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葉娥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日益深入,當前教育對高中數(shù)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33”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在高中數(shù)學中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333”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究。
1.強化理論基礎,提高教學模式應用的合理性
“333”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三個目標、三層學習、三次練習”的簡稱,其中三個目標主要包括學什么、怎樣學和學怎樣;三層學習主要包括自學、導學和探究;三次練習主要包括課前演練、課堂檢測和課后鞏固?!?33”教學模式是順應時代教育要求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衍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低下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轉變師生觀念,提高教學模式應用的適用性
正所謂:“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苯虒W只有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實際的教學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大都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教學模式應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使得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不高,加之學生對于教學模式的認識不清,無法有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所以實際學習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轉變師生教學觀念,深化他們對于“333”教學模式的理解和認識,強化他們對于“333”教學模式的記憶,提高他們對于“333”教學模式應用的靈活性勢在必行。
教師首先需要在課下全面學習“333”教學模式的具體含義及應用策略,然后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適用性、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的實際效果和質量。如上所述,“333”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三個目標、三層學習、三次練習,并且這三個“3”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如果強制性將這些部分割裂,就會大大影響實際教學效果。比如,對于三個目標的訓練過程中,教師為了可以更好地貫徹“怎么學”這一教學目標,可以采用自學、導學及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從而大大提高實際教學效率。又如,在講解“二次函數(shù)”部分知識的時候,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大部分課堂時間放在二次函數(shù)圖形及其性質方面上,而不應將過多時間放在二次函數(shù)本身的定義上,這些知識只要學生自學即可掌握。
3.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模式應用的靈活性
傳統(tǒng)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主要采用“填鴨式”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缺乏創(chuàng)新性,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處于被動聽課狀態(tài),雖然部分教師會與學生就一些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實際的問題交流非常有限,無法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在“333”教學模式下,需要豐富現(xiàn)有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確保教學方法應用的靈活性。正如上面對“333”教學模式研究所述,它其中包含三種課題、三種步驟和三個環(huán)節(jié),而其中的三種步驟則是學習方法層面的內容,尤其是其中的怎么學則更是對學習方法方面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導學及探究式學習等方法進行綜合性學習。
另外,在“333”教學模式下,教師還可以采取板塊式教學和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其中板塊式教學可以有效解決當前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問題。它可以通過科學的課堂板塊劃分緩解學生長時間聽課中的疲勞感,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注意力分散,比如將課堂劃分成3—4個相互獨立的教學“板塊”,但是各個板塊之間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通過這樣的板塊式教學,由簡到難,由淺入深,逐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則是在教師的指引下,由學生對待學知識先進行學習,然后教師再進行授課。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從而在聽教師講課的時候更具有針對性,所以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4.增加練習強度,提高教學模式應用的針對性
正所謂:“熟能生巧?!痹趲熒^念轉變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提高“333”教學模式在高中課堂教學應用中的效率,教師需要加大學生在該模式指導下的練習強度,即強化學生在“練”方面的作用?;诖耍咧袛?shù)學教師每節(jié)課需要為學生預留10~12分鐘的時間開展訓練的任務。而就訓練的具體內容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進行自學演練,通過學生自學演練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實際的應用比較簡單。其次,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教學檢測,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練習題,從而讓學生通過練習提高他們對于本節(jié)課堂內容掌握的牢固程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問題設計要具有適用性和層次性,同時要因材施教,提高練習質量。最后,教師可以通過課后鞏固練習的方式加大學生練習強度,而該方面的內容則可以設計得靈活一些,從而提高學生做題的有效性。
總之,學無定法,教無定則。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tǒng)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期教育對高中數(shù)學教育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變革勢在必行。在實際的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333”教學模式,同時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從而不斷提高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