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日蘇榮
摘 ? ?要: 幼兒教師應當熟練掌握普通話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順暢、準確地說普通話。
關鍵詞: 幼兒教學 ? ?教師語言能力
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兒教師主要通過語言和孩子們交流,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所以在教學工作中如何運用語言顯得尤其重要。對幼兒教師來說,其語言既符合對所有教師的一般語言要求,又要反映幼兒教育特殊規(guī)律的特殊語言要求。為促進語言規(guī)范,要學習語言學方面的理論書籍。
一、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
有一次午飯時,孩子們很吵,于是我說:“咦,我們教室里什么時候飛進來那么多小蜜蜂,嗡嗡嗡嗡的,多吵呀!我們快把它們請出去,別打擾我們吃飯了?!焙⒆觽兟犃硕夹ζ饋?,笑過之后便安靜地吃飯。這就是富有趣味性語言的魅力。此外,生動形象的語言還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把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自覺、主動地學習。如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講故事的語言應該夸張、生動,富有趣味性,如用又粗又澀的聲音扮演鴨爸爸;用惡狠狠的腔調演繹大灰狼;用陰郁沉悶的怪聲表現(xiàn)老巫婆等,這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把幼兒帶入童話世界,之后交流、教學會順利且充滿活力。
二、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
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探索。如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可以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系呀!”“你試試看?!薄霸傧胂?,就能想出來了?!薄斑@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边@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力量,是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增強完成任務的信心。
三、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jié)奏明快的語言
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jié)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弱,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這樣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痹诮逃變函B衣服時,我告訴幼兒:“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边@些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松自然地學會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其情操。
四、教師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這就決定了教師使用語言時應當避繁求簡。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應使用句法結構較簡短、詞匯涉及范圍較小的語句。比如,當幼兒不愿意吃胡蘿卜時,如果說:“胡蘿卜里含有大量胡蘿卜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給身體提供需要的營養(yǎng),預防各種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們都要吃胡蘿卜?!边@樣的話孩子們不容易理解,效果自然會不盡如人意。如果簡單地說:“胡蘿卜很有營養(yǎng),吃了對小朋友的身體有好處?!蔽蚁牒⒆觽儜摃}卜有新的認識。因此,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單、直白。
五、采用語言示范,糾正幼兒不完整的語言,幫助幼兒的語言表達更準確、完整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掌握語音的關鍵期,也是掌握詞匯和語法迅速的時期,因而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無論是語音、詞匯,還是語法都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和糾正。比如:三歲左右的幼兒,發(fā)音器官發(fā)育不夠完善,常把“哥哥”說成“得得”,把“老師”說成“老?!钡龋@些都需要教師正確示范,幫助糾正。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說話經常發(fā)生用詞不當?shù)那闆r,如“一頭馬”、“一條褲子”等。幼兒說話往往說半句,還有就是說主要的詞省略其余詞。
六、采用提問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興趣,幫助幼兒拓寬思考角度
兒童的心理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需要適宜的語言刺激。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設計難度適宜的問題,讓兒童“跳”一下就“摘到果子”,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并積極思考,從而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
七、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比賽,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組織教師進行講故事比賽中,對教師的語言表達有更高的要求:要求發(fā)音標準、用詞恰當、表達自然、語句通順、語句規(guī)范、中心突出、口齒清晰、層次分明、音量適當、結構嚴謹、語速適宜、表達準確。在組織教師看圖講述比賽時,可選取一定數(shù)量的好詞好成語,讓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充分運用,而且要用得恰如其分。開展幼兒童話故事創(chuàng)編活動,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是對教師語言表達的一次考驗和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
八、借助各種手段,增強語言的趣味性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就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為使幼兒愿意聽并引起高度注意,教師的語言感染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言風趣、講解生動會使活動充滿樂趣,使活動像蜜一樣“黏”住幼兒的心。為增強語言的趣味性,教師要善于從幼兒活動實際出發(fā),或借助語言形式和手段,或借助故事、謎語、游戲、兒歌,或利用多媒體、教具、表情、動作等輔助手段,使內容生動、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從而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總之,語言是一門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幼兒教師要在掌握規(guī)范化語言的基礎上做到人性化、藝術化。同時還要盡量擴大知識面,吸取世界各種語言的精華,掌握幼兒教育規(guī)律和發(fā)展,不斷搜集專業(yè)的信息,博采眾長,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yè)素質,充分發(fā)揮語言魅力,使天真無邪、純真可愛的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邦勇,傅淳.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園內管理制度探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