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梅
摘 ? ?要: 高中語文教學內容較多,包括作文教學、閱讀教學、語法教學、文言文教學等,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語文學習是與文字打交道,通過文字的閱讀和傳遞,讓學生學有所獲,并學以致用,這就顯得閱讀極為重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考察的內容,閱讀都占有相當大的分量,針對語文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并依據(jù)學情和教學內容,采取適當?shù)姆椒ㄌ岣呓虒W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語文 ? ?閱讀教學 ? ?教學有效性
高中語文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除了完成識字教學、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既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又是高中語文學習的方法,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但就目前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說,還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生的閱讀興趣淡薄,不喜歡閱讀課,很多學生在閱讀上不努力,很少主動地閱讀課外知識,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掌握一些閱讀教學方法。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探究了一些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希望對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想方設法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語文閱讀。
針對高中生語文教學來說,除了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研究學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定要認真研究學情,在既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下,為實現(xiàn)既定的閱讀教學目標,可以適當?shù)赝卣归喿x內容,豐富語文閱讀方法,比如自我閱讀、全班齊讀、競賽朗讀等。至于采取何種方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情的變化,自行調整,有效閱讀教學一定不是刻板的枯燥的教學,必定是積極的有興趣的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尊重學生的閱讀理解,每一位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有些時候是不一樣的,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教師就應給予鼓勵,這樣長期堅持,學生就會主動閱讀,自然閱讀能力就會提高。當下,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新鮮感,進而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生閱讀《沁園春·長沙》的時候,由于學生對這段歷史不是很了解,即使看懂了文章,也不一定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因此我在學生閱讀之后讓他們帶著心中的疑問,觀看大型歷史劇《長沙保衛(wèi)戰(zhàn)》的有關橋段,視頻的播放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的沖擊,也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大概內容,在認真觀看之后了解更多的故事內容,提高閱讀興趣,為孩子的深入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通過采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過程,大大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二、突出高中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寫作知識和閱讀知識等,其中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還要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比如生字、短語、語文語法等基礎知識的了解,要掌握閱讀中出現(xiàn)的優(yōu)秀句子和段落,不僅為日后的閱讀,而且為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生要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還要勤于閱讀,善于閱讀,所謂熟能生巧,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自我閱讀、自認做好閱讀記錄和閱讀筆記,強化閱讀反思,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揮積極性,自己通過自主探究和查找工具書解決的問題就自行解決,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只是引導者和輔助者,而不是主導者。在高中生開展閱讀過程中,要追求閱讀的質量,適當增加閱讀數(shù)量,對于名詞佳句要多加掌握。對于閱讀材料的選取要緊扣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切記選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在教學《孔子語錄》的時候,學生對孔子已經有一定的認知,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開展適當?shù)恼n外閱讀,如《論語》白話文選段、《論語故事》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積累語感,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三、精心設計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增強閱讀的教學效果。
對于高中生來說,課業(yè)不是很重,按照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方法,適當?shù)赝卣归喿x內容。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不僅僅局限于語文教材,還可以依據(jù)學情和教學內容,采用期刊、課外讀物等上面的一些閱讀素材,這樣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課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接受更多的閱讀材料,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語感,讓高中生感受大閱讀的意義所在。閱讀作業(yè)要精心設計,只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即可。在作業(yè)的完成方式上,可以是閱讀、閱讀背誦、讀后感等。在閱讀主體上,可以是小組合作閱讀與探究,也可以是學生和家長一起閱讀,這樣學生不但能收獲閱讀的知識,還能感受到同學友情和父母關愛,可謂一舉兩得。如在閱讀《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講課之前,對恩格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講話事先做好調查,可以與父母一起探究,了解馬克思的事跡,對于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自己先解決,通過查字典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率和識字興趣。但是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且閱讀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一旦遇到閱讀困難,學生就可能會放棄閱讀,這樣就實現(xiàn)不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對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只要教師從學生出發(fā),認真地研究閱讀內容,突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就一定能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嵐嫻.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探究[J].語數(shù)外學習,2014(07).
[2]丁大偉.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卷宗,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