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廷 王正昕★
前列地爾對肝移植受者術后腎功能的影響
鄭玉廷王正昕★
目的 觀察前列地爾對肝移植受者術后腎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經典原位肝移植術的49例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前列地爾組和多巴胺組。術后25例接受前列地爾治療(前列地爾組),24例接受多巴胺+普魯卡因治療(多巴胺組),兩組受者術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于肝移植手術前后觀察受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量等指標。結果 兩組術后72h血肌酐、尿素氮、尿量較術前均明顯升高(P<0.05),但前列地爾組的血尿素氮明顯低于多巴胺組,而尿量多于多巴胺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前列地爾對肝移植受者術后腎功能保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前列地爾 肝移植 腎功能 多巴胺
肝移植是多種終末期肝病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受者術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門靜脈高壓及水電解質紊亂,肝移植手術中面臨多重打擊,術后易出現腎功能不全。前列地爾常用于慢性動脈閉塞癥、移植后抗血栓形成及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等疾病治療,對其在肝移植術后腎功能的影響鮮有報道[1]。作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對比觀察前列地爾和多巴胺在改善肝移植受者腎功能中發(fā)現其保護作用,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至本院肝移植中心接受經典原位肝移植術的49例受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前列地爾組和多巴胺組。前列地爾組25例,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齡(45.0±8.1)歲。原發(fā)病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癌6例。Child-Pugh分級為B級者15例,C級者10例。多巴胺組24例,其中男20例,女4例;平均年齡(48.0±8.7)歲。原發(fā)病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7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癌7例。Child-Pugh分級為B級者16例,C級者8例。兩組受者術前腎功能正常,前列地爾組移植前血肌酐為(63.1±38.2) μmol/L,血尿素氮為(6.4±4.7)mmol/L;多巴胺組移植前血肌酐為(64.3±36.7) μmol/L,血尿素氮為(6.1±3.9)mmol/L。所有受者在本觀察期間排除肝腎綜合征、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及自發(fā)性腹膜炎。除應用他克莫司以外,臨床未應用腎毒性藥物或敏感藥物(環(huán)加氧酶-2抑制劑、非甾體類消炎藥等)。雙腎排除腎實質性病變及尿路梗阻,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及心臟病患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采取靜脈+吸入復合麻醉,采用經典原位肝移植術式。全部病例均未采用體外靜脈-靜脈轉流技術,無手術相關的技術性并發(fā)癥,術后均采用巴利昔單抗+他克莫司(Tac)+嗎替麥考酚脂+糖皮質激素四聯免疫抑制劑預防排斥反應,口服恩替卡韋預防乙型肝炎復發(fā),并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列地爾組術后立即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10μg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使用3 d。多巴胺組術后立即給予多巴胺40mg+普魯卡因0.5 g,4 ml/h持續(xù)泵入,2次/d,連續(xù)使用3d。兩組在用藥期間常規(guī)應用10%人血白蛋白10g,靜脈滴注,1次/6h。
1.3監(jiān)測指標 (1)一般情況:分別記錄兩組術中出血量、血制品輸入量和無肝期時間;(2)腎功能指標及尿量監(jiān)測:分別觀察兩組手術前1d和術后3d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量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一般情況 在年齡、性別構成比、原發(fā)疾病、腎功能指標以及Child-Pugh分級等方面兩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前列地爾組和多巴胺組的無肝期時間分別為(41±9)min和(42±10)min,術中尿量分別為(1780±725)ml和(1677±694)ml,術中出血量分別為(2560±1100)ml和(2620±1230)ml。兩組總出入量以及血制品輸入量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手術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量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量的變化(x±s)
2.3兩組手術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量動態(tài)變化 兩組術后至72h尿量均逐漸增加。血肌酐和尿素氮在術后72h內先緩慢升高而后下降,多巴胺組術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在術后72h未見明顯下降,后續(xù)監(jiān)測第4天開始下降。
肝移植受者術后因在術前腎功能不全、術中失血、術后感染、腎毒性藥物的應用等多種危險因素影響下較易出現腎功能損傷,導致恢復時間延長,并且可能加重感染、移植物急性排斥反應及透析風險,最終影響受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2]。如何減少多種危險因素、制定合理的臨床診療方案,促進腎功能恢復和降低受者腎功能損傷的風險,是改善肝移植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認為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和抑制炎癥反應是保護移植后腎功能的關鍵。多巴胺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體,通過與體內多巴胺受體的結合發(fā)揮作用。在其低濃度時[10μg/(kg·min)]可舒張腎血管,使腎血流量增加從而降低腎臟的缺血缺氧損傷。雖然已有較多的研究證明前列地爾對急慢性腎功能損傷具有保護作用[3,4],但其對肝移植術后腎功能的影響卻鮮有報道。本資料中受者術前腎功能均正常,兩組的腎功能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72h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尿量均較術前明顯增高,但前列地爾組的血尿素氮升高明顯低于多巴胺組,而尿量多于多巴胺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作者認為前列地爾對腎臟具有以下保護作用:前列地爾可通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cAMP升高,舒張腎動脈,增加腎臟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從而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前列地爾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防止腎血管內血栓形成;穩(wěn)定肝細胞膜和溶酶體膜,通過抑制、清除肝內免疫復合物,減輕肝炎病毒所致的免疫損傷,對防治移植后原發(fā)性移植物無功能有一定療效[5]。
1 汪慧蘭,侯光華,胡啟江,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分析.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43(11):1287~1289.
2 Pham PT,Pham PC,Wilkinson AH. Management of renal dysfunction in the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 Curr Opin Organ Transplant,2009,14(3):231~239.
3 唐國傳,唐尚偉,黃永發(fā).前列地爾聯合甘露醇及呋塞米序貫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401~402.
4 李振華.前列地爾聯合持續(xù)性血液凈化對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療效影響.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1,9(6):27~29.
5 Muntan J,Montero JL,Lozano JM,et al.TNF-alpha but not IL-1 alpha is correlated with PGE1-dependent protection against acute D-galactosamine-induced liver injury.Can J Gastroenterol,2000,14(3):175~18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270551)
200003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征醫(yī)院肝移植科*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