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霞
摘 要: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是必要的,但平衡當前利益(提高考試成績)和長遠利益(培養(yǎng)學習能力含說的能力)同樣重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英語教師應確立科學的教學觀和教學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的理念,既要傳授知識,提高應試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而提高整體意義上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 英語口語 教學策略 互動 評價體系 小組活動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說是交際的主要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弱項。《光明日報》的一位記者采訪北京大學一個即將畢業(yè)的學子,該生用了一句“十年寒窗讀英文,無言以對外國人”總結了他十年學英語的感受。這句話可能說出了我們很多學生的心聲。為什么現(xiàn)在的大學生走出校門,有85%以上的學生不會說英語?因此,如何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難題。
一、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1.英語早讀,互動“開心”。
(1)我當主持——自由閱讀。
在早讀開始階段,可以讓學生閱讀。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可以把過去學過的東西大聲地讀出來;在朗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判斷是否讀對、讀準。通過朗讀,學生可以糾正發(fā)音、培養(yǎng)語感、提高速度,同時達到了記憶的效果。
(2)我來播音——我讀你聽。
單純的閱讀往往枯燥、無味,許多學生都有做播音員的夢想,早讀課上讓學生過把當播音員的癮,來個現(xiàn)場直播——把教室設置成現(xiàn)場直播的場景,進行直播,爭取不出任何差錯。這樣做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求發(fā)音正確,而且對學生的語速、連讀、爆破都有較高的要求。
(3)我當主演——進入角色。
現(xiàn)在的課本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非常貼近,許多對話和課本劇都適合表演,有些課文也可以改編成對話。課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利用早讀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地分角色進行表演,既可滿足學生當演員表現(xiàn)自己的愿望,又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消化了學習內(nèi)容。
(4)我當考官——互相提問。
在朗讀了一段時間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基本有了掌握,同桌之間可以進行小測驗,針對前面所讀的內(nèi)容,設計問題讓同伴回答,以檢驗是否記住。這樣做,不僅要求考官對內(nèi)容十分了解,還要求他能就內(nèi)容提出恰當?shù)膯栴}。設計問題,對考官本人是一種能力的提高,被考人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強化了記憶內(nèi)容,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我們既可以每天在早讀課上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交替進行,又可以每周選擇其中的一種交替進行。總之,要讓學生同桌、前后之間互動起來,有興趣去讀,高效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變枯燥無味的早讀課為“開心早讀課”。
2.立足課堂,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教師應盡力采用多種方法在課上練習說英語,這一點很重要。實踐證明,訓練學生“說”的教學課的成功,主要在于學習者能否在課上選擇他們想讀、想聽、想看和想談的內(nèi)容。英語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對話課與生活常識銜接,開展口語活動。中學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話題,如:旅行(Travel)、體育(Sports)、未來生活(Lifeand Future)等。教師可以將這些內(nèi)容活化為實際,讓學生就其充分發(fā)表看法和見解,使口語教學趣味化。教師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操練。
(1)課前演講。利用課前兩分鐘,每天由一位學生或用英語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或給大家讀一條英語的警句格言,或唱首英文歌曲,等等。既能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tài),又能提高學習興趣和活躍學習氛圍,更有助于聽說能力的提高。
(2)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練習情景對話,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本上的對話或根據(jù)課本上的對話改編一個類似的情景。
(3)故事復述。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不同的人稱進行復述。復述的好處就在于學生不用擔心沒有內(nèi)容可說,學生既可以模仿并鞏固課本上的內(nèi)容,又可以訓練靈活運用的能力。
總之,教師應盡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方法讓學生練習說英語,這將會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掌握“說”這門技能。
3.要有適當?shù)脑u價體系。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分數(shù)制,采用多元的、多樣化的評價機制。改革評價體系,確立具體評價體系,實施形成評價,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袋》,注重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評價項目包括口語、課堂學習及策略運用、書面作業(yè)、平常小測、組際競賽(合作學習)各方面,采用自評、組評、家長老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體現(xiàn)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從而有力地起到對英語學習全過程的監(jiān)控作用,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進步和成功,激發(fā)學習英語積極性和自信心,提高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二、實驗效果及啟示
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遵循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為培養(yǎng)讀寫技能奠定了基礎,進而提高了整體的學習質(zhì)量。
1.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的,互為目的,互為手段,互相促進,學生通過說能比聽學到更多。一位學生是這樣總結的:“只是讓我聽,我會忘記;要是讓我參與其中,讓我說,我就會記??;如果有機會多說幾次,我就能用它與別人交流;會說,寫起來就容易多了?!边@段話很好地概括了中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的意義。
2.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是科學有效的方法。同學們在小組中與他人一起學習,可以互相啟迪、互相鞭策,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個人潛能。由于相同的年齡和相近的經(jīng)歷,學生之間更容易交流和互相激勵,在與同學交往中學到的知識可能多于從老師那里接受到的。
3.英語是練會的而不是教會的。說的能力只有通過大量反復練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說的能力的基本途徑,同時是學生以說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如果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信,那么他們課下一定會自覺主動地進行說的練習,我稱之為“課下做功,課上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