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珍媛
(江蘇包羅銅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海門226103)
銅合金中銀的測定方法一般有原子吸收法、電位滴定法、硫氰酸鹽容量滴定法、EDTA間接結(jié)合滴定法等。在這些方法中,除儀器分析(原子吸收法)外,其他方法只適用于較高含量銀的測定,而不適用于低含量銀的測定。
在一些合金中,用化學(xué)分析法測定低含量銀,一般都需經(jīng)過萃取分離手續(xù),然后進行光度測定,例如,用雙硫腙-四氯化碳萃取,用1.10-菲啰啉-溴鄰苯三酚紅使Ag+形成三元絡(luò)合物后,以硝酸苯萃取或者用乙基紫使Ag+絡(luò)合以甲苯萃取,或用喹哪啶紅使Ag+絡(luò)合以甲基異丁酮-乙酸異戊酯混合溶劑萃取等??傊@些方法都要用到有機試劑,不但工序繁瑣,測定周期長,且有毒性,污染水源。為此,查閱國外資料并結(jié)合本公司實際生產(chǎn)需要(銀量0.03%~0.60%),制定出銅合金中低含量銀的快速測定經(jīng)多次試驗,從實踐中制訂出本分析方法,以硝酸溶解樣品,在0.35~0.40mol/L的酸度下,以氯離子和銀離子作用使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銀乳濁液,然后進行比濁測定。
用硝酸溶解試樣,在0.35~0.40mol/L的酸度下,以氯離子和銀離子作用使生成不溶性的氯化銀乳濁液,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40nm處進行比濁測定。
本分析方法的特點是:快速,無需任何萃取等分離手續(xù);節(jié)能降耗,整個分析過程只需少量的兩種試劑,大大提高經(jīng)濟效益;操作方法簡便,因酸度及沉淀劑的加入量合適,較好的解決了氯化銀露于空氣中被還原為黑色金屬銀的缺點,因而在整個測定過程中無需避光,無需用黑布或黑紙遮住,操作過程順利,比濁液穩(wěn)定;環(huán)保、無污染。
(1)(1+1)(優(yōu)級純)的硝酸;
(2)1mol/L(優(yōu)級純)的鹽酸;在500ml容量瓶中,加入約400ml純水,加入41.7ml比重為1.19的鹽酸,搖勻,冷至室溫后以水稀至刻度,混勻;
(3)稱取 0.1000g純銀(純銀 99.95% 以上),置于125ml小錐形燒杯中,加入20ml硝酸(1+1),微熱溶解完全,并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卻移入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1ml=200μg銀,制成銀標準溶液。
按表1稱取試樣(銀量在200~1000μg),把試樣置于100ml容量瓶中,按表1加入硝酸(1+1)溶解,加熱溶解完全并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卻至室溫,加入純水使總體積在80ml,加5ml鹽酸溶液(1mol/L),立即以水稀釋至刻度,混勻,用力搖勻約1min,放置15min后比色。
表1 試樣稱取量Tab.1 Weight of working sample
稱取同量的純銅打底,按試樣操作步驟作試劑空白,移取部分溶液于3cm比色皿中,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40nm處對試劑空白測量吸光度在工作曲線上查得相應(yīng)的銀量。
稱取與試樣相同的純銅六份,置于一組100ml容量瓶中,按試樣所述步驟進行溶解并除去黃煙后冷卻至室溫,分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0、1.00、2.00、3.00、4.00、5.00ml銀標準液;分別加入純水使體積至80ml。按試樣操作步驟進行,用3cm比色皿以補償溶液為參比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40nm處測量吸光度,以銀量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稱取不同量的純銅數(shù)份置于一組10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硝酸(1+1)(按表1)微熱溶解完全并除去氮的氧化物,各加入400μg銀標準溶液,分別加入純水使體積均約為80ml,按試樣分析步驟進行操作,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銅量的影響Tab.2 Effect of copper content
