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 智慧的理答能夠引領學生勇往直前,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重新重視課堂理答,融入一定的智慧,讓理答促進學生發(fā)展,推動課堂進步。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例,從捕捉時機、關注細節(jié)、轉換角度三方面探討智慧理答。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智慧理答
智慧理答,即教師在理答過程中運用精辟的語言和睿智的思想,給予學生思維的啟迪和潛能的挖掘,讓學生真正品嘗到課堂學習中的喜悅和快樂,并有效激發(fā)探索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就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對于理答只是一帶而過,根本未深入思考其中的價值,也不注重自身的理答對于學生是否有啟發(fā)作用等。其實,理答并非只對學生有益處,對于教師的成長也有關系。為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務必把課堂理答落到實處,以智慧引領,以素養(yǎng)熏陶,打造高效而飽滿的語文課堂。
一、捕捉時機,智慧理答引發(fā)思維風暴
對教材的透徹把握和深入理解是智慧理答的前提和基礎。“胸中有墨始作畫”,只有教師摸清哪里是學生思維的激活點,哪里是新舊知識的鏈接點,做到胸中有竹,心中有墨,才能隨機應變,處變不驚,抓住生成的瞬間,智慧理答。如果教師對教材和學生都沒有進行充分的了解和預設,那么即使課堂上有思維的火種,教師也會因為捕捉不及時而錯過良機,讓語文課堂頓時失色。如在教學《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時,教師引領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后,請學生說說這畫上都有哪些行當?學生回答異?;钴S,船工、大官、商人……師生完全沉浸在這幅畫中。突然,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還看到了幾個強盜。”所有同學都被這回答逗笑了,只見教師不氣不惱,始終保持著微笑,問:“有獨特的見解不錯,不過,大家說說‘行當’是什么意思?”學生頓時由哄笑轉入對問題的思考中,繼而頓悟“強盜不是一個‘行當’”,之前的說法存在偏頗。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看似云淡風輕的理答中實現(xiàn)激活和跨越。面對不可預知的課堂,很多時候理答是無法預設的,尤其是面對案例中學生一時唐突的回答,而良好的修養(yǎng)和對教材的把握是可以預備的,這為教師靈活應變、相機引導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關注細節(jié),精彩理答涌動生命靈性
課堂理答服務于課堂教學,但其關注點和落腳點始終是學生。具體而言,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自身體驗和學校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從細節(jié)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理答,或語言暗示,對學生進行激勵;或樹立榜樣,讓學生體驗成功。不管以哪種方式理答,始終要遵循學生的體驗,關照生命的成長,以促進個體的自然發(fā)展為最終目的。如薛法根老師在教《珍珠鳥》時,讓學生談談讀完課文對“珍珠鳥”的印象。其中一個學生認為:“珍珠鳥紅嘴巴……很肥,很肥,很肥的樣子?!贝藭r,教師抓住學生回答中“很肥”一詞進行回答:“我們大家都聽出來了,它好肥?!比堑萌嗤瑢W笑起來;另一個學生沿著剛才的思路繼續(xù),“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教師干脆將“肥”進行到底,“你這樣一描述,它肥得真惹人喜愛啊!”……精彩的理答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只有心中裝著學生,時刻關注學生,才能在理答中始終將學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正如案例中薛老師的理答切中學生的趣味點,一句“它好肥”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緊接著又一句“肥的惹人喜愛啊!”,讓一個不起眼的“肥”字瞬間“華麗”起來,課堂在師生的互動和情感的交融中涌動著生命的靈動。
三、轉換角度,深化理答生成無限精彩
課堂理答中,語言運用是理答的主要方式,然而不是唯一方式,有時教師在學生面前示弱,以等待和轉嫁把思考的機會還給學生,也不失為課堂理答中的一種智慧。學生本是課堂的主人,只有學生擁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探索精神,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思維活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恰當利用理答實現(xiàn)這種激發(fā),讓學生的注意力不再僅局限于教師、教材身上,而是向著更高、更深、更遠的地方挖掘。因此,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時機,巧妙理答,給學生搭建自主探究和深入了解的平臺,還課堂于自主,還探究于學生。如教《無私的愛》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出質(zhì)疑:“孔繁森到醫(yī)院拿血換錢,怎么能叫無私呢?”教師為學生的獨樹一幟而感到欣慰,但沒有立即肯定,也沒有否定,而是將問題轉嫁給學生,“我還真沒從這方面考慮過,大家怎么看呢?”教室頓時沸騰了,有的學生認為,孔繁森換來的錢沒有裝進自己的口袋,而是資助了別人,所以是無私的。有的學生認為,不管是獻血,還是賣血,作為一個市長,為了幫助別人而去努力,本身就是無私的表現(xiàn)……討論的最終結果“無私”戰(zhàn)勝了“有私”,學生們對孔繁森的敬意愈發(fā)真切而熱烈。課堂理答是一門教學藝術,如案例中教師沒有直接評價學生見解不成熟,將學生陷入尷尬的境地,而是以此為契機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了解人物,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質(zhì)疑給課堂帶來的精彩。
總之,智慧理答不僅是對教師的修養(yǎng)和課堂駕馭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和歷練,更是將課堂引向深處,給予學生情感的激勵和思維的啟迪的重要途徑。智慧理答,讓學生在自由、自主的課堂中表達自己,在互動交流中不斷領悟,實現(xiàn)心靈的放飛,抵達智慧的彼岸。一線語文教師要不斷總結課堂教學中的理答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理答策略,從而彰顯出其中的智慧所在,最終促進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