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麗萍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語文新課標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征。在教學中,教師要提出有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要確立探究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要明確探究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關鍵詞]精致語文 自主探究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8-005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語文新課標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征。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落實自主探究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呢?精致語文認為,要發(fā)揮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就要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以此推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一、提出有效問題,激發(fā)探究興趣
自主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獨立地發(fā)現(xiàn)有效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里,“有效問題”指提出的問題能使學生產生一種懷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努力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決定學習的方向、深度,問題提出的質量決定學習的質量。因此,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對學習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xiàn)出有“問”的勇氣、意識。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提問,更要關注學生的“問”是否有技巧、是否有價值。有效的問題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船長》一課時,這樣進行:
在學生領悟到船長的沉著冷靜與舍己為人,并被他的忠于職守感動時,教師再次要求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第二十九自然段。
師:同學們,船長就這樣沉入了大海。此時此刻,你有什么問題要問船長嗎?
生1:作為船長,你是最先知道當時情況有多么危險的,你為什么不及時坐救生艇離開呢?
生2:船長,你肯定會游泳的。那你為什么不跳船呢?如果跳入海中,堅持一會兒,其他人就一定會來救你的!
師:是??!同學們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船長為什么沒有想辦法逃生,而是選擇和船一起沉入海底呢?我們不妨站在船長的角度想一想。他是一位忠于職守的船長。這樣一位船長,此時此刻他會怎樣想呢?
(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研究討論)
生1:這艘輪船就像他的親人一樣,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生2:他是一位忠于職守的船長,他認為自己最好的歸宿就在這船上,船就是他的生命。
……
師:課文中往往隱藏著這樣看似矛盾的地方,只要我們有一顆敢于質疑的心,一個會思考的頭腦,就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奧妙。問,其實也是一門學問。
上述課例中,教師自己先有問題意識,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以一個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把他們想問的問題表達出來。這樣的問題正是能引導學生再次深入學習的有效途徑,是具有價值的,是真正有效的。從文本的矛盾處尋找問題,從表達的反常處尋找問題,從作者強調處尋找問題,往往能激活學生的話語因子,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自己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與魅力。
二、確立探究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自主探究性學習理論認為,每一堂語文課都應該有明確而集中的探究目標,這是教學的靈魂。探究目標是指通過一定階段的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得到充分而有個性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它是人們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對探究性學習所要達到的結果做出的預見性反映。在自主探究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探究目標,是課堂教學“教什么”的根本問題,對它的分析與確定是探究內容、方法、策略選擇的原點。首先,它確定教學對學生學習內容所達到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學有明確的方向;其次,它給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提供測量和評價的標準。因此,精致語文教學認為有效的自主探究課堂,必須目標先行。例如,教學《詹天佑》一課第四自然段時,教師準確設定探究目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一)讓學生帶著明確的探究目標充分自由地讀一讀。出示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畫出這一段中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想想這些語句抓住了人物的哪方面細節(jié)描寫,說說感動的原因?!?/p>
(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三)交流反饋學習情況,并展開深入探究。
1.學習語言描寫的句子。先指名讀,讓學生說出感動的原因。學生轉換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品質。教師引導思考:假設你就是詹天佑,你會怎樣對工程技術人員說這番話?
2.學習行動描寫的句子。先指名讀,讓學生說出感動的原因。學生想象畫面朗讀,體會人物品質。教師引導思考:讀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學習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先指名讀,讓學生說出感動的原因。學生假設情境朗讀,體會人物品質。教師引導思考:這條鐵路一旦修筑失敗,會帶來什么后果。
這個教學片段的設計,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前,出示自主探究的目標,即通過抓住細節(jié)描寫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品質。在交流中,讓學生談感動的句子,知道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這是指向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同時,又使學生對詹天佑這一人物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充分感受到詹天佑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和不畏艱難的精神品質,這是指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之后,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這是指向過程方法的目標。教學中,有了明確具體的探究目標作參照,在開展探究和評價時,學生才不會感到無所適從。在課堂學習時,學生也不會迷失方向,使他們集中精力,努力解決問題。這樣的自主探究是有目的性地圍繞預先設定的目標開展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作用,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明確探究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自主探究性學習就是要改變以往學生單純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學習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并能根據學習內容和自身的情況正確地選擇切實可行的探究方法,獨立探究新知。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非常濃厚,探究也會更深入、持久,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個性化的主動發(fā)展態(tài)勢,呈現(xiàn)較強的自學能力。因此,精致語文教學認為,教學要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關注他們學習方法、認知策略的掌握情況。只有在這樣的自主探究中,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提升,自主探究學習也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
為了達到探究目標,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輔助性的工作,如走訪調查、上網查閱資料、撰寫調查報告等;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學會根據學習的內容采用閱讀、討論等方法,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例如,教學《黃果樹瀑布》一文,為了讓學生了解黃果樹瀑布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方法,深入領會課文內在主旨,我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權。這樣的教學,改變了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的局面,讓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自主探究性學習,除了要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有清晰的探究目標外,還要關注學生探究方法的有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四、調動有效思維,驅動探究意識
自主探究性學習認為,學習不但要使學生學到知識,更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著名教育學家斯滕伯格有一句名言:“我們堅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標是引導學生思維?!币坏┤笔Я擞行季S參與的探究,是膚淺的探究。自主探究學習有利于擦燃學生可貴的思維火花。因此,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有效思維,追求思維的廣泛性與深刻性,用思維的發(fā)展來促進學生探究的深入。這是評價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初讀課文后,教師以“我發(fā)現(xiàn)課文就是圍繞一句話——‘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來寫的。這是為什么”為統(tǒng)領性問題展開教學。教師先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讀書,靜心感悟,從字里行間尋求答案;然后,讓學生小組內交流學習收獲;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全班交流,形成集體意見。這樣,學生在自主閱讀、交流和教師的點撥、指導下,明白了課文是圍繞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來寫的。
在以上教學案例中,學生思維活躍,探究欲望強烈,有鮮明的觀點。真正的自主探究的課堂就應該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是學生思維不斷發(fā)展與提高的課堂。
五、呈現(xiàn)探究成果,享受探究樂趣
自主探究性學習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在一種開放的、和諧的、互動的環(huán)境中學習,使他們產生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對問題產生獨特的理解。在學生的感受體驗中,即便是有缺漏的,或有失之偏頗的,教師也應該鼓勵他們。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積極探究的成果。當學生品嘗到自主探究學習的樂趣時,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反饋,并及時展示。建立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基礎上的成果展示,是學生學習的收獲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探究的成果就是為了讓學生充分地享受到探究帶來的樂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學習中去。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對六年級學生來說,只是通過課文掌握幾種大自然的語言是不夠的。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在課的最后,我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延伸:“除了課文中列舉的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外,在‘大自然’這本書上,還有哪些文字呢?”這時,我相信學生,讓他們用學過的探究方法來開展自主學習。最后,通過交流展示,學生對“大自然的文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教學成效顯著。
當然,自主探究課堂還包括許多方面,如恰當的教學情境、良好的學習習慣、反思探究的過程……只有蘊含了這樣一些要素,自主探究之花才能芳香四溢,才能在師生心間綻放美麗。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曉春.精致教育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吳中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盛新鳳.語文課堂:教學走向和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