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碩莉 孫世衛(wèi) 吳榮榮
摘 要: 案例教學能較好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備受關注,特別是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方面效果顯著。本文總結分析了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堂在傳統(tǒng)教學和引入案例教學后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和行為不同。
關鍵詞: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案例教學 教師 學生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是以生物產物的提取、分離、純化、精制加工等各種技術為關注點的一門課程,是我校生物技術專業(yè)為本科高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課。其教學效果優(yōu)劣直接影響生物產業(yè)下游技術人才的質量。要求生物工程下游技術教學在重視理論教學的同時充分加強實踐教學。
案例教學是以合適案例為載體,在學生自行閱讀、研究的基礎上,共同對案例和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進而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一種以學生參與為主的具有啟發(fā)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我們在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案例教學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教學區(qū)別較大,不同于簡單的舉例說明。教師和學生在案例教學整個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和進行的行為也有差異,案例教學在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中成功實施,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為此,認真確定教師和學生在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角色有一定意義。
一、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與演說者,備課過程中,講授內容、課堂節(jié)奏、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幾乎都能想到并準備好解決方案,對課堂走向都了然于心、容易掌控。而案例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起引導作用,這將考驗教師的應變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因此教師的行為在教學前的備課和課堂中的教學實施均有所不同。
1.案例教學準備過程
案例教學準備前,教師應對案例教學的定義、案例材料、實施過程、涉及領域等基本內容進行全面了解,明確本課程案例教學的準備工作。國內外學者對案例教學的含義和內涵理解不一,對于案例的選擇可以是疑難問題、案例或者真實事件,教學過程可以采用討論式、參與不同活動或者表述分析。根據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內容和教學目的,我們選擇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作為案例材料,鑒于學生對專業(yè)熱點問題的關注度不高,案例材料由教師提供,這就要求教師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體系,包括生物學、發(fā)酵工程、酶工程等領域知識,具備案例選擇的知識儲備。
案例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踐性,生物工程下游技術選擇的案例應是實驗性質的,教師選擇案例時立足于課本,但不依賴于課本,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自身專業(yè)能力,著重選擇自己熟悉的實驗內容或者查閱大量相關文獻,為整體掌控課堂內容和節(jié)奏做準備。這需要教師掌握課程所有知識點并能熟練運用、擁有豐富的科研經驗、企業(yè)實踐經驗及孜孜不倦的進取心。
案例選擇應具有典型性,生物工程下游技術選取的典型案例往往包含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及待解決的問題等幾部分。案例選取過程中,教師應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選擇貼近課堂教學的案例,熟悉案例背景、研究進展、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法和影響結果的因素,比較不同分離純化技術的結果差異,這樣才能有效引導案例在課堂順利進行和成功實施。
2.案例教學課堂實施過程
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案例教學中我們選取學生表述實驗方案,大家一起聽取并討論分析的方式進行。案例本身沒有標準答案,即可以選擇不同分離純化方法達到同一目的,在課堂分析討論中形成各種想法、意見,要求教師具備歸納總結并將案例緊扣理論教學目標的能力,表述討論之后,引領學生梳理各個方案,然后回歸案例本身要解決的問題,探討每種方案的可行性。課堂討論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開拓創(chuàng)新,闡述不同觀點或者實驗方案,對不發(fā)言的、沒有認真思考的,或者思維天馬行空的學生,教師應注意引導、啟發(fā),將課堂討論控制在教學目標范圍內。
二、教學中學生的定位
案例教學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者。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信息查閱資料、分析資料,進而思考,提出解決的實驗方案,分析其他人的實驗方案和完善自己的實驗方案。
課堂討論前,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得到案例資料后,仔細閱讀案例,查找和閱讀相關文獻,這樣課堂討論時才能真正參與進去,否則無觀點和想法可表達,人云亦云,隨大流,脫離案例教學的基本目的。學生只有主動探索,查閱資料,了解案例背景和目前研究情況,深入理解案例內容,通過閱讀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才能尋求案例問題的解決方法。
課堂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要學會表明觀點和聽取別人的意見。表明觀點包括充分解釋說明自己的實驗方案及依據,還包括受到質疑時能有理有據地反駁,前提是在案例準備階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對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提出各種問題并加以解決,進而完善方案。課堂討論分析中,總有不同實驗方案被提出,因此不能一味為了反駁而反駁,極端地認為自己的實驗方案可行,他人的都不好。案例討論中學生要學會傾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可以獲得更多信息,發(fā)現自己的不足,開闊視野,開拓思路,改善自己的方案或者糾正錯誤的方面。通過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基金項目: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課題(jg201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