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相應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也在隨之變革。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中數學的開放式教學(主要從開放式教學的意義、含義和主要途徑等方面進行教學),通過相關實例與理論相結合進行總結與研究分析。
關鍵詞: 高中數學 開放式 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中有比較難以理解的抽象幾何及函數等問題,對學生的自信心及興趣是很大的考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特別是一些難以理解的公式及概念等,由于不會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導致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沒有用處的,從而放棄對數學的學習。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漸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及自信心。
一、開放式教學的基本含義
開放式教學指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數學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思考相關數學問題,就數學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題的基本思路[1]。開放式教學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比較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及課堂氛圍,讓學生不再處于被動地位。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幾個主要方面(學習方法方面,學習資源方面,學習環(huán)境方面)進行變革,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發(fā)揮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由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實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充分掌握好數學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高效而又輕松地學習[2]。
二、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主要途徑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仍然是聽老師講,就課程的相關重點及難點進行筆記記錄,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及主觀能動性非常欠缺。新課標改革之后,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盡最大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完全融入數學課堂教學。教育工作者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此基礎上根據相關的課本理論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鼓勵學生上臺解題。課后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學習方法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靠的就是不服輸的勇氣及自信心,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及教學方案,激發(fā)全班同學對于學習數學的熱情。另外,數學老師可以設置相關的情景,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實際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體會到數學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舉例來說,在學習高中數學平面幾何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覺得平面幾何對于生活來說毫無意義。教育工作者應該引入相關概念,例如高速公路,公路的中間比公路的兩邊高,其主要是為了防止積水,而公路的外圍拐彎處中間則稍微凹進去,這樣設置是為了防止意外出現(xiàn),因此兩者之間形成了矛盾,既要防止積水又要預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對于此矛盾的解決是利用了幾何知識。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小組學習活動。
高中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數學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及優(yōu)劣勢進行不同的分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解題過程中體驗到解題的樂趣,從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小組進行討論后,對于小組所取得的成果及采用的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鑒定,對于完成任務比較積極及比較出色的學生給予大力的表揚,對于小組討論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及學習效率。
三、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主要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育工作者應該設置相關的思維情境,積極主動地指引學生思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程教學,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放式的數學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再依據相關的數學課本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高中數學開放式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因為教育工作者在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不同水平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在討論過程中形成合作的精神。
四、結語
開放式教學在目前來看,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有很重要的影響。在之后高中教學模式的研究實踐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不斷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加以改進,以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巧平,方麗麗,徐瑩瑩.“項目學習”在昆明實驗中學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12(02):23.
[2]才旦卓瑪,李鯤鵬,司娜友.讓學生體驗“研究”的魅力——以高中數學教學為例[J].文學教育(中),2012,10(08)::120.
[3]陳茂葉,趙松平,李玉樹.走進高考—高中數學變式教學的運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