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夢娜
近年來,幼兒園越來越重視科學教育活動,各種科學活動逐步開展起來。在此前提下,我們認真落實各個科學活動,但還是發(fā)現(xiàn)孩子們無論是題材的選擇、材料的準備,還是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等層面都比較薄弱,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專題并沒有取得真正的實效。為了真正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文章探索培養(yǎng)幼兒科學預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有效教學法,形成系統(tǒng)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筆者結(jié)合游戲活動“好玩的磁鐵”,談談對初探科學活動的幾點認識。
各個科學活動的開展,在潛移默化間,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科學能力。我們班的孩子大部分比較好動,富有好奇心,喜歡觀察和發(fā)現(xiàn)新鮮的事物,對科學活動比較感興趣。但是由于科學活動是集體性的教學活動,孩子在能力方面的差異性有時無法彰顯出來,有些科學活動中包含很多形式相似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一次次重復、類似的操作不斷地在消耗孩子們對于科學的興趣。那么到底如何落實科學活動呢?偶然地,我從“好玩的磁鐵”這一游戲中獲得了一些小啟發(fā)。
一、“好玩的磁鐵”——準備階段
(一)品活動目標的確立。
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庇谑俏覀儼驯敬位顒拥哪繕硕椋?/p>
1.通過探索活動,感知磁鐵的兩極,初步了解到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指南》提出: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2.學習仔細觀察磁性現(xiàn)象,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書探索的結(jié)果。(《指南》提出:能經(jīng)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
3.發(fā)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品活動過程的安排。
在合理地安排特色活動的前提下,我精心組織了本次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玩一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預見能力)
通過實驗操作彩色磁鐵碰一碰這個活動,既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又為下面的探索磁鐵的特性奠定了基礎。這無疑在初探游戲中的科學活動中,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動一動、玩一玩、想一想中可以落實我們的專題工作。
第二環(huán)節(jié):嘗試活動。(實踐出真知——探索能力)
這里通過嘗試、實踐,體現(xiàn)了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形狀磁鐵碰一碰,既符合科學游戲的特點,又使幼兒探索的方式、方法得到鍛煉,體驗成功感,符合“實踐出真知”這一道理。
第三環(huán)節(jié):游戲活動。(玩中學、學中玩——思維能力)
科學活動注重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游戲中的科學活動也不例外,這里的第二次操作有了前面的基礎,顯然能更好地突破兩個目標的實現(xiàn)度。其實,游戲中的科學活動也離不開“玩中學、學中玩”這一道理。
第四環(huán)節(jié):收拾整理活動。(德智雙面發(fā)展——整理能力)
一個活動,總離不開一個好的結(jié)尾。游戲活動中的科學活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德智雙面發(fā)展”的機會。
“好玩的磁鐵”這一專題科學活動主要讓孩子通過探索,感知磁鐵的兩極,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體驗活動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教師應重點指導幼兒學習仔細觀察磁性現(xiàn)象,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探索的結(jié)果。
二、“好玩的磁鐵”——實踐階段
(一)案例觀察——關注細節(jié)點滴。
“孩子們,老師這里有兩塊彩色磁鐵,你猜它碰一碰會發(fā)生什么呢?”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猜測,踴躍地來到前面進行嘗試活動,我們班的一個弟弟說話了:“老師,兩塊顏色不同的磁鐵能吸在一起?!?/p>
“為什么呀?”這時在嘗試的小朋友立即停了下來,一臉認真地等待著他的答案,這時有一個“低調(diào)”的孩子大大吸引了我,只見平常一般不會參與活動的××,竟一臉期待地盯著弟弟看:“一樣顏色的就吸不到一起?!?/p>
利用原理我設置疑問:你能利用老師提供的塑料吸管讓環(huán)形磁鐵浮起來嗎?隨即他繼續(xù)鼓足勁,努力地想讓磁鐵浮起來,樂此不疲地嘗試著,但是還是沒有成功,原來他沒有領會磁鐵浮起來的原因。
細節(jié)決定成敗?;顒又?,教師關注幼兒的情緒,在鼓勵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細節(jié),要注意方式。例如:圍棋對弈有輸有贏,幼兒平時在下圍棋時,教師要注意不要在輸?shù)暮⒆用媲氨頁P贏的孩子,贏的孩子會驕傲,輸?shù)暮⒆訒怵H。
(二)觀察分析——寓思想于游戲中。
這位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玩過“好玩的磁鐵”,有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他僅僅是玩過,但是沒有研究透徹。為什么孩子們不能成功呢?基于他和伙伴們對于“好玩的磁鐵”這一活動的極大興趣,我進行了及時施教。
三、“好玩的磁鐵”——反思階段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讓我對初探游戲中的科學活動有了一些小思考。
(一)培養(yǎng)預見能力,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抓住教育時機。
幼兒是學習主體,所以幼兒對活動的自主參與是科學活動的關鍵,我們可以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特點及水平,選擇貼近他們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小操作內(nèi)容。
(二)培養(yǎng)觀察能力,合理幫助掌握幼兒科學操作方法,認真落實每一個活動。
科學操作方法的掌握能夠提高幼兒科學活動的效率,幫助幼兒安全有效地操作。在活動中,要清楚明確地告訴幼兒應該怎樣操作,操作的步驟和觀察的要點,以及記錄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幼兒抓住操作重點,正確有效安全地操作。
(三)培養(yǎng)思維能力,繼續(xù)開展、落實幼兒科學活動。
通過豐富多樣的操作比賽,既增強了幼兒的求勝心,又在不同程度上鍛煉了幼兒的操作能力。
(四)培養(yǎng)親子感情,號召家長,開展親子“科學活動”。
我們應該積極明確家長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我們應該積極取得家長的配合,家園共育才能真正發(fā)揮“初探游戲中的科學活動”的實效性。同時專家在多次實驗中發(fā)現(xiàn),親子操作不僅可以拉近家長與幼兒間的距離,而且可以較大程度地鍛煉幼兒的科學操作能力。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們將抓住這個特點,真正落實游戲中的科學活動。為此,我們應不懈努力,使科學活動與幼育更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