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娟? 任志宏
9 月9 日上午,燦爛的陽光灑在剛剛竣工的文化廣場上,也照進喀什地區(qū)麥蓋提縣克孜勒阿瓦提鄉(xiāng)農場村村民的心里。此刻,農場村格外熱鬧,歡快的舞蹈,嘹亮的歌聲,幽默詼諧的小品……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文藝節(jié)目吸引了在場群眾的眼球。鄰村的各族村民也像過年一樣,從四面八方趕到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村民們興高采烈地說:“我們也有了文化廣場,日子比城里人更快樂?!?/p>
這個洋溢著歡聲笑語的文化廣場就是兵團“訪惠聚”工作組為豐富農場村各族群眾文化活動而積極籌建的,也是工作組惠及民生的“清單”之一。
夢想照進現實
去年起,全疆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不僅踐行“好人要讓基層干部去當,好事要讓基層組織去辦”的理念,更是一次集中解決基層民生難題的總動員。三年內將有20萬名機關干部走向天山南北的田野和村莊,走到鄉(xiāng)村、連隊的父老鄉(xiāng)親、普通職工身邊,把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作為首要任務。
“去年,兵團‘訪惠聚’工作組進駐農場村之后,從縣到鄉(xiāng)、村,高度重視工作組的生活條件,工作組的宿舍就建在村‘兩委’的院子里。”“訪惠聚”工作組組長、兵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曉向記者介紹說,農場村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是喀什地區(qū)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里的特殊村落,全村143戶、644人,維吾爾族只占49.68%,另外50%多的村民是上世紀80年代從各省遷來的,他們來自四川、云南、河南、甘肅、山東等地。
農場村“訪惠聚”工作組堅持把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努力做到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遇到矛盾及時化解、遇到困難真心實意幫助。走訪調研時,村干部和村民們都反映,希望能有公共文化活動設施開展一些文化體育活動。
為解決這一問題,工作組多方協調,最終向上級申請拿出100萬元資金支持農場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工作組決定啟動建設文化廣場和打兩眼農田灌溉機井兩個項目。這傾注了工作組成員的心血,更體現了兵團黨委對地方的關心和關愛。
立項批復、下撥資金、施工建設……6月初,先期完工的兩眼機井解決了村民農田灌溉用水的燃眉之急。8 月底,面積達到3025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建成,并配備了舞臺、籃球場、排球場、健身器材、燈具、綠化帶、不銹鋼圍欄等。
“文化廣場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文化培訓、學習教育和文體活動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對傳播中華文化、弘揚先進文化,深入扎實地推進‘去極端化’教育、加強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進兵地團結和兵地融合發(fā)展有著現實和深遠意義?!丙溕w提縣克孜勒阿瓦提鄉(xiāng)黨委書記黃忠強對記者說。
訪惠聚 心連心
文化廣場建成后,工作組又開始為豐富村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奔走。張曉得知村民渴望在農閑的時候學習知識、開拓視野的想法后,與兵團黨委宣傳部、北京中道公益基金會等部門聯系,希望能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建起閱覽室。北京中道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圖書處、中國報道雜志社、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北京新銳博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長城小站社會愛心人士等,捐贈了包括少兒類、文學類、法律類、科技類、種養(yǎng)殖類等圖書供村民借閱。
村民艾克白爾·買買提說:“工作組為我們建起了圖書閱覽室,給我們帶來了各種書籍,農閑時我們想要看書、查閱資料都來這里,娃娃們來這兒讀書也很方便?!?/p>
“這座廣場不僅是文化廣場,更是一座‘連心’廣場,把兵團‘訪惠聚’工作組干部和全村干部群眾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碧崞饎倓偼度胧褂玫奈幕瘡V場,農場村黨支部書記韓宗樹激動地說,“這批工作組太好了,他們進村入戶走訪調研,了解體察民情,宣講黨的群眾路線以及中央、自治區(qū)的各項惠民政策,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村委會開展維穩(wěn)工作,同時抽出時間組織開展農牧業(yè)科技培訓,真心實意幫助我們謀發(fā)展,維護轄區(qū)穩(wěn)定,這樣的工作隊我們打心眼里歡迎他們。”
民生建設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遠之策,抓住了這個“本”,就能夠最大限度地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進入兵團住農場村“訪惠聚”工作組的住地,大門口一群身著迷彩服的維吾爾族年輕人熱情地向工作組成員打著招呼,大聲說著:“你好!”不時有各族村民上前與工作組成員握手、問好,農場村一片和諧的景象。
