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林
摘 要: 小學語文課堂重視的是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將知識硬塞給學生。只有學生對語文課堂充滿信心,愿意接受語文走進課堂和生活,小學語文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遠遠不僅僅需要學生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要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進度與教學內(nèi)容,并且教給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高效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中花費最少的時間,使學生掌握最有用的知識,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有效策略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些指導、多些鼓勵,讓小學語文課堂更人性化,使更多的學生樂于與老師溝通,并且樂于參與語文教學,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快樂課堂、高效教學的目標。教師必須以各種成功的教學理論作為實踐的武裝,完善提高自己,以建立高效的語文課堂,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生處在自主學習的最初階段,教師應多了解學生,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及學習特點,制定出適合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
一、順應時代要求,更新教學理念
時代不同,對于現(xiàn)代學生的要求就不同。如今的學生,除德智體美要樣樣全面發(fā)展之外,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能力及協(xié)作意識都有要求,對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慢慢滲透到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弱,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久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育早就一改傳統(tǒng)教學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形成自己對于文字的認知,并且有自己的想法。
高效課堂還不僅僅是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效率評判的,高效課堂還應該是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及解題能力都有所收獲的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進步,對于教師而言,以后對課堂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設定會更有目標;對于學生而言,高效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取知識,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跨越。
如今的小學語文改變以往以教為主的課堂模式,轉變?yōu)橐詫W為主的課堂模式,這種課堂模式的轉變意味著課堂的主體發(fā)生實質(zhì)性的變化,一改以往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如今的課堂是學生占據(jù)主體位置。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啟發(fā)和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獲取知識、接受熏陶的優(yōu)良場所。教師身為課堂的引導者,應該運用潮流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運用自己的肢體及感官,感悟語文帶給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課堂要以創(chuàng)新為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小學低年級學生,有好奇心強烈、活潑好動等特點,所以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或者小比賽中,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小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這一現(xiàn)象所帶來的影響。在引入課堂內(nèi)容之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課前放松心情,并且將輕松的課堂氛圍一直延續(xù),這樣以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圍繞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講解課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時,首先創(chuàng)設在太空生活的情境,讓學生發(fā)揮自己想象以描述出太空生活的奇妙之處,這樣,學生的思維隨之放慢,暢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不僅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使課堂內(nèi)容更豐富,開闊學生的視野。
通過課前游戲活動,以及課堂開展想象,使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出來。
三、分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小學生正處于接受新事物的時期,很多優(yōu)秀的思維習慣都是從這個時期培養(yǎng)起來的。學生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顯得格外重要。分組合作探究,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活躍程度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合理分配,使學生之間達到相互幫助、相互補充的平衡效果,在探究中相互分享、相互促進,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課堂的有限時間發(fā)揮到最大限度。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當點播,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上活躍積極起來,還使得學生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合生活實際,暢游語文世界
小學生因為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對知識的認知往往來源于生活。語文恰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語文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對于語文知識的傳授,往往可以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在校壓力,又可以在課后中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的通力配合。
比如在《植物是如何生長》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通過對家中植物生長周期的觀察,在課堂上表達交流,這就需要家長在家中對學生的描述進行傾聽,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有勇氣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觀察成果。通過記日記的方式進行記錄,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記日記的好習慣。對植物生長長時期的觀察,不僅鍛煉了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更增強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暢游語文世界。
五、結語
課堂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及時變更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及強烈的求職欲望。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地,而且是學生暢所欲言的游樂場,更是學生進行探究的實驗室。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作用,構建適合學生的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巖.淺談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4.
[2]馬曉梅.新課程下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J].2014.10.
[3]劉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2014.11.
[4]張偉.如何把握高效課堂中的知識點教學[J].中華少年,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