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群
摘 要: “潛能”,是潛藏在人體內的一種特殊的功能;指潛在于體內的一種能力或能量。每個孩子身上或許都存在某種未知的潛能,如果能把這種潛能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出來,那么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定會給我們帶來意外驚喜。一個善于激發(fā)孩子潛能的老師,才是真正英明的老師;一個善于調動孩子自身積極性,讓孩子發(fā)揮出最大潛能的老師,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
關鍵詞: 觀察 開發(fā)潛能 教師素質
記得上初中時,我成績還算不錯,但并不拔尖,我對自己的學習有點小失望。有一次,語文小測驗,我考得很不錯,老師表揚了我,說我很有學習的天賦。于是我每天比以前更勤奮,我的學習潛能和動力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出來,后來我果真每次測試都名列前茅。所以我相信,如果我也能像那位恩師一樣,用賞識的眼光看孩子,用觀察的眼睛找亮點,那我也可以成為激發(fā)孩子潛能的鑰匙。
下面結合我的一些教學經歷,談談挖掘孩子潛能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師要認識到“潛能對人一生的重要影響”
也許我們現(xiàn)在還是會過多地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成績上,而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古往今來,凡是那些璀璨耀眼之人,或許原本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就像大發(fā)明家愛迪生,他剛上學時,被老師誤認為是一個“低能兒”而無法教他,幸而他母親不這么認為,她決心把愛迪生教成一位偉大的天才,結果,她真的成功了。試想,如果母親和老師有同樣的想法,那么后果將多么可怕。我們應該感謝愛迪生,更應該感謝他的母親,那位開啟他潛能的真正的“教育專家”。
二、如何開發(fā)孩子的潛能
我們在開發(fā)孩子潛能的時候,首先要從尊重客觀和眼前所面對的事實出發(fā),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愛好。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他們自身的特長,如何叩啟這扇門,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一)仔細觀察
據(jù)調查,老師能找出孩子才能的可能性只有4%,而父母能準確找出孩子才能的概率則高達60%。這說明父母對孩子持續(xù)不斷的觀察和關愛有多么重要。如果老師也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那我們不是也可以發(fā)掘出孩子更多的潛能嗎?在平時學習中,我們要經常注意孩子的行為舉止、喜好,分析孩子的特點。比如,他雖不喜歡繪畫,卻很喜歡唱歌;雖然他上課不怎么舉手,卻很愛幫助同學;雖然他學習很馬虎,可他卻對作業(yè)以外的事特別有研究……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蛛絲馬跡都捕捉并記錄下來,再歸納出孩子的性格與愛好等,從而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孩子引導和激發(fā),說不定“天才”就在身邊。
(二)制造機會
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性格、愛好,下一步就是要制造更多機會讓孩子進行展示,獲得肯定,從而放大孩子的潛能。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教孩子們數(shù)學和美術(兼的),在數(shù)學課堂上,有一個瘦弱的小男孩,總是默默地坐在那里,靜靜地聽課,難得舉手發(fā)言,屬于容易被忽視的孩子??稍诮o他們上美術課時,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畫畫,而且富有創(chuàng)意,充滿想象力,我把他的畫展示出來,大家都發(fā)出了贊嘆聲,我請他當小老師,以他的畫作為大家學習的素材,還夸他是我們班的“小畫家”。以后每次的美術課,他總是畫得又好又快,畫完了還不忘繼續(xù)用自己的紙作畫,并送給我,每節(jié)課我都很期待收到他的“佳作”,現(xiàn)在他的數(shù)學也學得特別棒。
(三)耐心等待
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適當機會,但并不是每朵花苞都能順著你的美好理想而綻放的,這時,我們需要等待,而不是否定。和大家分享一個我眼中“問題學生”的事例:他,才上一年級,卻缺乏一年級孩子原有的天真可愛,每天關于他的小報告多達幾個甚至十多個,我也常常感到絕望,或許真的沒救了。有一次,我請學生幫忙理講臺,他自告奮勇說他很會整理,于是我就讓他試試,雖然結果我并不滿意,但我還是對他點點頭表示感謝。后來,我派給他一個更艱巨的任務——餐桌的“桌長”,雖然衛(wèi)生工作還有待提高,但他熱愛勞動的一面被我挖掘出來,現(xiàn)在,有關他的小報告在逐漸減少,一點一滴的改變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四)鼓勵贊賞
當孩子自己能動手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美,甚至掌聲。得到我們的肯定和鼓勵,孩子才會越來越自信。
三、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如何才能成為寶藏的開啟者,我們需要具備什么條件?下面就談談如何把自己培養(yǎng)成“愛迪生媽媽”。
(一)有一顆愛孩子的心
如果我們只是把“學生”看成“學生”,或許我們會錯過很多精彩之處。我們要心里裝著孩子,為他們的開心而開心,為他們的煩惱而煩惱,這樣,你才能走進孩子的心田,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有更多機會發(fā)現(xiàn)閃光點,發(fā)掘出他們的潛能。
(二)蹲下來看孩子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客觀地評價孩子,首先就要蹲下來看該子,不能總以成人眼光看待孩子。如果能夠“蹲下身子”面對孩子,或許就能在孩子迷茫的時候及時幫助孩子指明方向,為孩子排憂解難;如果能夠“蹲下身子”面對孩子,就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可信賴的良師……他們會蹦、會跳、會玩耍,會創(chuàng)造,花樣翻新,異想天開;他們好奇,喜歡探究,這是他們的天性,我們不能用成人的心理或成人的眼光去挑剔、限制和阻止。如果我們能胸懷一顆童心,用兒童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三)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兒童最佳的意志促進劑,每個孩子的興趣都有可能在一瞬間改變,同時可能在一瞬間萌發(fā)。我們要適時把握孩子萌生的興趣的那一刻,給孩子一個適當?shù)妮o助,這樣,孩子的興趣才能維持長久,才能逐漸得到發(fā)展。我們班的孩子都特別愛看書,雖然只有一年級,可有幾個孩子已經在看《三國演義》,還是沒拼音的,這都是語文老師巧施策略的功勞。她一開始給孩子們介紹了許多低年級的讀物,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可也有一部分孩子純粹翻書看插圖。于是,老師建立獎勵機制,誰讀完一本書(需家長簽名驗證),就獎勵一個小禮物(小尺子、小掛件等),漸漸地,愛看書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從一開始的“小興趣”變成了愛啃書的“大興趣”,這和老師的引導與支持密不可分。
每一個孩子都與生俱來擁有一個神秘寶藏,這就是他們的天賦才能,即使醫(yī)學上認定為弱智的兒童也不例外。如果這個寶藏從未被開采,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那將是非??上У囊患?。發(fā)掘孩子的潛能,就像為他打開一扇窗,他未來的世界會因此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