“這里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人口各占一半,且共同生活了30多年,民族關系融洽得很。平常這里的各族村民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好不熱鬧?!惫ぷ鹘M副組長莫家強告訴記者。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绷暯娇倳浽诘诙涡陆ぷ髯剷咸岢鲆?。隨著“民生建設年”活動一年接著一年開展,民生工程建設步伐一年比一年加快,各族群眾分享著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城鄉(xiāng)居民的幸福指數節(jié)節(jié)攀升,社會變得越來越和諧,人們生活的內涵和外延越來越豐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已成為新疆的主旋律。
“雖然來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我們都有一個強烈的意念:農場村是我們的第二故鄉(xiāng),維護好農場村穩(wěn)定、建設好美麗農場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痹谒死敻缮衬南﹃柪?,兵團住農場村“訪惠聚”工作組的成員們對記者說出了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話,他們用行動履行著自己的真情真心,贏得了各族群眾的尊重和信任。
兵團工作組“亞克西”
工作組入住農場村時正值春耕時節(jié),為了不耽誤村民務工,工作組利用中午和晚上時間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堅持“六個一”和“六個必訪”,即“每家每戶訪一遍、家庭情況摸一遍、政策形勢講一遍、意見建議處理一遍、突出問題查一遍、實際困難幫一遍”,“黨員必訪、村干部必訪、入黨積極分子必訪、宗教人士必訪、‘四老’人員必訪、‘80’‘90’人員必訪”。
“買買提·托合提老人是村里的老黨員,一家七口,小兒子和媳婦在天津打工,家里養(yǎng)了十幾只羊,種植了30多畝紅棗,生活殷實……吐爾·卡地爾、吾熱汗·買合木提老兩口體弱,無子女,無耕地,家庭貧困……”經過幾個月扎實的工作,到如今,工作組成員對村里的情況如數家珍。
“從烏魯木齊來到了農場村,不僅是工作地點的改變,我們要把心融進群眾,腳扎進基層,和村民交朋友,多為他們辦實事,讓他們打心里知道‘訪惠聚’工作組是實實在在幫他們。”這是農場村兵團“訪惠聚”工作組成員的共同心聲。
過去,民生停留在有飯吃、有學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層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著收入逐步提升,優(yōu)質便捷的醫(yī)療服務,起跑線上的教育公平,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潔凈的空氣以及幸福指數的節(jié)節(jié)攀升。
如今,沉甸甸的“民生清單”有一個共同指向,那就是向基層一線傾斜,堅持“雪中送炭”,不搞“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解決“最后一公里、最遠一戶人”的民生保障問題,“小”到一條牧道的建設、一輛校車的購置、一間農副產品直銷店的建設,“細”到讓一個村、一個灌區(qū)、一個社區(qū)、一條渠道都能成為“民生焦點”。
“‘訪惠聚’活動已經進入第二年,三年活動結束后,怎么讓農場村的工作持續(xù)進行,一直蓬勃地發(fā)展下去,沒有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不行,所以我們決心幫助他們把黨組織建設好?!睆垥哉f。
“明確黨支部委員職責、完善組織制度、加強黨員和后備干部教育……為我們村的黨組織建設工作,工作組做了大量工作?!表n宗樹對記者說,工作組對農場村的黨建工作做了深入調研,對農場村黨支部崗位職責、工作制度進行了梳理,并且發(fā)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工作組依據《黨章》規(guī)定,幫助農場村黨支部明確了組織分工,加強了制度建設,修訂了崗位責任制,強化了黨支部工作制度;通過指導村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切實提高了黨員干部群眾的參政議政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了干部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落實了干部坐班接訪制度,提高了黨支部的服務能力。
“農場村的發(fā)展更有希望了!”韓宗樹對記者說,今年的“訪惠聚”活動開展以來,工作組為農場村“兩委”帶來了工作新風氣、新方法,有力地促進了農場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和變化。
工作組入住農場村,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心聲,用行動溫暖職工群眾、用關愛感動職工群眾。他們經常與群眾聊天嘮家常,采取主動上門問生計、田間地頭助生產、積極宣傳講法制等形式拉近與職工群眾的距離,從細微之處入手,為民、務實、清廉,做實、做細、做好群眾工作。工作組在田間地頭,常常會一身土、一腳泥,少數民族群眾提起工作組紛紛稱贊:“‘訪惠聚’亞克西!兵團工作組亞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