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們工作的必要技能。但是不論是小學教學還是初中教學,對于信息技術教學都不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不了,給以后的初高中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壓力。本文從信息素養(yǎng)角度討論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獻言獻策。
關鍵詞: 信息素養(yǎng) 小學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一、信息素養(yǎng)的定義及其特點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門技能,那么對信息素養(yǎng)又有多少了解呢?首先說一下信息素養(yǎng)的定義:信息素養(yǎng)是由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個方面所綜合起來的一種道德約束。它具有高效性、選擇性、批判性、實踐性和延續(xù)性五大特征。高效性是指獲取信息有很多途徑,選擇性是指信息的采用具有一定主次,批判性是指信息是否有效需要自己判斷,實踐性是指信息技術的熟練需要實踐完成,延續(xù)性是指信息能力可以使人終生受益。
二、基于信息素養(yǎng)視角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
1.改革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能。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師角色的轉變,構建新型的課堂模式。信息技術課堂上是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所以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是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主要方法。那么怎樣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呢?第一,需要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教學方法要多種多樣,如果僅僅是口傳心授的方法,則肯定不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學方法要多種多樣,充分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例如在教學繪圖工具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其他學生繪圖過程的視頻,從而使學生有初步了解,激發(fā)他們學習繪圖軟件的興趣。第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特點很突出的課程,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兩個人用一臺電腦進行操作,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問題,而且可以彌補一個人學習枯燥的不足。
2.完善評價標準,給予學生更多的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機會。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評價一個學生不僅是由教師評價,還有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所以評價的多元化是以后發(fā)展的趨勢。那么關于評價標準應該如何完善呢?首先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評價比重比較高的應該是學生的操作性,教師可以從學生平時的練習及家庭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加以評價,同學之間可以通過平時的一些競賽或者其他活動進行評價。其次應當是學生的理論知識,這一點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筆試,就是常見的考試,還有一種是口試和現(xiàn)場操作,由教師準備多道題目,學生隨機抽取,進行口頭解答或者是現(xiàn)場實踐操作,并且整個過程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屏幕進行展示,教師和學生同時評價。最后的評價是綜合評價,不僅是學生的課程,而且有平時的競賽成績和其他等。多方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就可以全面發(fā)展,并且多方同時評價,使學生的評價更全面,也更真實,學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自身不足等。
3.與其他課程相結合,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信息技術課堂是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主要途徑,但是并不代表其他課堂就不重要,要和其他課程相結合,注重和其他的學科整合,在所有的課堂上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學科相對比較少,除了語文、數學和英語以外,其他學科分類基本較少,所以和其他學科的整合比較簡單。比如在學習鍵盤的時候,可以和英語的字母學習相結合;在學習word的時候,可以和學生的作文和日記相結合;在學習畫圖軟件的時候,可以和美術課程相結合??傊?,要將其他學科的知識盡可能地通過信息技術實現(xiàn),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而且可以把對其他學科的興趣轉移到信息技術上,更可以把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轉移到其他學科上,做到學業(yè)上不偏科,多學科共同發(fā)展。
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增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空間。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所以單純的學習理論是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誤區(qū),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達到信息技術的教學目的。在學習理論的時候,和操作同時進行,比如在學習office辦公軟件使用的時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每個按鈕的功能的時候進行操作演示,并且展現(xiàn)一下操作以后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師在講解信息技術操作的時候,要使語言通俗易懂,照顧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避免各種陌生的專業(yè)詞匯讓學生失去興趣。
總之,當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環(huán)境決定了信息技術是每一位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但是目前從小學就不注重信息技術教學,信息素養(yǎng)的低下是當前很多人的通病,原因是信息素養(yǎng)不是從小培養(yǎng)的,而是在上了大學以后通過一些不得不進行的工作自學得到的,信息素養(yǎng)沒有受到系統(tǒng)性的訓練,導致這種問題的存在。所以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應當從小學開始,只有從小學培養(yǎng),學生才不會在信息技術如此發(fā)達的情況下迷失方向,使自己不會誤入歧途,做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麗衡.信息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J].懷化學院學報,2013,06:114-116.
[2]甘耀明.基于活動體驗的小學信息技術開放式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02:52-54.
[3]陳俊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