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生
愛,只有緣自內(nèi)心、毫無矯飾的愛,才會使人走進一個個特殊的心靈,解讀一個個特殊的故事。責任,處于對家庭和社會的一份特殊的責任,使教師有義務引領那些受傷的學生走出心靈的陰霾,讓他們心靈的荒漠重現(xiàn)綠洲,為家庭和社會消除那些隱在的無形的壓力。對于一些學生,他們渴望深層次的理解與關愛,耐心聆聽學生的真情傾訴,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自控自強,讓他們時時處處感覺到:艱難的日子里,教師在與我同行。
教師熱愛學生,滿腔熱情地真誠幫助學生,學生理解教師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這是一種相互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體現(xiàn)著心理上的相互溝通。
因此,可以肯定地認為,師生心理溝通是教師打開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訣之一。一個班主任,要達到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要做些什么呢?
一、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學生,使他們成為跨世紀的人才,了解學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開端。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多問、巧談、善觀等方法。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問,在組成一個新的班級時,應問問他們有什么新的打算,會不會適應新班和新環(huán)境,學習上是否跟得上,他們的興趣與愛好是什么,等等。在與家長接觸中,要經(jīng)常詢問他們的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還要主動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師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問題,為順利地開展工作打基礎。有的班主任,就住在學校,如果班上也有很多住校生,在生活中就會有很多的機會接觸他們,就可以利用這些機會去充分了解他們,想方設法地走入他們的世界,從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和學生談話可以在正式場合,如,課堂、辦公室等,也可以在非正式場合,如,課間、操場、放學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場合談話,尤其在后一種場合,要想談得好,有收獲,關鍵的是選準交談的突破口,從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解除顧慮,打開心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向教師傾吐內(nèi)心的煩惱與秘密,教師才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
二、“愛是理解的別名”,要愛學生,才能教育學生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于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內(nèi)動力,去自覺地、主動地沿著教師指出的方向邁進。只有當班主任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nèi)心世界,教師才能“對癥下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作為一名班主任,愛優(yōu)生并不難,難得是愛后進生,尤其是愛“雙后進生”。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校,也要熱愛學校中的每一位學生,對待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好而特別親之愛之,更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不好、行為不端而惡之厭之,而應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三、注意心理換位,以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
中學生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征:他們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教師方面,這一心理特征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作為班主任,平時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而在處理師生關系問題上,則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教師。具體的做法是“心理換位”,把自己當作教師,學著用教師的觀點去分析看待問題,從教師的工作性質(zhì)、工作目標出發(fā),來理解教師這樣做的理由。這樣,許多矛盾便會被化解、消散了。
比如,一節(jié)英語課上,老教師氣沖沖地回到辦公室對班主任說,你們班的某某,今天在課上竟然在打牌,提醒他后還公然頂撞教師,這課沒法上了,一定要把這個學生的家長叫來。于是班主任找到那個學生,問他事情的來龍去脈,并詢問了其他學生,證實了事情的真相。當即決定通知他的家長來校,那學生聽到消息后很緊張地找到了班主任,并苦苦懇求班主任不要叫他的家長來,因為他家庭的特殊原因,如果父母知道這事,回去后一定會往死里揍他。當時班主任的心里很矛盾,一邊是老教師的嚴詞,一副不討個說法不罷休的架勢,一邊是學生的保證與哀求,真的是左右為難。最后,決定給學生一個機會,也為了讓師生之間的關系在今后不會出現(xiàn)更大的惡化,所以在學校領導的幫助下,做雙方的思想工作,最終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四、獎懲分明,促進疏導順利進行
在班級管理中,有三類學生要特別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一是班干部,二是后進生,三是優(yōu)秀生。對班干部要求要嚴格,要他們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積極為班里服務,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得好表揚,有違紀照樣批評,決不姑息遷就。當然對他們的批評要講究方法方式,肯定他們的成績,維護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后進生往往由于學習成績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顯出悲觀、苦悶、憂郁等消極情緒,所以對待后進生特別要注意尊重、理解他們,千萬不能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應肯定他們的長處,指明他們的努力方向,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激勵他們克服自身的缺點。而對優(yōu)秀生應該更加嚴格要求,否則他們便自認為是“天之驕子”,以致萌發(fā)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甚至發(fā)展到瞧不起同學,直至無視教師的教育。如果說教育后進生是每位班主任棘手的工作,那么,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生隱蔽的缺點,給予嚴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班主任最困難的事。
總之,要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只有搞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班主任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然而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沖擊下,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行為、價值取向等方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也引起人生追求全方位的、多層次的變遷,使得教師越來越難走入學生的那片“迷失的森林”。所以,班主任的一切工作不得不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