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計算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內容枯燥、缺乏情節(jié)性,而小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具體形象階段。學習主體和學習內容之間的矛盾導致計算教學中學生提不起興趣,更談不上樂趣。這樣的學習是被動的,更是不深刻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發(fā)生的興趣。結合在教學中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我認為在計算教學上應做好以下幾點,讓學生真正愛上計算。
一、培養(yǎng)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
講究訓練形式,激發(fā)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以中外數(shù)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fā)興趣。教學中,適時列舉中外數(shù)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計算,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二、加強計算的練習
子曰:“學而時習之?!薄皽毓识隆!边@些都說明了練習的必要性。只有在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加強練習,才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悟出計算的訣竅,從而全面提計算能力。當然,應該講究訓練策略和訓練方法的多樣性,以免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例如訓練內容要有層次:基本訓練(目的是掌握法則、運算定律、運算性質、計算公式等);針對性訓練(目的是糾正學生最容易出差錯的地方);特殊訓練(目的是通過強化記憶牢記常用計算數(shù)值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如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shù)的乘積、分母是2、4、5、8、10的最簡分數(shù)與小數(shù)的互化等。)。訓練的方法要多樣,如競賽式,可以提高速度;游戲式,可以提高興趣等。訓練的手段要多種,如:借用多媒體;借用簡單的教具和學具(自制計算卡片、計數(shù)器、撲克牌等)。
三、掌握計算的技巧
低年級養(yǎng)成習慣:開展口算挑戰(zhàn)賽練,讓學生在挑戰(zhàn)中感受成功喜悅,增強計算主動性。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我每天利用課堂三分鐘時間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題,這些口算題我經(jīng)常以卡片、聽算、做口算練習冊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組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答,然后由我計時,看該組學生答完十道題一共用了多少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學生答對的人數(shù)最多,并且答十道題用的時間最少,哪組就為本星期的口算優(yōu)勝組,并給予優(yōu)勝組獎勵。這樣以競賽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口算的興趣非常濃厚,口算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中年級探索規(guī)律:建立計算排行榜:把耀眼的神算手、進步之星及時公布于榜,讓學生有標可攀;建立計算門診,學生對計算中出現(xiàn)的有代表性的錯題進行集體會診,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強化記憶提速度:如25×4125×825×8,圓周率中1π、2π、9π的計算結果,1?搖2?搖2?搖2?搖3?搖2?搖4?搖2……202,1÷2=0.5,1÷4=0.25,3÷4=0.75,1÷8=0.125等結果在計算中使用頻率高,記住它,能有效提高速度;計算專題分類練:突出計算法則的重點練、容易混淆對比練、多種類型綜合練。
高年級掌握技巧:新舊知識同步練:學生對新知識接受的得快,但遺忘也快,針對這種情況采取新舊知識同步練習,從而減少學生對知識的遺忘。如教學乘法時可以和加法同步練習,教除法時和乘法同步練,有利于透徹理解算理、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經(jīng)常出錯反復練:根據(jù)學生平時計算中堵塞錯誤隨時登記,分析歸類,有針對性地反復練,如3.9+1=4、7.5+2.5×3、18-9.6+0.4、8+0.2-4.8、2×5÷2×5等;激發(fā)興趣多樣練:設計練習形式多樣化,類型設計為:口算題、筆算題、選擇題、判斷題、匹配題等;一審、二劃、三思考、四認真、五演算。常規(guī)練:一審是看清題目中的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二劃是在題目上標出先算什么,在算什么;三思考是可否用簡便方法,哪些地方可以口算,哪些地方必須筆算;四認真書寫、仔細計算;五是計算完畢后要檢查驗算,保證對題率。運算簡便技巧練:(1)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計算。如:5.7+3.1+0.9+1.3等。(2)運用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簡算。如:2.5×0.125×8×4等,如果遇到除法同樣適用,或將除法變?yōu)槌朔ㄓ嬎?,如?.3×67÷8.3÷6.7等。(3)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遇到除以一個數(shù),先化為乘以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再分配。如2.5×(100+0.4),還應注意,有些題目是運用分配律的逆運算簡算,即提取公因如:0.93×67+33×0.93。(4)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算。減法的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A-B-C=A-(B+C),同時注意逆進行。如:7691-(691+250)。(5)運用除法的性質進行簡算。除法的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如下:A÷B÷C=A÷(B×C),同時注意逆運算,如736÷25÷4。(6)接近整百數(shù)的運算。這種題型需要拆數(shù)、轉化等技巧配合。如302+76=300+76+2,298-188=300-188-2等。(7)認真觀察某項為0或1的運算。如:7.93+2.07×(4.5-4.5)等。簡便運算的思路是:(1)運用運算的性質、定律等;(2)可能打亂常規(guī)的計算順序;(3)拆數(shù)或轉化時,數(shù)的大小不變;(4)正確處理好每一步的銜接;(5)速算也是將硬算化為巧算;(6)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培養(yǎng)靈活巧妙的計算習慣。
四、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辞暹\算符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辞暹\算符號,看清數(shù)字,弄清運算順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養(yǎng)認真演算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碰到數(shù)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躁、冷靜思考、細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細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guī)范,方法合理。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檢驗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做到百分之百正確是不太可能的。為此,在教學時還應教學生養(yǎng)成計算后認真檢查演算的好習慣,把檢驗當做計算題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一查數(shù)字及預算符號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是否有誤。同時也要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合適的驗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換加數(shù)乘數(shù)等驗算方法。
總之,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經(jīng)歷一個長期和連續(xù)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而計算能力初步形成后,要在今后的應用中得到鞏固、發(fā)展和深化,從而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