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波,彭宏偉
(1.遼寧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遼寧遼陽111000;2.遼寧省畜牧業(yè)經濟管理站,遼寧沈陽110032)
遼寧絨山羊羔羊生產情況調查研究與建議
孫亞波1,彭宏偉2
(1.遼寧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遼寧遼陽111000;2.遼寧省畜牧業(yè)經濟管理站,遼寧沈陽110032)
本次調研與2014年7~8月在遼寧省東部山區(qū)的7個縣開展,采用實地調研和電話問卷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共獲得調研問卷38份。調研內容圍繞母羊繁殖及羔羊生產情況,開展了遼寧絨山羊養(yǎng)殖規(guī)模、羊群結構、母羊繁殖效率情況、產羔及羔羊生長情況、羔羊哺乳及采食情況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數(shù)據(jù)。調研分析獲得結論為:①引起妊娠母羊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外力頂撞;②在被調研38家羊場中,2014年春季平均產羔率為115.39%,產多羔(兩羔及以上)率為21.36%;③羔羊死亡主要原因為腹瀉,發(fā)生在出生后第一個月內;④產羔母羊無奶或缺奶比例較高,主要原因是母羊體況差和產多羔。因此建議:①加強妊娠母羊管理,防止頂撞;②為增加產羔數(shù),需注意選擇產雙羔的親本作為種用;③加強羔羊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的關林,要特別防控腹瀉;④改善繁殖母羊體況,采取代乳或集中哺喂代乳粉的方式解決羔羊缺奶問題。
遼寧絨山羊;羔羊;調查研究
遼寧絨山羊是優(yōu)秀的地方畜禽品種資源,更是聞名全國的“中華國寶”。其生產性能優(yōu)越,遺傳性能穩(wěn)定,但是遼寧絨山羊繁殖性能不高,產雙羔率和多羔率較低,羔羊的培育情況直接關系到絨山羊產業(yè)的效益,為掌握全省遼寧絨山羊羔羊生產和培育現(xiàn)狀,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擬進行本次調研。
本次調研于2014年7~8月開展,在遼寧省東部山區(qū)7個縣市進行,分別是在桓仁縣、岫巖縣、寬甸縣、新賓縣、本溪縣、蓋州市、遼陽市隨機抽樣。
在桓仁縣、本溪縣、岫巖縣、蓋州市和遼陽縣采用實地調研的方法,在寬甸縣和新賓縣采用電話問卷調研法進行。
本次調研重點在東部山區(qū)9個市縣抽樣調查了38個養(yǎng)殖場(戶),調研絨山羊羔羊生產培育情況。通過對各地區(qū)絨山羊飼養(yǎng)場規(guī)模、母羊產羔情況、初生羔羊健康情況、母羊泌乳狀況、羔羊成活情況、泌乳母羊和羔羊飼料供給情況等的全面調研,摸清羔羊從孕育到斷奶全過程的生產現(xiàn)狀,分析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建議方案。
3.1 參與調查的羊場基本情況本次調研的38個養(yǎng)殖場(戶)中,養(yǎng)殖規(guī)模如表1。在1 000只以上的有3家,占調查總量的7.9%;500~1 000只的有4家,占調查總量的10.5%;300~500只的有12家,占調查總量的31.6%;100~300只的有15家,占調查總量的39.5%;100只以下的有4家,占調查總量的10.5%。
表1 羊場規(guī)模Table1 Raising scale of 38 farms
本次調研羊場規(guī)模如圖1。從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飼養(yǎng)規(guī)模在100~500只的羊場數(shù)量較多,共占參與調研總數(shù)的64.87%,而規(guī)模在1 500只以上和100只以下的羊場則較少,共占調查總量的13.52%。
圖1 參加調研羊場規(guī)模分布Fig.1 Raising scale of 38 farms
3.2 參與調查羊場的羊群結構在參與調查的38家養(yǎng)殖場中,全部飼養(yǎng)有種公羊和成年母羊,有19家養(yǎng)殖了羯羊(或淘汰羊),有24家羊場飼養(yǎng)了育成公羊,有27家養(yǎng)殖了育成母羊,有37家飼養(yǎng)自繁的羔羊。在所有參與調研的養(yǎng)殖場中,養(yǎng)殖各類羊的數(shù)據(jù)如表2。
表2 羊群結構Table2 Herd structure of 38 farms
總體的羊群結構如圖2所示。
在參與調研的38家羊場中,共飼養(yǎng)絨山羊16 689只,其中種公羊421只,占總羊數(shù)的2.52%;成母羊7 429只,占總羊數(shù)的44.51%;羯羊1 670只,占總羊數(shù)的10.01%;育成公羊841只,占總羊數(shù)的5.04%;育成母羊1 834只,占總羊數(shù)的10.99%;羔羊4 494只,占總羊數(shù)的26.93%。在羔羊中,公羔羊有2 067只,占羔羊總數(shù)的45.99%;母羔總數(shù)為2 326只,占羔羊總數(shù)的51.76%。
圖2 參加調研羊場的羊群結構Fig.2 Herd structure of 38 farms
3.3 母羊繁殖效率情況對參與調查的38家羊場進行了母羊繁殖情況調研如表3。
