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軍
【摘 要】在語文課堂中提問,是一種應答式教學方法,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能應答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認為語文教學藝術除了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材之外,要使教學真正成為藝術,還得研究學生。本文以甘肅省靈臺縣朝那中心小學學生為對象,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答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經過分析,從學生的角度,探討了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這些策略包括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體實施的辦法和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技巧;應答式教學
一、留給學生更多的交流空間
語文教學藝術來自執(zhí)教者對所教內容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大到一本語文書,小到一個例子、一道習題,一句話,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則就不能教,也無法教。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在教學中,以教材為藍本,注重密切語文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文情境。現實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其產生內在學習動機,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激發(fā)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自主學習的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很活躍,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我們應放手讓學生說,讓學生做,充分展示思維的過程。為學生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tài),就能夠出現始料不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使他們的個性飛揚。由于學生觀察點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把語文學活,使語文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二、問題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
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教者要弄明白學生身處的具體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面對甘肅省靈臺縣平涼市靈臺縣朝那鎮(zhèn)的學生,我們再提問題時,就不能提像飛機的構造是怎樣的,諸如此類的問題,因為一個小學農村學生,那里知道飛機是怎樣的,之大就是有的學生看見天空中飛過的飛機,可那也太小了,根本看不清飛機的具體構造呀,因此,在語文課堂提問中,不能提學生根本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的問題,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chuàng)新水乳交融,讓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讓孩子在猜測、想象、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驗語文應用的成功。
三、應答式教學要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度過
課堂提問就是有意識地挑起學生認識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發(fā)生激烈沖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老師既然在應答式教學的路上越走越遠,學生既然對應答式教學明顯感到了厭惡,而我們學校更是不聞不問,任其自由發(fā)展,明知道學生的寫這種學習方法,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但就是無動于衷,每年都進行大量的培訓,為什么就不進行應答式教學培訓呢,因此,我建議學校應該抱著對老師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每學期都進行應答式教學教學培訓,久而久之,會有很大收獲的。這種以矛盾沖突為基礎的問題情境的產生和解決,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語文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讓學生明白語文從來就不是書本上枯燥的學問,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它的價值就來自你我的生活。
四、對學生的回答要能伸能屈,不能死板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走進學生,融入課堂,學會和學生交流,才能更好的組織實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者在日常教學中應做到注重自己的言行,因為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有可能傷害學生,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注重批評教育學生的藝術性。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一定要掌握恰當的批評藝術,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使得犯錯誤的學生心靈上得到震撼、蕩滌,從而改正錯誤,不斷進步。
五、鼓勵學生從語文的角度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讓學生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參與教學是一堂課成功的標志。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課堂提問要目的明確,具有啟發(fā)性和科學性。并注意嚴肅認真,結合客觀實際,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化。教者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通過多種途徑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采用多種評價和鼓勵機制,讓學生在課堂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多點表揚少點批評。也就是用“凹透鏡”看缺點,用“凸透鏡”看優(yōu)點。特別是當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時要耐心講解,不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痛斥學生,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把簡單問題留給學困生,中等問題留給70%的學生,難度大的問題留給極少數尖子生。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干。
總之,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藝術,也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課堂提問,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思考的快樂,思維的提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探求課堂提問妙法,使學生在課堂提問中迸射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玉仁.《語文課改中的問題思考》.《小學語文教育》.2004年第4期
[2]王麗杰.《新課程理念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 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
(作者單位:甘肅省靈臺縣朝那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