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敏,張利敏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河南 濮陽 457000)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應用
趙素敏,張利敏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河南濮陽457000)
目的 分析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2例,按照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干預組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舒適度、滿意度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舒適度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以及舒適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7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糖尿病低血糖;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臨床應用
糖尿病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者絕對不足導致的血糖升高的內分泌代謝疾病,近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嚴重疾?。?]。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fā)癥常常會累及患者的多個器官,因此有較高的致殘率、致死率,給患者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很大的負擔[2]。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2例,對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的護理情況?,F(xiàn)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雙盲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6例。干預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60~77歲,平均年齡(57.4±5.5)歲;病程1.8~6.1年。干預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60~77歲,平均年齡(57.4±5.5)歲;病程1.8~6.1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各方面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患者入院后需嚴格控制患者血糖,并采用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抗凝溶栓、營養(yǎng)支持等綜合措施,糾正患者慢性并發(fā)癥,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在合理范圍內。
1.2.2干預組
1.2.2.1心理護理
糖尿病患者需終身治療,故容易產生恐懼、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心理負擔過重對患者的治療非常不利,且易降低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影響患者內分泌。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溝通,盡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2.2.2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應該掌握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等,了解患者是否飲酒、吸煙、飲食、運動,并且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將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編制成小冊子分發(fā)給每一位患者,確保人手一冊。其次,護理人員可多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治療以及轉歸等相關知識,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
1.2.2.3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飲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以及高淀粉食物。
1.2.2.4用藥指導
糖尿病患者必須長期堅持用藥治療,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科學、合理用藥,使患者了解升糖藥物的藥理作用、禁忌癥、適應癥、不良反應等情況,有效提高藥物治療的有效性。
1.2.2.5運動指導
運動指導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項基礎護理措施,加強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指導,有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調節(jié)患者的機體代謝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進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胰島素治療患者應該盡量在餐后進行運動,但需注意,運動前應進行相關的檢查。
1.3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血糖水平相對于治療前有所改善,低血糖發(fā)生事件有所降低。無效:患者血糖水平并沒有很大變化。惡化:患者血糖水平紊亂,低血糖事件發(fā)生率明顯升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適度、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舒適度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干預組患者治療后滿意度以及舒適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適度以及滿意度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適度以及滿意度對比(±s,分)
指標 干預組(n=36) 對照組(n=36)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舒適度 4.53±2.37 7.48±2.83 4.57±2.41 5.17±1.74滿意度 4.43±2.01 7.29±2.81 4.43±2.10 5.01±1.73
2.2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72.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糖尿病在中醫(yī)領域中也被稱為“消渴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形體消瘦、多尿、多食、多飲等,當前并無徹底根治的方法,必須長期用藥治療、調理,但是長期用藥治療會給患者造成很大副作用,且容易發(fā)生體重增加、低血糖、心血管等并發(fā)癥,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是一個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治療過程,因此,可采取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治療,只有糖尿病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不斷提高治療依從性,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3]。本次研究表明,干預組患者在中西醫(yī)治療過程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治療后滿意度、舒適度明顯提高(P<0.05),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4]?;颊咂綍r飲食不規(guī)律、進餐時間延遲、胰島素絕對過多或相對過多等都有可能會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因此有必要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本組干預組患者采用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用藥指導等一系列護理干預措施出發(fā),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個人實際情況,把患者的日常行為和保健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患者更容易理解、接受,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1] 黃琦玉. 綜合護理對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2):116-117.
[2] 魏茫茫.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5):859-860.
[3] 鐘 萍,余 華,張澤菊.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4,10(9):4.
[4] 敬仁芝.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觀察和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1,32(1):32-33.
本文編輯:徐 陌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16.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