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財
學習了“高效課堂”理論,我的感觸非常深,當然與此同時,我能夠感覺到我的課堂離高效還有一定的距離。在高效課堂理論中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不是花架子。它的簡約自然更令我感覺深刻。對于“高效課堂”我有以下認識。
1.從觀念入手,進一步提高業(yè)務素質
構建“高效課堂”,我們要注重教師的引導和主導作用。教師要有先進實用的觀念,樹立平等、民主的觀念,不再唱獨臺戲,做知識的裁判、課堂的主宰者,而應放下架子,關注學生,努力做學生學習的朋友,在課堂上更多地給予學生贊賞、鼓勵、寬容、理解,成為出色的課堂教學組織者、指導者與合作者。
2.樹立現代教學理念
以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授,把學生當做知識灌輸的對象;而現代的教學理念認為: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使所有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師的思想和工作,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其生命之樹才能常青。
例如,“學習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比較”一課后,一位教師提出:“大家有什么問題或想法要和老師、同學交流嗎?”學生問:“老師,還有求最大公約數的最佳方法嗎?”這一質疑激起千層浪,頓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很快同學們就探討出了“求最大公約數”的最佳方法:在用短除法計算后,還可以用最后的商除原來的數。又有學生說出求最小公倍數也可以在短除法后,把最后的商與原來的數交叉相乘,取其任意一個積即可??梢娊處煚I造學習氛圍,使學生毫無顧忌地質疑,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這正是對傳統(tǒng)解題方法的一種突破,讓學生學會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為學生更好更快地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天地。因此,教材不斷變革,我們的教學觀念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僅有效,而且會更高效。
3.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的“兩位數減兩位數”時,課一開始,我用課件出示“北京贏了”申奧成功的歡樂場面,學生一看到這個熟悉的畫面立刻興奮起來,按捺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開始竊竊私語了??吹竭@個場面,我問:“你們從播放的場面中看到什么?”“是一種什么心情?”“為什么?”當多媒體出示4個城市申辦城市得票數的統(tǒng)計表時,學生很著急地說“我們中國的票數最多,他們是爭不過我們的”,等等。我問:“作為中國小公民,你們一定很自豪,那我們就圍繞著北京的56票學習減法問題,誰能用56提出一些有關減法的數學問題?”學生紛紛舉手。我在新課一開始,恰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了一個真實的情景中,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引發(fā)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愿望。
4.教師要用鼓勵的話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情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能及時肯定學生的表現。“同學們剪得真快,而且很光滑?!薄袄蠋熋靼啄愕囊馑肌!薄靶校 薄瑫r又不忘鼓勵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他是這樣想的,你呢?”“這樣可以,還能想出別的方法嗎?方法越多越好。”
在引導學生小組研究時,教師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自己動手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你們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這就直接把鼓勵的話語作為小組學習的要求,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情感。
對于學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講述,教師總是由衷地贊賞,送上掌聲。對于一位同學獨特的發(fā)現,老師甚至驚喜地喊出:“我終于找到知己了?!崩蠋煱l(fā)自內心的贊美,會在學生的心頭激蕩許久。
5.讓數學文化滋潤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體驗數學是一種文化。我國古代的河圖洛書就是數的“方陣”,《易經》中的卦象都用數表示,我國古代兵書中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中的籌就是數碼。數學在其發(fā)展各個時期就與人類的生活及社會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解決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fā)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像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諸如講圓周率時,講一講祖沖之的成就;講黃金分割時,介紹一下華羅庚的故事;在乘方概念引入課上,說一說印度國王想獎勵國際象棋發(fā)明者,卻給不出獎品的故事;八歲的高斯發(fā)現了數學定理;小歐拉智改羊圈;金冠之謎,等等。通過數學史的學習,不僅用數學家的勤奮治學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且?guī)椭鷮W生了解數學公式、概念等理論的創(chuàng)始與發(fā)展過程,特別是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6.導學案設計要精心合理
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必須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把學習目標設計成學習方案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自學能力水平和教學要求,參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學生自學的“學案”。其特點是:教學重心由老師如何“教”轉變?yōu)閷W生如何“學”,要具有預先性和指導性。課前分發(fā)導學案,讓學生通過導學案,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自學不明白的題怎樣進行互學、群學,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互學及群學的方法。而學習目標,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提出比較好,這樣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7.情境創(chuàng)設要平實、簡潔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實施建議之一。教學情境對兒童而言具有較強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理想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受到普遍重視。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有的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只關注情境的趣味性,而不關注情境的簡約性、導向性、思考性、挑戰(zhàn)性。如有的教師生搬硬套地添加一些故事,聲情并茂地描述故事情節(jié),卻忽視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在流逝。有的教師制作的課件過于漂亮,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情境,不搞花架子,讓人感覺到平實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