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珠
1.關于自主練習
自主練習是指學生獨立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引導學生觀察示范動作的不同點,讓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然后再示范,提示學生觀察重點,然后指導學生探索。在學生初步了解動作的概念后,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動作,模仿練習。這時的模仿練習是讓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只需對動作不正確的學生進行指導,其他學生則通過觀察思考體驗動作,從而熟悉動作。
例如教學《前滾翻成蹬撐》時,教師應先進行完整的動作示范,讓學生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對動作的理解自主練習,同時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滾的時候人怎么會彎掉呢?怎么滾不圓呢?頭頂怎么會疼呢等。當學生通過自主練習產生問題的時候,教師再示范,在示范的同時講解動作要領,指出動作重點、難點,并強調保護與幫助。
2.體育教師要注重儀表
體育教師都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壯身體,在學生中樹立健康的形象。但有的體育教師不注意自身儀表,如衣著打扮不注意,要求學生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自己卻穿著便裝皮鞋進入課堂。有的教師頭發(fā)胡須難得修理幾次。這樣怎么有說服力呢?就像醫(yī)生不穿白大褂就顯得另類。體育教師選擇這一職業(yè)就應有老師的儀表,衣著打扮首先要體現運動性,給人合體大方的感覺,還要體現時代精神。體育老師穿著整潔大方的運動服上課能激起學生的運動欲望。另外,由于體育老師每天工作都是在運動難免會出汗,還要做到勤沐浴勤換衣。教師時刻注重自己的儀表,贏得學生的認可,更有利于體育教育教學的開展。
3.注重體育教學語言
體育教學語言不是一般的口頭語言和背誦教案,而是一種規(guī)范化的、專業(yè)化的有色彩的特殊語言,即體育術語,在整個教學的組織、講解、示范等環(huán)節(jié)都有重要的影響。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一個對動作技術掌握得非常好的教師,由于言語乏味,不能正確運用語言對一個內容、一個動作的講解,講得口干舌燥,學生還不能領會其意思。而有的教師口齒伶俐,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強,往往幾句話就使學生茅塞頓開,并很快掌握動作要領技巧。
體育教學語言是體育課堂教學和訓練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經過平時點滴的積累,多融合其他學科的長處,特別是語文水平的提高,在課堂上妙語連珠,深深吸引學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各種體育知識和技能,身心全面發(fā)展,感悟體育語言的文化含量,提高體育文化修養(yǎng),真正享受到體育應有的娛樂健身功能,最大限度地領悟體育的無窮魅力。
4.正確對待學生的自我表現欲
自我表現欲,是人類的基本欲望之一,同成年人相比,小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有不同的特點,顯得更幼稚、更盲目、更沖動和外露。因此,認真研究和正確對待小學生的表現欲,已成為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熱點問題之一。
從年齡階段看,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七至十一歲左右),表現欲帶有天真、幼稚和盲目的特點,反映方式是激烈、旺盛的。小學五年級至六年級(十二至十四歲左右),表現欲已具有一定的明確性,但反映方式仍是強烈的。從學生對體育教學主觀認識看,對體育教學有較高的認識和關注(如學校的三好與體育成績掛鉤),其表現欲顯得積極、熱烈、真誠、認真;反之,表現欲就消極、冷淡,甚至會顯現出“逆向”表現欲。
4.1要善于及時發(fā)現學生的表現欲。教師除了要發(fā)現那些外露、活躍學生的表現欲外,更要及時發(fā)現那些內隱、含蓄、帶有某種自我抑制的學生的表現欲。因勢利導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個性,有重要的意義。
4.2要用愛心保護學生的表現欲。學生對體育教學有了積極旺盛的表現欲,教師就要珍惜保護。保護學生的表現欲,就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當學生的表現欲以某種方式反映出來時,教師要給予理解、關懷和適當的鼓勵,即使不能讓學生的表現欲付諸行動,也要用愛心對學生的表現欲表示稱贊、支持然后給以解釋,不能對學生的表現欲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用“你不行”、“就你顯能耐”之類的話語給學生潑冷水,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5.關于課的開始與練習
5.1課的開始。先是復習前面所學的內容,這個內容選擇可以是較早前學習的,也可以是上一單元或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技能,如有忘記,教師要安排短時間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然后提出本節(jié)課的目標,并講解學習目的,教師要進行多次示范,幫助學生觀察和掌握動作學習的要領。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提供教學提示,給予語言、視覺包括直覺觸覺等方面的提示,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該環(huán)節(jié)可以理解為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和理解動作及方法所采取的有效教學策略。而且該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只在此處使用,它將延伸到該教學模式的下一個步驟。
5.2課的練習。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提問、引導、幫助學生練習,并對學生的練習及時予以評價,引導學生主動負責地進行學習和體驗成功。練習中教師要設置不同水平的練習和要求,讓學生選擇練習,稱之為“邀請式教學”。學生在練習中會體現不同的練習結果,針對這一結果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適宜難度的練習任務,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練習內容。在練習環(huán)節(jié)的后半段,教師組織學生將所學的技能通過游戲比賽中運用,教師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作評價。在整個練習中,教師要始終關注如何讓任務變得更有趣,如改變練習環(huán)境、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及幫助學生獲得成功感等。
6.活用生活中的設施資源
在日常生活中要發(fā)覺可利用的一切設施為體育教學服務,變革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件,這樣不僅能給我們體育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生活中的膠圈、報紙、學生的書包等。筆者曾針對礦泉水瓶功能開發(fā)上了一節(jié)課:熱身游戲鉆山洞(礦泉水瓶比作照亮的燈);韻律熱身操“鈴兒響叮當”(礦泉水瓶用來做鈴鐺);投擲練習(礦泉水瓶成了噴射器、手榴彈);拓展練習中(礦泉水瓶用做保齡球、足球等);接力游戲(礦泉水瓶做障礙,學生進行跑繞、跨、跳障礙的練習);放松練習(礦泉水瓶作為放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