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宗 張家庭 李泉水 李征毅 楊雪冰 周 鵬
乳腺超聲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超聲造影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的診斷價值
劉偉宗張家庭李泉水李征毅楊雪冰周鵬
目的 探討乳腺超聲影像學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超聲造影(CEUS)對乳腺腫塊診斷價值。方法 對80例患者(84個腫塊)分別進行乳腺普通超聲和CEUS檢查,分別應用BI-RADS分級診斷、CEUS診斷及二者聯(lián)合判斷腫塊的良惡性,并與病理檢查結果對照。比較二者單獨應用及聯(lián)合應用對乳腺良惡性腫塊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結果 84個腫塊中良性49個,CEUS以中等、均勻增強為主,邊緣較清楚,增強前后大小無變化,惡性腫塊35個,以不均勻高增強為主,邊緣不清,周圍可見扭曲的血管,增強后腫塊增大;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CEUS診斷乳腺腫塊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較二者單獨應用均有提高,其中準確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CEUS診斷可提高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準確率。
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 超聲造影 乳腺腫塊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女性乳腺腫塊發(fā)病率有增加趨勢,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高病死率給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早期診治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關鍵。美國放射學會于2003年出版了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I-RADS),其中乳腺超聲的分級標準使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更加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但該系統(tǒng)在臨床應用中對乳腺腫塊性質的判斷存在著一定的誤診率。超聲造影(CEUS)可良好顯示腫塊的血流灌注模式及新生血管,對乳腺腫塊性質的判斷具有重要價值[2]。本資料旨在探討B(tài)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超聲造影對乳腺腫塊良惡性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本院外科收治乳腺腫塊患者80例(84個腫塊),均為女性,年齡22~68歲,平均(38.9±9.6)歲。84個腫塊,位于乳腺內上、外上、內下、外下象限分別為18、22、16、27例,乳頭后方1例,腫塊直徑0.5~6.7cm,平均(2.3±1.4)cm,所有患者均行手術切除或微創(chuàng)旋切,經病理學明確診斷。
1.2儀器與方法 設備采用意大利百勝公司MyLabTwic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4~13MHz,首先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并對發(fā)現(xiàn)的84個腫塊按標準進行BI-RADS評分,將分級≥4b的腫塊診斷為惡性腫塊。然后對所有腫塊進行超聲造影檢查,造影劑采用意大利Brocca公司生產的聲諾維,將59mg凍干粉劑與0.9%氯化鈉溶液配成混懸液,人工震蕩搖勻,對腫塊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觀察并記錄病灶的大小、形態(tài)、位置邊緣及回聲特點,評價腫塊內血流分布情況,選擇血流最豐富的切面進行超聲造影檢查,經肘靜脈注射造影劑2.4ml,隨后注射0.9%氯化鈉溶液5ml,然后對腫塊動態(tài)灌注過程進行實時觀察,將彩色多普勒及超聲造影圖像存入工作站,根據(jù)病變特點進行良惡性判斷。超聲造影符合以下第1、2條或其中3條診斷為惡性腫塊[3]:(1)腫塊邊緣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2)腫塊周圍見粗大或扭曲的血管進入。(3)病灶增強幅度高于周圍組織。(4)腫塊內見充盈缺損區(qū)。(5)腫塊呈增強不均勻。(6)增強后直徑<1.7cm腫塊增大>0.3cm,≥1.7cm腫塊增大>0.4cm。將BI-RADS和超聲造影任何一項診斷為惡性即為二者聯(lián)合診斷為惡性。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病理檢查結果 全部84個腫塊中良性49個,包括纖維腺瘤37個、導管內乳頭狀瘤4個、乳腺增生癥6個、乳腺慢性肉芽腫2個。惡性35個,包括浸潤性導管癌27個、導管內癌4個、浸潤性小葉癌2個、黏液腺癌1個和濕疹樣癌1個。
2.2乳腺良惡性腫塊超聲造影表現(xiàn) 84個腫塊均有不同程度增強,良性腫塊以中等程度增強為主,均勻增強39例,呈點、線狀或結節(jié)狀增強10個,44個邊緣清楚、光滑,49個腫塊直徑增強前后無變化。惡性腫塊以均勻或不均勻高增強為主,29個邊緣不清楚、周邊可見放射狀增強,見扭曲的血管影,18例增強后腫塊直徑較前增大。從造影后的時間-強度曲線分析,惡性腫塊增強開始時間、達峰時間均早于良性腫塊,峰值強度大于良性結節(ji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乳腺良性和惡性腫塊超聲造影參數(shù)比較(x±s)