統(tǒng)計獲得上一年秋季配種母羊數(shù)為4 819只;平均配種率未96.05%;其中有18家羊場發(fā)生了母羊流產現(xiàn)象,占總羊場數(shù)的47.37%。在對以上18家羊場進行流產原因調查時,發(fā)現(xiàn)引起母羊流產的原因主要是外力頂撞,占所有原因的52.78%;母羊驚嚇和飲用冰碴水造成流產各占8.33%;母羊打疫苗和采食農藥殘留的飼料引起流產各占1.11%;由于未清除霉變飼料而誤食引起母羊流產占0.56;未知明確原因而流產的占27.78%。經過對養(yǎng)殖場(戶)詳細詢問發(fā)現(xiàn),未知原因的流產中主要也可能是頂撞。因此在妊娠母羊的管理中,將妊娠母羊與其他羊隔離以防止頂撞是減少母羊流產的有效措施。
表3 母羊繁殖情況Table3 Reproductive situation of ewes
在參與調研的38家羊場中,共有舍飼和半舍飼生產方式各16家,放牧生產方式6家。如表4,而在發(fā)生流產的17家羊場中,有9家是舍飼生產方式,6家是半舍飼生產方式,3家是放牧生產方式,各自分別占該類型生產方式總數(shù)的56.25%、37.50%、50.00%,直觀圖如圖3。從以上數(shù)據(jù)看,全舍飼和放牧生產方式的母羊流產概率均高于半舍飼,也就是說半舍飼對妊娠母羊避免流產更具有優(yōu)勢。
表4 三類生產方式流產情況Table4 Abortion situation of ewes in 3 kinds of farms
圖3 三類生產方式流產羊場占比示意圖Fig.3 Comparing of abortion rate in 3 kinds of farms
3.3 產羔及羔羊生長情況在被調研38家羊場中,2014年春季(3月初~5月末)共產羔羊6 004只,其中產下死羔166只,產活羔中公羔為2 796只,母羔3042只,分別占比為46.57%和50.67%。平均產羔率為115.39%,產活羔率為96.28%。在本次產羔率的統(tǒng)計中,是以各場產羔數(shù)與實際妊娠母羊數(shù)作比得到的百分率,而并非是以實際產羔數(shù)與表3中上一年秋季配母羊數(shù)作比獲得的,因為有些養(yǎng)殖場在秋季配種后又有購入妊娠母羊的,因此在2014年春季待產母羊為5 207只。在有些羊場中產雙羔的母羊較多,本次調研發(fā)現(xiàn)母羊產雙羔率達到了20.98%,產多羔(三羔及以上)率為0.38%。產雙羔率較大的羊場一般是在選留母羊時特別注意選擇父母是雙羔的個體,而多羔一般是指產三羔,在本次調研中沒有產四個以上羔羊的。
表5 產羔情況Table5 Lambing situation of ewes
羔羊生長的第一個月是決定羔羊后續(xù)生產性能的關鍵時期,因此本次調研特別調查了羔羊在出生后1個月內的生產及健康狀況。如表6,在被調研的38家羊場中,出生后活羔共5 838只,在之后的一個月內共死亡羔羊444只;其中死亡公羔235只;死亡母羔209只;到滿1個月時羔羊的成活率為89.84%;羔羊的死亡平均日齡為16.91日。通過的死亡羔羊死因調查,發(fā)現(xiàn)死因按占比高低依次為腹瀉、早產引起的羔羊體質差、缺奶、凍死和擠壓、感冒、口瘡、藥物或疫苗、呼吸道疾病、母羊酸中毒和未知原因。在所有死因中腹瀉為引起羔羊死亡的最大原因,占比達到了49.85%;早產引起的體質發(fā)育差為第二大死因,占比為18.53%;缺奶和凍死擠壓分別占比7.21%和6.76%;其他死因占比均小于5%。因此羔羊在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內,由腹瀉、早產體質差、缺奶和寒冷擠壓引起羔羊死亡的比例高達82.35%,如圖4所示,因此要提高羔羊在第一個月內的成活比率,嚴格控制以上4個因素即可極大降低羔羊死亡率。
表6 月內羔羊生長成活情況Table6 Growth and health of Lambs
圖4 出生后第一個月死亡原因分析Fig.4 Analysis reasons on death of lambs in 1stmonth
3.4 羔羊哺乳及采食情況在所有產羔母羊中,無奶或缺奶母羊占5.03%,原因按照占比由高到低依次為雙羔或多羔、母羊體質差、母羊年齡大、母羊營養(yǎng)不足、后備母羊發(fā)育不足和產羔過頻,其中因產雙羔或多羔而缺奶占所有原因的38.71%,母羊體質差占26.61%,母羊年齡大、營養(yǎng)不足和發(fā)育不足分別占12.1%、10.32%和9.03;因產羔過頻僅占3.23%,如圖5。在生產中可以通過對配種母羊的選配改善母羊基礎情況來減少無奶或缺奶的發(fā)生,對于產多羔母羊可以采取代乳解決,而產羔過頻通過合理安排生產周期完全可以克服。
對于無奶或缺奶的羔羊,經常采取五種哺喂方式(如表7),其中喂純牛奶是最常采取的,其次是用奶山羊代乳和沖奶粉喂,其他兩種方式使用不多。在缺奶羔羊按以上方式哺喂后,有11.15%的羔羊發(fā)生了腹瀉,一般平均發(fā)生在哺喂后的3.57 d,持續(xù)3.25 d,此時的腹瀉死亡率為5.78%。
表7 羔羊哺乳情況Table7 Suckling and intake feed of Lambs
圖5 母羊無奶或缺奶原因分析Fig.5 Analysis reasons on lacking-milk of ewes
羔羊培育的最后一個關鍵時期就是斷奶,如表8所示,在被調查的38家羊場中,平均斷奶日齡為93.66日,平均斷奶體重為15.70 kg,在羔羊斷奶過程中有0.29%的羔羊不同程度上發(fā)生了生長受阻和疾病,斷奶成活率為97.92%。在羔羊斷奶后有羔羊使用的精飼料主要有成品羔羊顆粒、玉米小碴、豆粕、大豆皮和豆腐碴等,其中成品羔羊顆粒是首選,占了41.20%,而前三者被使用的概率總和為95.07%,如圖6所示。這表明養(yǎng)羊產生實際中主要飼喂斷奶羔羊一般選用前三者,像豆腐碴這樣的非常規(guī)飼料使用很少,只有當該原料在當?shù)靥貏e豐富時才使用。
