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
摘 要: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學科教學有效性是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重點內(nèi)容,也是重要任務。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提問策略,既有助于提高歷史學科教學效率,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又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作者根據(jù)教學實際經(jīng)驗,從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入手,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提問,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 高中歷史 課堂提問 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師生互動的主要形式之一。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學科教學有效性是當前高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重點內(nèi)容,也是重要任務。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提問策略,既有助于提高歷史學科教學效率,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又能夠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知識,提高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由此可見,有效的課堂提問對高中歷史教學意義重大。
一、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善于提問、有效提問是教師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重中之重。然而,從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現(xiàn)狀看,仍然存在諸多與新課程改革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不僅制約了學生思維分析和探索能力的發(fā)展,而且不利于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課堂提問不符合要求。
新課標強調(diào),教師在進行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時,應樹立“以生文本”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更加自由、主動地開展合作與探究活動。課堂提問也應如此。然而,從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現(xiàn)狀看,顯然不符合要求,甚至還出現(xiàn)與新課標要求相背離的現(xiàn)象。比如部分教師所設置的問題直接從網(wǎng)上或教輔書中生搬硬套、脫離實際,所提問題過難或過易,缺乏討論價值,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進行評價時形式呆板、不靈活,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等現(xiàn)象,都與新課標要求格格不入。這是造成高中歷史課堂提問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問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
所謂“提問”,必然是有問有答、師生互動。課堂上,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討論和回答問題,在師生互動與討論下,營造熱烈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是實施課堂提問的初衷,也是目的。其中,提問形式的恰當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課堂提問效果的強弱。受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當前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的提問形式較為單一,設問和引導問題的形式十分陳舊、刻板,即“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教師評價”,這種流程化的提問形式,使課堂提問淪為表面形式,甚至演變成為一種“任務”。很顯然,這種單調(diào)、乏味的課堂提問,不但無法體現(xiàn)出提問的真正效用,更帶給學生壓力和負擔,無形之中打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課堂提問高耗低效。
高中歷史課堂提問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部分教師在設置問題時,片面追求提問內(nèi)容的量,而不是將心思放在提問的“質(zhì)”上;設計的問題缺乏討論價值,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問題評價只重視結(jié)果,不重視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這些都是導致高中歷史課堂提問高耗能、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提問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針對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分析解決。
(一)樹立科學的提問觀。
“行動是觀念的影子,觀念是行動的先導”,什么樣的觀念引導,決定什么樣的行為方式。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提問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首先應積極轉(zhuǎn)變觀念,以科學的問題觀引導提問行為。比如在設置問題時,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和層次,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從提問中有所獲。其次,教師提問的時機要恰當,在適合發(fā)問的時候巧妙設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索的熱情。最后,教師提問應當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使其在提問活動中培養(yǎng)自主、探索、合作等能力。
(二)采取多元化的提問方式。
采取多元化的提問方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喜歡歷史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在提問時,要注重設問形式的多元,變傳統(tǒng)的“教”為現(xiàn)在的“導”,使提問成為師生多元化互動的主要模式。比如筆者在上“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一課時,設置了三個問題,分別是“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中國威脅論有道理么?”。通過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既概括了課程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又與時下熱點相聯(lián)系,使課堂提問變得多元、有趣。
(三)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
課堂提問需要注重實效。教師在提問時,要把握好問題的重點,通過精心設置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所設計的問題指向要十分明確,充分體現(xiàn)課程教學要求,為實現(xiàn)成功教學提供有力保障。同時,要把握好“度”,所提的問題應具有討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使學生在思考、分析、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思維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提高。
三、結(jié)語
構(gòu)建有活力而和諧的歷史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是當前高中歷史新課標的要求。提問作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體現(xiàn)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方式,也是開展合作、探究活動的載體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善用提問,以提問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蔣忠晶.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探究[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5).
[2]余裕培.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