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偉
摘 要: 課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學效率,轉變教師的授課方式,實現學生成才模式的變革;翻轉課堂是先學后教;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更多的是指導者和知識的傳遞者。
關鍵詞: 翻轉課堂 導學案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新課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學效率,轉變教師的授課方式,實現學生成才模式的變革,但是教學實踐轉變很難。在本學期我親自參與了學校開展的翻轉課堂嘗試,有一些體會和反思。
一、教學程序的“翻轉”及教學方法的變革
翻轉課堂是先學后教,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所以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并由此使學生產生反思。
(一)微視頻的制作
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之一是觀看微視頻,網絡技術能夠成為學習的主力幫手,在學習中發(fā)揮正能量。本節(jié)課微視頻錄制的時間是15分鐘,放在網上讓學生觀看學習,設計的思路和特點如下:
1.設計思路:微視頻講述“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即雅爾體系的瓦解,蘇聯解體的原因、影響及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多級的崛起。教師以兩極格局的解體和多極化加強的因果關系,依此邏輯關系勾勒微視頻的線索,使基礎知識以精煉地呈現,為接下來課堂開展有效教學奠定基礎。
2.設計特點:在微視頻講解過程中,要對課本知識點的邏輯關系講透講明,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在最后提出思考問題:如兩極格局瓦解的影響?多極化加強下中國怎樣崛起?多極化強化產生的影響?你有怎樣的收獲和啟示?將這些問題先拋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以便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和交流。
(二)預習學案的制作
學生自主學習的另外一個途徑是完成導學案,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視頻講解,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主干知識更深入的了解。學案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目標:①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加強的史實;②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③分析中國和平崛起。
2.學習重點:理解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歷史分析能力。
3.學習難點:對比美蘇的大國之夢和中國夢。
4.情感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兩極格局瓦解之后世界朝著多極化發(fā)展,從而認識中國崛起的現實意義。
(三)總結學習的收獲
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要求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學習的收獲,以便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扎實,運用自如,有針對性地學習。
(四)學生問題的收集
翻轉課堂是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形成的問題而開展教學的,因此需要在課前對學生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進行篩選,挑出有足夠思考含量的問題在課堂上講解。所以課前教師進行了統(tǒng)計,一共收集了15個問題,在課堂上一一作答根本來不及,另外有一些問題是無效問題,偏離了主線,屬于學生異想天開。摘選了4個問題準備在課堂上展開討論:①蘇聯解體之后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②歐洲一體化的原因和特點?③怎樣認識俄羅斯的崛起?④多極化產生的影響?
二、課堂教學的互動化
(一)學生合作學習
翻轉課堂的流程是先預習,然后課堂上合作探究,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互動性。因此在自主學習當中已經分了8個組,由組員推舉組長,負責問題討論的結果總結形成文字,
(二)學生展示成果和探討問題
課堂上展示小組在預習當中取得的成果。小組長負責上臺展示并講解,其他組對展示的成果和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相互辯論,交換意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考和探討的深入度和活躍性超出了預期效果。如“中國夢和美蘇的大國之夢”進行討論時,學生結合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提出自己的觀點,旁征博引,比較美蘇的爭霸野心,總結中國夢與美蘇大國之夢的區(qū)別,讓教師大感意外。相信給學生時間和討論空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三)學生從情感價值觀進行總結
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之后,從現實角度出發(fā),每一個小組選派一名學生進行總結。如5組從“多極化趨勢下中國如何崛起?”闡述了本組觀點,這樣讓學生在反思、探討和交流中學習,從過程與方法目標看,任何學習過程既是一個獲取知識的過程、提升能力的過程,又是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人格的建構過程,忽略過程與方法,許多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無法得到充分展現和培養(yǎng)。三維目標的相互支持,使課程目標更具完整性和操作性。
(四)教師當好新角色——導師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更多的是指導者和知識的傳遞者。在授課當中引導學生對重難點進行梳理引導,使學生真正理解課程內容。在學生討論發(fā)言過程中,教師傾聽的同時對討論中出現的困惑或分歧給予適當點撥。如課堂上出現學生提出“俄羅斯的崛起之后成為美國的敵人”,因為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讓學生偏離主線,所以教師點撥“在全球化一體化加強的時代,美俄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由此可見,翻轉課堂絕不是視頻取代老師,學生也不是孤立地學習。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探討問題的引領和提升非常關鍵。
三、課后反思和感悟
這節(jié)課作為學校翻轉課堂的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教師課后反思起來,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預習學習時間的安排
翻轉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是通過微視頻和學案完成的,因此在學生學習壓力和時間不充足的前提下,利用課余時間觀看視頻和完成學案困難重重,每一個學科在上課之前都錄制15分鐘的微視頻,9個學科加起來近兩個小時,在現階段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完成不太現實,所以如何提升課前預習效率有待探討。
(二)課堂師生互動要更積極
在授課當中,隨著學生問題的提出與思考、討論的進行,課堂就成為解決問題的場所,表現為課本知識和教師的對話,表現為師生之間誠摯的交流與對話,如解決“中國夢與美蘇大國之夢的區(qū)別”問題時由于學生的認知程度不同,因此發(fā)言不太踴躍,教師主導問題的解決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得比較少。因此在課堂中可以更開放些,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充分表達觀點,讓師生充分互動,在交流中將智慧和啟迪內化心間,這才是翻轉課堂應該實現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提高綜合素質
在教師授課過程中,會涉及多學科內容,不僅需要教師提升素質,更新教育理念,而且要豐富政治地理等其他學科知識。如果歷史老師擁有大氣磅礴的宏觀視野和挖掘歷史細節(jié)的專業(yè)功底,那么在此基礎上教學引領必然駕輕就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