm.2015.06.079
2014-11-18
趙秀云(1971-),女,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婦產(chǎn)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