2.3不同方法對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價值 BIRADS分級診斷與CEUS診斷乳腺腫塊的良惡性情況見表2。兩種方法診斷乳腺腫塊良惡性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I-RADS評分聯(lián)合CEUS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較二者單獨診斷均有提高,其中準確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組共49個良性腫塊,BI-RADS分級診斷及CEUS診斷分別對35個和40個做出正確判斷,二者聯(lián)合對46個做出了正確判斷,3個誤診腫塊中有2個為慢性肉芽腫,1個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本組35個惡性腫塊,BI-RADS分級準確診斷31個、CEUS對28個腫塊做出準確診斷,二者聯(lián)合后準確診斷個數(shù)達33個。
表2 不同方法診斷乳腺腫塊良惡性情況(個)
超聲檢查對于乳腺腫塊的鑒別診斷價值已得到充分肯定[4],尤其BI-RADS作為超聲診斷質量的控制手段,對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超聲診斷制定了詳細的分級標準,并對乳腺病變聲像學表現(xiàn)提供了規(guī)范的描述術語,并根據(jù)聲像學表現(xiàn)進行較為準確的分級,為臨床醫(yī)師判斷病變的性質并作出合理的診治選擇提供了幫助。但乳腺病變的超聲表現(xiàn)多樣,部分良惡性病變的超聲表現(xiàn)亦存在重疊,并且在評估分級中也可能存在著個體差異,單純依據(jù)BI-RADS分級診斷來判斷乳腺腫塊的良惡性存在著一定的誤診率[5]。CEUS是近年發(fā)展起來并逐漸走向成熟的一種超聲檢查方法,超聲造影劑與傳統(tǒng)超聲的結合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準確性,在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識別肝、腎、胰腺、卵巢、前列腺等器官腫塊的良惡性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盡管CEUS對于乳腺腫塊的診斷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但本資料通過CEUS的時間-強度曲線獲得的增強開始時間、達峰時間、峰值強度良惡性乳腺腫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CEUS參數(shù)對于乳腺腫塊的良惡性判斷具有重要價值。
本資料結果顯示CEUS與BI-RADS分級診斷兩種方法對于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價值差異不大,但二者聯(lián)合應用對于乳腺良惡性腫塊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較二者單獨應用均有提高,其中準確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組3個誤診的良性腫塊中有2個為慢性肉芽腫,1個為導管內乳頭狀瘤,這三個病灶的聲學表現(xiàn)具有與乳腺惡性腫瘤相似的特點,密切結合病史可繼續(xù)提高診斷準確率。本資料聯(lián)合檢測將2例惡性腫塊誤診為良性,與其腫塊體積較小,血液供應較少有關,對于這類病灶應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CEUS診斷對乳腺腫塊診斷的特異度提高了12.3%,準確度提高了13.0%,既減少了良性腫塊的不必要活檢,亦可使一些惡性腫塊早期得到診斷和治療,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BI-RADS分級診斷聯(lián)合CEUS診斷可提高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準確率,為乳腺病變的進一步診治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依據(jù)。
1 Jemal A,Siegel R,Xu J,et al. Cancer statistics,2010. Cancer J Clin,2010,60(5):277~300.
2 栗翠英,林紅軍,葉新華,等.超聲造影聯(lián)合常規(guī)超聲檢查在乳腺病變(BI-RADS 3-5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9):1256~1260.
3 張亦青,徐棟,汪琴娟,等.乳腺超聲BI-RADS評分系統(tǒng)結合超聲造影對乳腺腫塊良惡性判斷的價值. 腫瘤學雜志,2014,20(2):148~150.
4 Du WH,Liu LJ,W Hui,et al.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al-tim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tumor.Cell Biochem Biophys,2012,63(2):117~120.
5 賴興建,朱慶莉,姜玉新,等.乳腺病變超聲乳腺影像報告和數(shù)據(jù)系統(tǒng)(BI-RADS)診斷一致性的評估.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8):701~704.
518039 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