從表2可知,銅量稍有影響,因此工作曲線應(yīng)取相當于試樣的含銅量打底繪制。
稱取0.5000g純銅數(shù)份置于100ml容量瓶中,各加入5.0ml硝酸(1+1),按試樣分析步驟進行溶解冷卻后,各加入400μg銀并分別加入不同量的鹽酸(1mol/L),按試樣分析步驟進行操作測定吸光度,結(jié)果如表3所示。
表3 沉淀劑加入量試驗Tab.3 Effect of adding varying amounts of precipitating agent
由表3可見,鹽酸(1mol/L)加入5ml即可。
稱取的試樣量不同,因而硝酸的加入量也不同。根據(jù)相關(guān)資料并結(jié)合多次生產(chǎn)實踐,認為0.1~0.2g試樣加入硝酸(1+1)5.0ml,0.5g 試樣加入 7.0ml,1g試樣則加入10.0ml。總之,使酸度控制在0.35~0.40mol/L左右,測定的效果良好、穩(wěn)定。
含600μg Ag+、其Agcl乳濁液吸光度變化如表4所示(放置時間是指從搖勻后放置至讀取吸光度為止的這一段時間)。由表4可見,乳濁液放置15min后至1h內(nèi),吸光度值基本不變。
表4 乳濁液穩(wěn)定性Tab.4 Emulsion stability test
(1)工作曲線
稱取0.2000g純銅六份置于一組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硝酸(1+1),微熱溶解完全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卻至室溫,分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1.00、2.00、3.00、4.00、5.00ml銀標準液,各加入水使體積均約為80ml,不斷搖晃并加入5.0ml鹽酸(1mol/L),立即以水稀至刻度,搖勻,用力搖晃1min,放置15min,以補償溶液為參比于分光光度計波長440nm處3cm比色皿測得吸光度,測得結(jié)果如表5所示,繪制工作曲線。
表5 Tab.5
(2)試樣分析結(jié)果
取0.20000g試樣分析,按上述步驟進行操作,結(jié)果表6所示。
表6 Tab.6
(1)要用兩次蒸餾水,水中不允許有Cl-,檢查方法為:在兩支比色管中裝入待用的純水,一管加入5ml AgNO3溶液(1%),另一管不加,兩管均用同樣的水稀至刻度,搖勻,在黑色紙的底色上由管上方觀察比較,加入AgNO3溶液是否有混濁現(xiàn)象,如有,則此水不能用;
(2)用過的比色皿應(yīng)在稀氨水(1+3)中浸泡一些時間,使附在器壁上的AgNO3沉淀物溶解;
(3)應(yīng)在稀釋至約80ml的稀溶液中,邊搖晃邊加入Cl-,加完后應(yīng)立即稀釋至刻度并大力搖動約1min;
(4)工作曲線為直線,每點均在曲線上,但曲線不通過“原點”,這可能是比濁法的一種通?,F(xiàn)象(快速法測定銅合金中的砷也有類似的工作曲線)。乳濁液的形成,除本身濃度外,還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此解析應(yīng)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和膠體化學(xué)的角度進行闡述;
(5)CrO42、Br-、I-會妨礙測定;
(6)比濁法的特點是使被測物質(zhì)形成極細小的粒子均勻分布于另一物質(zhì)中,從而形成膠體微粒,其是分子或成千萬離子的聚集體。膠體微粒直徑(1~100μm)為膠體溶液,微粒<1μm時為真溶液(普通溶液),微粒 >100μm是懸浮液(泥水)或乳濁液(牛奶)。膠體溶液符合比耳定律,被測物質(zhì)應(yīng)為痕量較好(曲線通過 0 點),0 ~ 0.6μg/25ml中,為了解決生產(chǎn)需要快速不分離銅,產(chǎn)品在0.03% ~0.90%Ag時,所以本方法只考慮此范圍;
(7)光的吸收-比耳定律,膠體溶液應(yīng)穩(wěn)定,由于溫度(室溫不同)影響,所以應(yīng)用合成標樣三點校正,工作曲線穩(wěn)定,但由于不通過零點,所以如果帶標樣應(yīng)與試樣含銀量相當?shù)臉藴释瑫r操作,以減少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