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杰
曾經(jīng)我是一名新崗教師,那時心中很迷茫,因為沒有人指導究竟每一天該做什么,像一只采蜜的小蜜蜂一樣,只是不停地忙碌,不知道自己每一項忙碌的內(nèi)容究竟有多大的價值。上課是對于一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事,我也是照貓畫虎開始的。聽市區(qū)里的優(yōu)質(zhì)課,聽師傅的課,照著自己記在聽課本上的思路“走”下來。多年以后才去思考這些教學活動對我的學生有多大的價值。多年媳婦熬成婆,終于我不再是新崗教師了,“幸?!钡乜粗惠嗇喌男聧徑處熥呶以?jīng)走過的路,像我一樣拿著聽課本在考慮上課的“形式”。
讓我來總結(jié)一下新崗教師倒底如何準備課,才不致于走偏路、彎路和錯路。
教師備課之前是一樣要先掌握《新課程標準》的。我很審慎地用了“掌握”這個詞,因為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非常重要,它是我們教學的最高指導,一定要在此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活動,才能準確,實效。更通俗點講,幾乎所有出卷的老師們都是要在出卷前看看《新課程標準》的,超過或低于此上面要求的內(nèi)容都是不合理的。
我們備課之前一定要備好學生。許多人把備學生放在備教材的后面,因為我們是要用教材來“教”學生的。但我覺得備學生應該在前。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是不同的,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習風格,甚至于注意力集中時間的長短都不盡相同。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原有基礎也不同。記得幾年前聽到大家談論外國專家看中國的課堂的笑話。講的是外國專家來到中國課堂看課,教師的課上得非常順,幾乎要用“一氣呵成”、“水到渠成”來形容了。中國的領導非常滿意,但外國的專家提出質(zhì)疑,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無疑是告訴我們教師講解的知識他們?nèi)紩?,幾乎于不用老師教了,那么這節(jié)課還有什么存在的價值。這個故事不應該是一個笑話。它給我們一個啟示:課堂是教學生們不會的知識的地方。這個結(jié)論還不完善。學生不會的知識中還有一種,老師也不用在課上教,那就是學生通過自己或小組研究能弄懂的教師也不必教。那么說到這,似乎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非常輕了,只教學生不會,互相研究也弄不懂的知識。其實這恰是教學之前最難準備的內(nèi)容。要弄懂學生究竟什么不會,而且經(jīng)過研究可能也會存在疑問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看到一個班級如果突然換一個老師代課一段時間,成績上升的很少,下降的多。因為新老師要跟學生有一個磨合的過程,老師才能弄懂學生的基礎是怎樣的。
最快捷地備學生的方法是試卷。一張好的試卷每一道題都有針對性,能讓老師迅速地掌握學生的原有知識。但它不盡然,因為有時學生做的題并不能呈現(xiàn)學生的全部思考過程。有時還要找學生問一問他們對題目是如何思考的。
當然備課一定要備教材。有的教師喜歡看完教材很快就去看教學參考書,那樣似乎高效。但我提倡,教材應該多讀幾遍。不要怕在讀教材時浪費時間。前幾天我與學生一起做一個課外閱讀《最初的鷹》。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到了雁陣,學生無法理解就一句話,怎么就反襯出“鷹的陽剛之氣”。這一說,我也有點蒙了,難道我的答案做得牽強附會了。語文的閱讀理解題很難有一個統(tǒng)一的回答。我告訴學生這篇文章老師認真讀了三遍,不明白的地方還回讀了,而你們讀了幾遍呢。學生說讀了一遍。學生重新仔細地讀文章,一個孩子立刻就體會出來了,老師,我感覺出了,鷹就像是一個電視劇里的大俠一樣,太威武、陽剛了。而一群雁陣才有一點陽剛之氣,所以那句話反襯出鷹的陽剛來。這個例子放在這不一定恰當無比,不過它是我僅能想到的真實的例子。
閱讀太重要了。教師反復讀一篇課文,才能找到自己感動的“點”,找到蘊含知識的“點”,找到能訓練自己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點”。把這些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是一堂充實又有針對性的好課。
新崗教師找到這些“點”有時不難,難的是這些“點”的取舍。因為一篇課文值得教的東西太多了,作為教師要“舍得”,有舍才有得。也因為此,所以我提倡先備學生,自己的學生什么掌握的最不好,就針對學生薄弱的項目在課堂強化訓練。這樣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才會高,教學效果才會好。
有時,我覺得評優(yōu)課新崗教師不必看得多。因為評優(yōu)課在我看來就如同臺上的模特時裝表演。模特穿的衣服不能拿到生活中來,大眾為什么還去看呢?因為那里有一些審美元素在。生活中的衣服借鑒臺上的一些美麗的元素做成,顯得漂亮時尚。所以我們大眾也沒必要總看模特表演,藝術是高于生活又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評優(yōu)課也如此,它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學生。上課的老師既要照顧學生,更要考慮自己的課堂飽滿度,還要有創(chuàng)新和改革,以此吸引評委的眼球。但我們的常態(tài)課堂最重要的是做到扎實和高效。
教參的作用,似乎被淡化了。其實教參對新崗教師很重要。教參中的目標設定可以在所有備課之前就看。因為它告訴我們這堂課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需要培養(yǎng)的基本能力。新崗教師備過一段時間的課,可以淡化教參的作用。因為我們老教師都是在教參里鉆得很深的,有時教學沒有任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就是對教參中的教學建議記得太牢了。
教育追求的不是一層不變,當掌握了思想和方向,自己摸索和總結(jié)之后,會有一套自己的教學思路,這思路是每一位新崗教師所獨有的,是我們教師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