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霄盈
摘 要: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創(chuàng)設精彩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勤于動手,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電腦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構建高效課堂,啟迪小學生的智慧。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情境渲染 啟迪智慧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藝術學科,教師要細心研讀教材,不斷探索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不說電腦術語,而是讓學生自己接觸電腦,進行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手段和有效工具。電腦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教師要運用多媒體聲情并茂的圖像、文字、聲音和動畫等形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把信息技術教學游戲化、趣味化和生活化,調動學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合作交流學習體會。認真傾聽他人意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在探究中得到釋放。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信息技術的殿堂里自由飛翔,讓學生真正成為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主人。
1.精彩情境渲染,激發(fā)學習興趣
1.1運用游戲,導入新課。
電腦游戲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和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陳鶴琴曾經說:“游戲是孩子的生命?!钡拇_,電腦游戲能吸引小學生的眼球,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小學生不要長時間久坐,長時間久坐會影響學生的視力和身體發(fā)育,教師要把握好尺度。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游戲導入新課,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減少課堂活動的疲勞,在游戲中掌握信息知識。深入挖掘課本中比較有趣的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鍵盤指法的時候,單純地練指法特別枯燥,學生對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的要領掌握不好,學生興趣非常乏味,課堂很枯燥。如果教師帶領學生玩電腦小游戲,學生就會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玩《金山打字通》中的“金頭腦”游戲,看看誰在小組里打得快,獲得小組第一名,就和老師進行比賽,你們愿意嗎?學生立刻進入了游戲狀態(tài)。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現了問題,自己打字太慢,指法也不正確。有人提問:怎樣才能打字又對又快呢?教師及時導入新課,講解指法要領。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了打字知識,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親切、有趣,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境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指法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綻放精彩。
1.2巧用圖片,激發(fā)興趣。
圖片是形象直觀的,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年齡特點。他們從圖片上輕易地辨別出好看與否。圖片能使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上得更親切、自然、生動,使學生理解清楚,記憶牢固知識點。圖片活潑鮮明,突出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師巧用圖片讀取文字信息,同時把文字內容空間化、時間化和動態(tài)化,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認為課堂新鮮有趣,容易進入狀態(tài),喚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動機,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無需多言,學生在情感上已和信息技術產生共鳴,激發(fā)探究興趣,達到快樂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用Word軟件《插入圖片》時,課前欣賞小學生制作的圖文并茂的生日賀卡和詩配畫等。學生認為這些圖片太漂亮了,產生了強大的動手操作欲望。教師演示在Word中制作賀卡的方法,讓學生邊聽講邊實踐。教師指導學生先要選好賀卡的背景圖片和頁面的邊框,然后插入自己喜歡的背景音樂,點擊“Office按鈕”之后,再單擊“Word選項”的按鈕,在左側的對話框中點擊“常用”選項,用自己欣賞的藝術字添加祝福文字,點擊保存選項即可。整個課堂充滿樂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賀卡的制作方法,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靈活多樣,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信息技術美的熏陶,獲得成功體驗,身心得到發(fā)展、激情得到釋放,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實用性。
2.營造和諧氛圍,張揚學生個性
2.1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是主要內容。教師可以采用競賽、游戲等方法激勵學生積極操作,避免操作的乏味性。在操作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動手實踐習慣,倡導學生主動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做到與眾不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在動手中學習。例如:在教學《殺毒軟件的使用方法》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認識計算機殺毒軟件,有瑞星殺毒軟件、卡巴斯基殺毒軟件、金山毒霸殺毒軟件、諾頓殺毒軟件和驅逐艦殺毒軟件等,教師演示使用金山毒霸2008軟件手動殺毒。先啟動金山毒霸2008殺毒軟件,選擇需要查殺的文本或文件夾,然后單擊“查殺病毒木馬”的按鈕,全面啟動對病毒的查殺。掃描全部結束后,如存在風險程序,軟件就會自動彈出風險程序的處理界面,只要單擊“清除”就可以。教師演示講解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上機操作,檢查自己的計算機是否中病毒,并做相應處理,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使用金山毒霸殺毒的方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效果良好。
2,2任務驅動,樂學不倦。
任務驅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的一種體驗。教師讓學生以實際的任務明確信息學習的意義,進行有意義的課堂學習,而許多任務只是信息技能的訓練。例如:在教學閩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信息技術“常用的字處理軟件”一課后,教師鼓勵學生按任務要求自己完成作業(yè)。任務(1):自學課本P11-13頁的內容,說出結果,自己完成表格。任務(2):綜合實踐活動。自己調查或走訪身邊的有用電腦經驗的人,了解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樣進行文稿處理的,做好訪談記錄。學生在經歷各項活動后,會認為完成任務很開心,從這些活動中他們知道了常用的字處理方法,感到愉悅和自豪,拓展了思維的空間,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張揚了個性,有利于培養(yǎng)自學能力,從中獲得了更多樂趣。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藝術,教師不斷地探索教法。創(chuàng)設精彩的情境,調動小學生的多感官,拓寬學生的信息視野,鼓勵學生自主實踐,抵制不良信息。在實踐中求知,在探索中創(chuàng)新,張揚個性。
參考文獻:
[1]周高強.淺談如何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J].學周刊,2014(26):92.
[2]王蕊.讓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活起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9):153.
[3]殷桂霞.在實踐中求知在探索中創(chuàng)新[J].才智,2014(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