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州
摘 要: 空間拓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廣大教師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學拓展研究,將課外空間拓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與學生成長和興趣愛好滿足結合起來,充分兼顧學生實際狀況,讓語文教學工作更生動形象。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空間 拓展研究
現代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善于整合教學資源,將課外各種有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資源整合起來,綜合推動教學工作開展。拓展課外教學空間是提高語文教學工作質量的重要抓手,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學生興趣愛好及基礎狀況,科學巧妙地拓展教學空間,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學習語文,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結合語文教學難點拓展教學空間
初中語文課堂僅有45分鐘,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非常有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著眼于大部分學生,但在教學目標落實上要保證一個不漏,凡是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完成的目標任務,都應當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補充拓展,達到拾遺補缺和鞏固加深的效果,特別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難題,完全可以通過課外空間拓展予以鞏固。如文言文教學中,背誦通常是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文言文背起來比較拗口,沒有散文那樣朗朗上口,背誦難度相對較大。針對這樣的難點問題,筆者充分利用課外空間拓展實踐進行分析研究,和學生共同分析如何才能又快又準地背誦文言文。在課外專題討論活動中,學生各抒己見,也有許多學生介紹自己的背誦經驗,有的采取分解式背誦方法,將一篇文言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別背誦,也有的學生利用形象背誦法,緩解文言文背誦的枯燥乏味感。筆者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結合網絡中搜集的一些經驗技巧,和學生初步探究出一種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框架記憶法,要求學生記住文言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記住每一句的第一個字,這樣就會在腦海中形成比較完善的框架體系,有利于快速記憶,增強背誦效果。這樣的記憶方法經過實踐嘗試,充分驗證其有效性。
二、結合教學內容特點拓展教學空間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其中閱讀和作文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積累需要日積月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有一些技巧可言,教師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中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特點拓展教學空間,筆者在這兩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閱讀教學中,學生分析理解能力不足是教師面臨的普遍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行大量閱讀,開展閱讀技巧指導。課堂時間與空間顯然無法滿足這方面需求,必須在課外活動中進行解讀。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活動,不僅在閱讀數量上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而且對閱讀書目內容提出了相對要求,保證學生閱讀書籍都是健康向上,且符合青少年特征的。有了量和質的保證,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完全局限于課堂這一空間,作文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都會受到制約。教師可在作文教學中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到公園中游覽,到田園觀賞美麗的景色,在帶領學生開展活動的同時進行技巧指導,有效提高作文教學的生動形象程度,學生理解和把握的效果更明顯。無論是在閱讀活動還是作文寫生教學活動中,只要教師抓住語文教學特點,就可以極大地拓展教學空間,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生動性。
三、結合學生興趣愛好拓展教學空間
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愛好應當得到保護,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進行某一方面研究,教師要給予必要指導,并為他們開展學習活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筆者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充分搜集學生興趣愛好方面的信息,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發(fā)揮課外拓展活動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的作用。筆者先后組織學生進行了寫作、演講、朗誦等方面的專項訓練,針對語文能力培養(yǎng)要求開展一系列興趣活動,保證學生有平臺和空間開展活動。以演講活動為例,筆者對學生進行演講技巧指導,從語氣的控制、音調的處理、節(jié)奏的把握、情感的流露等多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演講技巧水平。除了事先準備稿件的演講活動外,筆者還指導學生進行即興演講,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他們的興趣愛好在課外活動中得到了充分滿足,而且體現為學生能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由此可見,語文課外教學拓展活動與學生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四、結合學生基礎狀況拓展教學空間
語文課外拓展活動應當增強針對性,教師組織拓展活動時要充分研究學生特點,保證活動適應每一層次學生的基礎。語文教學工作中,不同層次學生應當具有不同目標要求,難度系數應當體現顯著的差異性。同樣,語文課外拓展活動中要體現差異性,每一項活動的組織都要建立在學生能力基礎之上,如作文興趣小組,活動內容應當具有階梯性,將參加小組的同學分為不同層面,寫作能力較強的進行拔高性訓練,寫作能力一般的進行技巧性訓練,寫作能力較差的進行基礎性訓練,通過分層要求及組織相應內容的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體現學生基礎、能力和活動要求的一致性。每一項課外拓展活動都要建立在學生基礎之上,脫離學生能力實際的要求顯然是無法實現的,不能人為降低對活動的要求,需要教師設計時充分考慮,因材施教予以解決,充分體現教學的差異性特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教學拓展符合教學要求,適應學生特點,對教學成效的提升有幫助和促進作用,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教學實際狀況,在教學工作中予以充分研究和有效運用,促進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馮二元.延邊二中語文課外活動調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4.
[2]顧曉俊.語文課外活動和課外語文活動互補方式探究[D].蘇州大學,2012.
[3]陸培.綜合性學習背景下語文課外活動研究[D].蘇州大學,2010.
[4]歐陽祝梅.中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齊齊哈爾社會科學,1999(06).
[5]楊柳.中學語文課文中自然美的審美教育[J].云夢學刊,1999(01).
[6]姚擁民.如何構建高效的中學語文課堂[J].考試周刊,2013(98).