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冬梅
70歲以上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方案選擇及療效分析
崔冬梅
目的 探討年齡>70歲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方法 選取116例年齡>70歲晚期肺癌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化療組及對癥治療組,以2個月為觀察周期,回顧性分析及比較兩組不同參數(shù)。結(jié)論 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小劑量化療,總有效率達45.9%,明顯優(yōu)于對癥治療組。進一步證明了小細胞肺癌有效率優(yōu)于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 化療 對癥治療
近年來,我國肺癌病死率呈急劇上升趨勢,居惡性腫瘤第一位。另外調(diào)查顯示,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xiàn)加速發(fā)展態(tài)勢,到2030年,中國>65歲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到2050年,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1]。因此老年肺癌患者會逐年增加,針對這一人群的治療問題將會日益凸顯。為探討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治療方案選擇及療效分析,本資料對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年齡>70歲晚期肺癌患者選擇不同治療方案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116例晚期肺癌患者中男78例,女38例;年齡70~88歲,平均年齡(75.68±4.31)歲。腺癌40例,鱗癌30例,小細胞肺癌26例,其他類型6例,未能分型14例。根據(jù)TNM分期標準,Ⅲ期40例,Ⅳ期76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jīng)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均為晚期肺癌確診病例,KPS評分均>60分,預(yù)計生存期>3個月,各項檢查治療符合化療要求。排除標準:有嚴重藥物過敏史及心腦血管疾病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肝腎功能異常者。根據(jù)選擇治療方案不同,74例為化療組,42例為對癥治療組。
1.2方法 檢查方法:化療前常規(guī)行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熃M每個療程結(jié)束后復查X線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或B超檢查評價化療療效。對癥治療組每個月復查X線胸片、胸部CT、磁共振或B超檢查評價病情進展情況?;熃M: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給予吉西他濱單藥化療[標準劑量1000mg/(m2·d),第1、8、15、28天重復[2]],單藥紫杉醇化療[標準劑量150mg/m2,第1、21天重復)或者單藥長春瑞濱(標準劑量25mg/(m2·d),第1、8、15、28天重復],小細胞癌患者給予EP方案化療[劑量依托泊苷80mg/(m2·d),第1~5天,順鉑20mg/(m2·d),第1~5天,21d重復],為避免嚴重化療反應(yīng),均按照標準劑量85%藥量化療?;熤芷跒?個療程。對癥治療組:患者給予對癥抗炎、止咳、平喘,合并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者,引流積液減輕癥狀。
1.3評價標準 根據(jù)WHO實體瘤療效判斷標準,可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CR+PR為有效,SD+PD為無效。治療結(jié)束后4周評價療效。毒副反應(yīng)評價參照WHO毒性評價標準,分為0~Ⅳ。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種治療方案有效率比較 兩種治療方案有效率比較,化療組共74例,其中1例病理未分型,1例腺癌患者未完成化療,僅評估72例,總有效率為47.2%,而對癥治療組為2.4%,提示化療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癥治療組(χ2=25.070,P<0.05)。
2.2不同病理類型化療有效率比較 化療組74例,去除病理未分型者3例,其中非小細胞癌患者51例,1例腺癌患者未完成化療,遂評估非小細胞癌患者50例,小細胞癌患者20例,均完成化療,非小細胞肺癌組化療有效率為36%,小細胞肺癌組化療有效率為80%,提示小細胞肺癌化療敏感性高于非小細胞肺癌(χ2=11.072,P=0.001<0.05)?;熃M中共包括鱗癌患者21例,腺癌患者30例,其中1例因故未完成化療,遂評估腺癌患者29例。鱗癌患者化療有效率為33.3%,腺癌患者為3.45%,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39,P=0.126>0.05)。
2.3不同病理類型化療方案毒性反應(yīng)比較 根據(jù)不同化療方案毒性反應(yīng)比較結(jié)果,單藥吉西他濱腹痛、便秘、皮疹、脫發(fā)、肌痛、眩暈乏力顯著低于單藥紫杉醇及單藥長春瑞濱,小細胞肺癌患者因聯(lián)合應(yīng)用順鉑,胃腸道反應(yīng)及骨髓抑制較單藥為重[1]。見表1。
表1 不同病理類型化療方案毒性反應(yīng)比較(n)
肺癌患者中>50%確診年齡>65歲,30%的患者年齡>70歲,且70%的患者在確診時處于局部晚期或已有轉(zhuǎn)移[2,3]。但目前國內(nèi)外進行的臨床試驗通常將年齡>70歲的患者排除在外。相對于年輕人,此人群體力下降,常合并多種慢性疾病,骨髓儲備差,因此采用何種治療方案已成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wù)。
本文針對年齡>70歲的晚期肺癌患者,探討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評估,認為KPS評分>60分,預(yù)計生存期>3個月,各項檢查治療符合化療要求患者采用靜脈化療比單純對癥治療能使患者獲益,且稍低劑量(本資料采用標準劑量85%)化療,可減低化療毒副反應(yīng),增加患者耐受性。其中小細胞肺癌患者獲益優(yōu)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達到更高的有效率。含順鉑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已經(jīng)證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生存期,但順鉑的毒副反應(yīng)限制了老年患者的應(yīng)用,Gridelli等在一項Ⅲ期研究中觀察到使用健擇單藥的233例>70歲患者的有效率為17.3%,中位生存時間為6.5個月[4]。意大利老年人肺癌NVB研究組曾經(jīng)做過與對癥支持治療的對比研究,單藥長春瑞濱有效率20%,中位生存期7個月和1年生存率32%,其生存質(zhì)量優(yōu)于支持治療[5]。本文選取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選擇單藥(不含順鉑)小劑量化療方案,結(jié)果顯示,吉西他濱方案有效率20%,紫杉醇方案有效率57.6%,長春瑞濱20%,因此小劑量單藥化療不僅能減輕患者化療反應(yīng),增加耐受性,也能取得較好有效率。
1 蔡昭.吉西他濱聯(lián)合奈達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應(yīng)用.中外醫(yī)療,2013,32(31):109~110.
2 Gridelli C,Perrone F,Monfardini S.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Eur J Cancer,1997,33(33):2313~2314.
3 Owonikoko TK,Raging CC,Belani CP,et al.Lung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an analysis of the surw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database.J Clin Oncol,2007,25(35):5570~5577.
4 Gridelli C,Perrone F,Cigolari S,et al.The MILES(Multicenter Italian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Study)phase Ⅲ trial:Gemcitabine+vinorelbine vs vinorelbine and vs gemcitabine in elderly advanced NSCLC patients(abstract 1230).Proc Am Soc Clin Oncol,2001,20:308a.
5 The Elderly Lung Cancer Vinorelbine Italian Study Group.Effects of vinorelbin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l Cancer Inst,1999,91(1):66~72.
101200 北京市平谷區(qū)醫(yī)院腫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