表8 羔羊斷奶情況Table8 Ablactating and raising of Lambs
4.1 結論本次對遼寧東部山區(qū)7個縣市的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遼寧省遼寧絨山羊羔羊生產中有以下4個特點。
4.1.1 引起妊娠母羊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外力頂撞,占所有原因的52.78%
4.1.2 在被調研38家羊場中,2014年春季(3月初~5月末)平均產羔率為115.39%,母羊產雙羔率達到了20.98%,產多羔(三羔及以上)率為0.38%。
4.1.3 羔羊出生后第1個月死亡率為10.16%,在所有死因中腹瀉為引起羔羊死亡,占比達到了49.85%。
4.1.4 在所有產羔母羊中,無奶或缺奶母羊占5.03%,其中因產雙羔或多羔而缺奶占所有原因的38.71%,母羊體質差占26.61%。
圖6 斷奶羔羊精料使用概率Fig.6 Rate of using concentrate in weaning lambs
4.2 建議
4.2.1 在妊娠母羊的管理中,將妊娠母羊與其他羊隔離以防止頂撞是減少母羊流產的有效措施。
4.2.2 為增加產羔數(shù),羊場需要根據(jù)產羔記錄注意選擇父母是雙羔的母羊個體作為育成母羊以備后續(xù)種用。
4.2.3 羔羊在出生后的第1個月內,要特別控制住腹瀉以保證羔羊成活率。
4.2.4 在生產中通過對配種母羊的選配改善母羊體質的基礎情況,以減少無奶或缺奶的發(fā)生;對于多羔母羊可以采取代乳方式解決羔羊哺喂問題。
Investig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situations of liaoning cashmere lambs-cultivation
Sun Yabo1,Peng Hongwei2
(1.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of Liaoning province,LiaoningLiaoyang111000; 2.Liaoning Province Management St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LiaoningShenyang110032)
Thirty-eight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bout Liaoning cashmere lambs-cultivation during July and August in east-mountainous area of Liaoning province.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investigated ewes reproduction and lambs-cultivation of Liaoning cashmere,and contents include raising scale,herd structure,ewes reproductive efficiency,growth and intake of lambs.The conclusion of this investigation were∶①Main reason of abortion was impacted.②the average lambing rates was 115.39%,and multi-lambing rates was 21.36%in 2014.③Main reason of death of lambs was diarrhea appearing in the 1st month.④5.03%ewes lack milk and the main reasons were the poor constitution and multi-lambs.Suggestions∶①Management of ewes in gestation should been improved.②Breed ewes containing multi-lambs performance should been chosen.③Management of lambs in 1st month should been improved to prevent diarrhea.④Ewes constitution should been improved, and the lambs could been feed milk congregately.
Liaoning cashmere goat;Lambs;Investigation and study
S827
A
1672-9692(2015)03-0022-08
2015-01-18
孫亞波(1978-),女,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反芻動物營養(yǎng)以及飼料加工利用。
本研究由國家絨毛產業(yè)技術體系飼養(yǎng)管理崗位科學家(CARS-40-15)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